知乐空间

最大的小行星(威胁地球的小行星)

威胁地球的小行星(最大的小行星)

2021年4月24日上午,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表示,在下一阶段的航天工作中,中国将在载人登月和建设月球基地之外,论证并建立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以确保未来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来自Tai 空的所有威胁,无论是小行星还是其他。...

小行星撞击模拟实验

2021年4月26日,不知道是不是受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启发。美国航天局进行了一次模拟小行星撞击的演习:

他们设想了一颗编号为2021PDC的百米小行星,将于2021年10月19日,也就是半年后撞击地球。初步估计弹着点位于北非或欧洲。

美国宇航局的任务是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确定其最终撞击位置,并利用技术手段提前摧毁小行星,或者转移其轨道,使其绕过地球。

两个月后的2021年6月,依靠遍布全球的天文观测设备,NASA最终确定即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直径为700米,最终撞击点精确到德国、捷克、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交界处。......

得知这颗小行星将于2021年10月19日100%撞击地球,地球世界成立了临时小行星防御小组,开始论证用核武器摧毁这颗直径700米的小行星。然而,由于Tai 空的核爆无法产生冲击波,科学家们担心被炸成几块的小行星碎片会以更复杂的轨道向地球疾驰,从而造成更大的风险。

所以用核弹保卫小行星的计划很快流产,取而代之的是“偏转小行星”的计划。采用的技术是在小行星上安装发动机,利用推力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从而拯救地球。但是,这个计划的难度远远大于核弹爆炸计划。

因为一颗百米级别的岩金小行星质量有几百万吨甚至几千万吨,人类目前制造的火箭发动机只能推进几百吨重的物体,而且这是用高速油耗完成的。为了用发动机推力偏转小行星的轨道,人类不得不制造超大推力发动机,就像《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一样。

但是,很明显人类现在并不具备相应的工程技能,而且在当今这个以化学动力为主的世界,超大型发动机需要超大型的燃料供给,以及同样超大型的长距离too 空运载能力,这些人类现在都不具备。

现有的推进技术,如果小行星预警提前几十年,只能依靠微薄的推力积累,最终偏转威胁地球的小行星。

在确认现有的所有技术手段都无法在几个月内抵消或摧毁这颗小行星后,领导此次演习的NASA别无选择,只能宣布编号为2021PDC的百米级小行星将于2021年10月19日撞击欧洲腹地。希望有关国家能在小行星袭击前尽可能疏散民众,将小行星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回到现实中来。

NASA的演习已经充分证明了人类天基防御系统的弱点,所以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开始研究新型小行星防御系统。他们至少要把现有的预警时间延长几倍甚至几十倍,对所有围绕地球甚至围绕地月系统的流浪天体进行编号和跟踪,用计算机模拟它们未来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运行轨道,这样才能保证地球世界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除了预警,高性能钻地弹头、氢弹甚至当量更大的反物质弹也是未来“小行星防御”的必备技术。毕竟在Tai 空没有大气制造冲击波。要想彻底摧毁小行星,只能加大爆炸当量,或者用高能激光武器气化目标。

从Tai 空的环境来看,激光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武器。在Tai 空中几乎不散射衰减,完全可以达到“指哪打哪,打哪打哪”的效果,没有后座力。然而,人类想要提高激光武器的威力摧毁直径数百米甚至数公里的小行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