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制作奶泡(新手咖啡制作奶泡的技巧)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奶泡才是好的奶泡。我认为好的牛奶泡沫有三个标准:
首先,温度在55℃到65℃之间
第二,表面没有大气泡。
第三:油光水色。
如何制作奶泡,我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送:所谓送,就是注入蒸汽,使奶泡体积膨胀。
第二阶段是搅打:搅打是利用圆柱体和杯子中的泡沫牛奶的漩涡,将较大的牛奶气泡分解成微小的气泡,并使牛奶分子相互结合,使牛奶气泡的组织变得更加细腻、致密。
如何传奶:传奶的过程比较简单。让牛奶的液面浅盖蒸汽头,打开蒸汽开关。这时你的耳朵会听到噗噗的声音,会看到表面形成不规则的气泡。这是正常的发泡阶段。
关于牛奶泡沫的厚度:经常有人问做牛奶泡沫有多厚,或者泡沫几秒钟需要多长时间,或者圆筒和杯子有多满。不同的机器在相同的发泡时间下,奶泡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包括奶泡的发泡次数也不一样。这是我告诉学生们的厚度。如果奶在分娩前是200ml,分娩后变成了210ml,那么这10ml就是发泡量,所以比较稀。举个例子,如果牛奶在分娩前是200ml,分娩后变成了400ml,那么发泡量就是200ml,所以这个是比较稠的,所以稠的程度取决于你的发泡量是多少(也可以理解为in 空)。
配料阶段:配料阶段是制作奶泡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配料是让牛奶在缸和杯中旋转,所以要考虑两点:(注:击球阶段要抬高牛奶缸,使液面盖住蒸汽头)第一个角度是指蒸汽棒与牛奶液面形成的角度。要知道,商用半自动咖啡机的蒸汽杆大多有四个孔,也就是向四个方向喷蒸汽,所以如果蒸汽杆和液面是垂直的。
第二点位置:指蒸汽头在液面上的位置。我们可以把牛奶的液面看成一个时钟,在我们面前是12点。无论蒸汽棒以哪个角度接触液面,最有可能旋转的位置都不会是中点或者12点和6点的位置。最容易旋转的点是3点和9点位置(不信的朋友可以测试一下哟),所以最佳位置是右边3点或者左边9点。
这两个阶段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个发泡过程。首先,起泡。当发泡量达到所需量时,轻轻向上提起牛奶瓶,进入发泡阶段。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关闭蒸汽。起泡后尽快清洗蒸汽棒并排出蒸汽,晃动奶缸,避免牛奶分层。
牛奶的选择:
温度:牛奶分娩前的最佳温度在4°左右,即冷藏牛奶。冷奶会给我们较长的时间去输送和打棉,所以相对容易做出密集细腻的奶泡。而且,冰冷的牛奶会比常温牛奶含有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在储存的过程中,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每上升一度就会分解一点。
脂肪含量:我们都知道发泡最好的牛奶是全脂牛奶。全脂牛奶定义为:每100毫升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大于或等于3g。而且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越高,奶泡越细、越密、越稳定,不容易分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