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大旱之年将带来大灾难)
摘要:干旱年份蝗虫大量出现。这是真的吗?
干旱年份蝗灾似乎成了历史规律;河南蝗灾史中,河南地区蝗灾年份与当年气象条件对比,历史规律也是如此。如果这种情况只发生一两次,可能是巧合,但如果有这么多巧合,那就是历史的必然。
干旱和蝗灾似乎是一个统一的话题,干旱之后是蝗灾。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东西方文明都把这场灾难归咎于上天对人类统治者的惩罚,即治理不当,天谴。但是在历史长河中,干旱和蝗灾有着极高的统一性,那么是什么因素支撑着干旱和蝗灾的统一性呢?
这取决于蝗虫的生长繁殖规律。虽然所有的动物都需要水,但蝗虫是靠植物来获取水分的,不像其他动物,它们需要独自喝水。所以这个特点也让蝗虫对干旱不敏感,不会因为干旱而渴死。但是,干旱提供了另一个优势:繁殖,蝗虫产卵的地方往往需要更干燥的环境,它们在土壤中产卵,这为蝗虫在干旱条件下快速繁殖和扩张提供了前提条件。
对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在内蒙古草原牧场得到证实。对于风调雨顺的年份,蝗灾往往不那么严重。但在干旱条件下,或草原过度放牧,刺激土壤表层过于干燥后,会导致蝗灾。
蝗虫不仅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的迁徙能力,这使得它们能够迅速地从一个受旱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受旱地区,这也是1944年河南发生蝗灾的一大原因。
有印象的老一辈人说,当年河南发生蝗灾的时候,黑暗中地面或者草地上爬满了虫子。而且由于蝗虫数量过多,这也导致了蜂拥而至的蝗虫飞过后,农田里没有长出草来。稻谷、玉米、高粱、谷子等。在地下可以作为你的食物或蔬菜。飞过来之后,真的指望不上什么收获。
过去,蝗灾的发生率很高。现在即使再爆发干旱,蝗灾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比如去年中国普遍干旱,但没有形成蝗灾。一是得益于防虫空的预警,二是现在农田灌溉设备比较完善,不会造成田间干旱。三项生化防治措施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可有效控制蝗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