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云南泡澡用的瑶浴药在哪里(云南瑶浴)

云南药浴(云南哪里有药浴洗澡的药浴)

驱车行驶在云雾缭绕的哀牢山,仙境般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此行的目的地是云南省唯一获得“长寿之乡”荣誉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平地形复杂,有“两山两谷三坡”“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这里有各种生物资源,尤其是中草药资源。人们常说“坐下来有三味药”。生活在世界大山深处的瑶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他们善用药材治病洗澡。后来,“瑶医瑶浴疗法”也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杨剑凯图/杨剑凯受访者为

本文发表于东航《东方风情》杂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盛年的企业家。

说到金平的瑶族药浴,就不能不提到邱福寿。他是人,现任金陵生物医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药)董事长。他将瑶家流传千年的瑶药走出大山,推向广阔市场,被誉为“中国药浴行业魅力领袖”。

邱老今年80岁。第一次见到他,是在金平几十年未见的寒潮期间,气温接近0℃。老人的日常生活一点也不被打扰。他每天六点半起床,锻炼半小时,八点半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他忙7、8个小时处理公司事务,接待全国各地的经销商。

三十多岁的邱老,头发雪白,但精神矍铄,眼睛炯炯有神。他思维敏捷,记忆力极好。几个生产车间检查一轮需要半个小时,他需要爬楼梯上下,但他却顺风走在平地上,一点也不喘气。太神奇了:这就是长寿之乡的老人风范。

“很多人退休了就回家带孙子,去钓鱼。我不喜欢它。我想投身于瑶医事业。做这个行业又苦又累,但我觉得是个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多做点实事,这辈子就值得过了。”邱老高兴地说,他年轻时经营茶业,把金平的红茶出口到国外。50岁的时候,他开始经营烟草,他也是这么做的。60岁退休后,他开始制作瑶药。在他看来,不断开创事业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和价值。很多同龄人经常被病痛折磨,而邱老却选择了创业,从零开始打拼了20年。现在,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200万元,是长寿之乡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其实我年轻的时候,很努力。被腰痛、肩周炎、腰间盘突出折磨多年。我妻子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我在烟草业的时候,经常去村里村外走访,亲眼看到瑶药的神奇。后来,我开始在姚洗澡。现在我们老两口身体都很好。”邱老坦言,希望传承千年的瑶药走出大山,造福更多人。

古瑶药浴

金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拥有独特的亚热带自然风光。有苗族、瑶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汉族、壮族、拉祜族、布朗族等9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其中,瑶族又称高山瑶,生活在云雾环绕的深山老林中,容易引发风湿、伤寒、跌打损伤等。在毒虫瘴气、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受交通和经济条件限制,看病难。所以,瑶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世世代代在摸索和总结。他们已经学会在他们生命的天然药草库中识别植物的性质。他们可以用这些草药的根、枝、皮、叶和花来治疗各种疾病。

瑶族常用的药用植物有300多种,其中以茜草、红藤、解毒藤、枫叶制成的瑶浴方最为著名。

邱福寿说,瑶族人爱干净。工作之后,他们必须在大锅里煮新鲜的药草。这种药水不仅可以喝,还可以治疗一些疾病。他们也用这种药水洗澡。因此,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瑶族人很少患风湿伤寒。更奇特的是产妇药浴后恢复很快,5 ~ 7天就能下地干活。当地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甚至百岁老人,还能下地干活。

药浴是姚家人养生的法宝。在金平,每到节假日,许多当地人都会去瑶寨找熟悉的瑶家成员,进行药浴,调理身体。

顾茂禄让姚印象深刻的名医。

邱福寿一生辛劳,养育了五个孩子。早些年,腰痛经常发生。亲身经历了药浴后,身体越来越硬朗,便下定决心要让药浴走出大山,造福更多的人。他心里知道这条创业之路困难重重,但他的口头禅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第一个难点是瑶家世代相传的药浴配方。没有文字记载,一直是内传外传。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每个家庭烹饪不同种类的草药。每种草药的功效是什么?比例是多少?之前没有人做过专门的统计和研究。于是,邱福寿拜访了相识多年的当地著名瑶医陈世元和赵金春,向他讲述了自己最初的创业意向和未来前景。一次又一次的交流,终于相互感动,给了姚祖方秘方。

邱福寿聘请了两位瑶医,采集新鲜药材,放在大锅里熬制,在金平开办了药浴健身馆。它的受欢迎程度让邱福寿大吃一惊。20多个房间经常爆满,每天有100多位客人体验。瑶浴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生活方式,这无疑给了邱福寿更大的信心。

首创耀余姚带

邱福寿发现,大锅熬制鲜药的操作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需要每天采集鲜药。量少了他担心不够用,量多了容易发霉。标准化是瑶药走向更广阔市场必须解决的问题。

风华正茂的邱福寿,四处游历,与北京中医研究所的林玉华教授合作,开发了秘方中38种瑶药的药理,并不断改进技术。开创了中国瑶药浴袋,找到了药材的最佳细度,沙袋的经纬度等。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发现这些野生药材药性十足,经过一年的缓慢发酵,效果更佳。走进宽敞的厂房,数百吨药材正在悄然发酵,浓郁的药草香气弥漫其中。一年后,这些药材将经过20多道工序,加工成方便快捷的瑶浴包。

多年来,邱福寿在一方千年瑶药的基础上,孜孜不倦地探索药理的科学依据,不断规范瑶药生产的环节和工艺,取得“消”“壮”生产经营许可证,建设洁净车间,引进新生产线,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三代传承誓将瑶药发扬光大

白手起家创业不容易。邱福寿回忆说,姚浴在金平一炮而红,但2001年刚开发出姚浴包系列产品时,最初的销售并不容易。"许多消费者甚至从未听说过瑶族,更不用说瑶族的药浴文化了."邱福寿凭借多年的茶烟经验,坚韧不拔地开拓市场。

让邱福寿感动的是,他的儿子邱华和女儿邱洁也相继放弃了各自的事业,和他一起推广瑶药。邱华在金平负责生产,邱杰在昆明负责销售。他们参加了昆明交易会、广州艺术博览会等大型展览,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古老的瑶族药浴。他们在广州、深圳、南京等地都有大型代理商。如今,金平瑶医药的产品销往四川、重庆、广东、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山东、江苏、湖北、湖南、河北、黑龙江、云南等多个省市。

邱杰看好电子商务。“南窑旗舰店”是云南首批入驻天猫的企业。入驻11年,积累了大量的消费者。邱杰说:“我的女儿和侄女也加入了瑶医事业。我们家三代人都下定决心要把瑶药发扬光大,让我们民族的瑰宝真正造福人类。”

经过多年的努力,姚郁这一绿色健康的产品已经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尧尧毒品在金平的销售逐年增加。2010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2019年销售额达到2200万元。2020年,许多企业受到疫情的困扰,但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瑶药在金平的销量不减反增。

100年后,姚会变得富有。

随着销售额的增加,邱福寿于2015年在金平县金水河镇大冯梁建立了瑶药基地。这里的海拔、气候、土壤等综合条件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高温环境也适合晾晒中药材。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修路,通电,从25公里外引水。邱福寿多年的种茶经验得到了很大的发挥。他带着大家试了试,终于摸索出了各种野生药材扦插育苗的复杂技术。

邱华介绍,瑶药基地共流转土地1000亩。种苗繁育后分发给村民种植,他们承诺种植后签订最低保护价回收。但种植中药材是一个中期行业,很多农民一开始都持观望态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金水河镇老刘村委会支书张磊,他曾入选云南省“百名好支书”。他带头承包土地,种植红藤、连翘、软筋藤、麻药等。

“瑶药保护价最低,不像香蕉受市场影响大。我种了五年了,每棵红藤平均一年能赚100块钱。大家都看着我种,等药长出来卖了钱,就抢着种。”张磊觉得种植瑶药的经济效益特别好。第一年,光是红藤的收入就有3万多元,而且每年剪去枝叶后,春天还会重新长出新芽。种植红藤的第五年,他在15亩土地上的收入达11万多元。

短短几年,这座不起眼的荒山变成了药山。据我所见,各种中草药都有,刚采收的大血藤已经发出了大量的嫩芽。走着走着,就应了那句老话——我拿着三味药坐下来。1月初,基地里一片热闹,药农们纷纷将收获的大血藤等药材送到基地,说是采完药材马上就能拿到现金,药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干燥的田地里长满了药草,工人们把更细的树枝打成小捆,用来插秧。

邱华说,该基地着眼于短期扶贫和长期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种植技术帮扶、订单收购、企业用工等方式,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促进了瑶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初,每年只有10万株用于扦插育苗的药用植物。随着村民积极性的提高,今年基地的扦插苗达到了100万株。目前,金平县已有10多个乡镇种植了瑶药,面积近3万亩。传承了数百年的方耀瑶药已成为长寿之乡金平的重要扶贫产业。

收集0条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