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市场经济的四个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四个特征)

一年前,经济学家张读了《说美国:一个变化中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手稿。一年后,新书正式出版,美国陷入新冠肺炎疫情泥潭。弗洛伊德之死引发了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抗议运动,社会撕裂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许倬云在书中的许多观察和担忧正在美国上演。

“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美国经历过的,有些中国未来也会经历。”张说,现在读这本书仍有许多启发。他还提到去年他与许倬云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电话交谈,他们谈了许多实际问题。当时,许倬云特别关注中美关系。

许倬云的《谈美国》是根据他作为美国客人的60年亲身经历写成的。从美国文化、制度、社会语境的历史渊源入手,再谈到各种社会冲突和特朗普上台。“为常敏写作”是许倬云一贯的历史研究立场,对中国如此,对美国也是如此。在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普通美国人的关注,尤其是对黑人命运的同情。

许倬云说,这是因为中国学生一般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大量的美国底层人民,但他很幸运有一个。

在芝加哥大学入学考试期间,许倬云的先天性残疾引起了医生的注意,他获得了免费接受腿部矫正手术的机会。在他当医生的五年里,他每年花2~4个月在医院做手术。那家医院是由一个旨在帮助贫困患者纠正小儿麻痹症的基金会赞助的。除了医生和护士,所有来自美国底层的人都进进出出,许倬云结交了许多工人阶级的朋友。

芝加哥大学也很照顾许倬云,把他安排在一个出入更方便的神学院。当时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学校附近生活着很多弱势群体。神学院的年轻牧师对社会改革充满了理想和热情。他们经常组织各种民权活动,并邀请许倬云参加。“看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现象,学到了很多书本上看不到的知识”。

张与的交往始于2003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许倬云说美》出版后,张魏莹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谈了他所认识的许倬云,以及他对书中一些观点的思考和看法。

CBN:能谈谈你是怎么认识许老师的吗?

张:我在2002年执掌光华管理学院的时候,经常思考如何改进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徐老师的两本书,一本是《来自历史的领导》,一本是《来自历史的组织》。徐老师是历史学家,但他非常关注现实生活,见过很多企业家,对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这两本书篇幅短,通俗易懂。他们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观点、中国历史上政府制度的成功与失败以及一些真实的案例,讨论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如选人用人、集权与分权、激励与监督制度等。看完这两本书,我得出的结论是:管理没有新问题,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现代管理是西方学者创造的舶来品,但中国古代政府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许多东西可供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借鉴。不能只从国外引进管理知识,还要发掘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我们应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就这样,我萌生了邀请徐老师来光华管理学院做“从历史看管理”讲座的想法。

后来,我通过徐先生的好友芝加哥大学的刁教授与他取得了联系。徐先生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邀请。2003年9月,他克服了行动不便的困难,在光华管理学院任教了六周。其间,我还介绍他去亚布力论坛给中国企业家做讲座,也很受欢迎。他把光华讲课的内容整理后出版了一本书。从那以后,我一直和徐老师保持联系。去年夏天,我去了洛杉矶。我计划去匹兹堡看他,但是因为他刚动过手术,所以不方便。我们约了两次电话,每次都聊了一个多小时。他虽然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但思维敏捷,声音洪亮,对现实问题特别是中美关系高度关注。我们还谈到了他的新书《许倬云说美洲》。

CBN:我认识徐老师很久了。他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张:徐老师为人师表。他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老师。在光华班,他总是来得早,走得晚。来的早,担心因为行为不好迟到;我走得晚是因为我总是耐心地回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有一次,司机在楼外等的时间太长,助理就提醒同学们把问题留到下节课。

徐先生是一位极有智慧的学者。有一次,一个学生问,徐老师的课很有意思,但是故事少,斗争少,学不会战术。徐先生说,我不谈政治。在生活中,你不需要战术。遵循古老的格言,忠诚和宽容就足够了。

徐先生是大家的风范和谦虚。他在光华的时候,我组织了一个企业家论坛,让他告诉大家。参加会议的有20多人,都是事业有成的知名企业家。其中有几个是我的朋友,他们被称为“大炮”。他们说话直来直去,激动的时候甚至骂人。徐先生不介意。他总是笑着听他们说,就像长辈听孩子诉苦一样。后来他跟我说,这些创业者真的很有意思。

徐先生学识渊博,幽默风趣。刚来的时候,光华管理学院和历史系的几个老师请他和他老婆吃饭。席间,他讲了许多故事,包括他的家乡和童年经历。他的家乡是无锡。刚在水乡摆渡完,徐先生看着手里的饮料说:“中国很多地名都很有意思。古代河南有一个县,名叫酸枣。后来,我改了名字。其实叫酸枣也挺好的。”原来徐先生喝的是一听枣汁。酸枣县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盐津县。

徐先生,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是后学的榜样,让人顶天立地。他学贯中西,融会古今,90岁还在写书,是一本让人读不够,读不完的书。他的通俗读物我只看了几本,除了前面提到的《来自历史的领导》《来自历史的组织》,还有《谈中国》《现代文明兴衰》。他从小故事看大历史,对我很有启发。

CBN:关于美国是走向衰落还是“东山再起”,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徐先生认为是在走下坡路。你同意他的判断吗?

张:许先生在美国任教和生活已有60年。他认为美国的衰落是基于他个人的经历、观察和思考。不管你是否认同他的判断,他的话都有警示作用。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被称为“帝国”的大国,比如古代的波斯帝国、罗马帝国、中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近代的大英帝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与历史上的帝国有何不同?简单来说,古代帝国的崛起靠强盗逻辑,美国的崛起靠市场逻辑,大英帝国的崛起介于两者之间。强盗逻辑就是谁征服的地盘多,杀的人多,取决于武力所代表的破坏力,谁就是超级大国。所以历史上的“英雄”都是杀人最多的人。

市场逻辑取决于生产力,也就是说,用更低的成本,更好的产品,更先进的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吸引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源,背后是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背后是制度和文化。美国能成为世界强国,靠的是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很多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成为美国人,是他们自愿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被征服的结果。这和古代帝国的人口增长完全不同。所以,看美国是否衰落,最重要的指标是创新能力是否衰落,企业家精神是否衰落。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原因,以及战后其他后发国家相互追赶,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份额自二战以来一直在缩小,这是正常的。的确,美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种族冲突、党派政治、民粹主义、阶级固化等。正如徐老师在书中所说,如果这些问题恶化到一定程度,就会危及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美国不再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国家,它必将衰落。

中国能否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决于市场的逻辑。中国的未来也取决于我们是否继续市场化改革。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口多,市场潜力大。所以,只要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经济总量完全有可能超过美国。

CBN:徐老师谈到美国文化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说,动辄吸引数万人的流行音乐会和球类运动“浅薄煽情,热闹却空虚”。娱乐体育行业在文化和社会意义上就像罗马帝国兴衰时期的斗兽场和格斗场的活动,是一种虚拟空的浪费。而且,娱乐圈使用的媒体一旦被政客利用,就很容易导致“大众民粹主义”。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似乎对娱乐和体育有不同的看法。你怎么看待这些观点?

张:民粹主义意味着大多数人是对的。但大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尤其是因为群体压力和羊群效应导致的“群体无知”,也就是一些东西(包括意见和行为)。即使大家私下都不同意,但大家都认为别人同意,所以公开同意,产生狂热。很多时候,民粹主义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政客需要讨好或者利用大众的时候,整个社会都有可能误入歧途。学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对抗民粹主义。通过理性分析,他们可以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警示社会,引导大众。娱乐体育产业作为“公共消费品”,对每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数量,因此很容易出现“虚空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对一些大众文化的批判,是一个学者的责任,令人钦佩。

和娱乐体育产业等产品一样,给人提供的价值是主观的,见仁见智。

娱乐业和罗马斗兽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罗马斗兽场是政府提供的,娱乐业是市场主导的,消费者自己买单。罗马帝国靠掠夺来的财富建造了斗兽场等游乐设施,为罗马居民提供了各种福利,使罗马人懒惰、道德堕落、武功全无,无力抵抗蛮族入侵。伴随着斗兽场的疯狂,罗马人鄙视商业和生产活动。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只有先创造财富,才有足够的收入享受商业娱乐。

CBN:徐老师在谈到美国政治时,引用了“波士顿的婆罗门”一词,认为美国的富豪家族不仅拥有美国的大部分财富,而且掌握了教育。近年来,中国也在担心“穷人家生贵子难”;大城市居民要想享受好的教育资源,必须要有昂贵的学区房,或者进入收费更高的私立学校。这些现象在中国的出现,是否也是社会阶层流动性减缓的表现?如何避免地层固化?

张:徐总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他的担忧也是很多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担忧,学术界也有很多讨论和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总体来说,美国还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为出身贫寒的人才提供了上升的机会。与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谷歌创始人布林和佩奇、Tai 空科技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一样,如今的商业领袖和美国最富有的人都出生在普通家庭,其中谢尔盖·布林是俄罗斯移民,埃隆·马斯克是南非移民。但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确实存在阶级固化的问题,正如徐老师在书中指出的那样。

人口的纵向流动与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这是因为,一方面,较高的经济增长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经济之所以在增长,是企业家精神在发挥作用,企业家精神蕴含在老百姓身上。市场不确定。不确定性意味着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没有人能坐以待毙。富人俱乐部就像一个旅馆,总是住满了人,但不断有人出去,有人进来,而不是一个家族世代居住的古城堡。所以,“富不过三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世袭贵族只能存在于非市场经济中。另一方面,一个社会阶层固化了,说明市场被破坏了。美国的市场机制确实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