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遇险呼叫(水上遇险呼叫号码为)
武汉晚报6月10日讯——为什么心肺复苏的最佳时间是1到4分钟?乘船时如何正确穿救生衣?溺水时如何自救?......6月10日下午,东湖风景区海事处走进华侨城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水上交通安全课。
海事处职员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救生衣。见习记者宁秀梅摄
“正确的心肺复苏姿势应该是双手交叠,用上半身的力量压住胸骨的下部。学生跟我学这个姿势……”在华侨城小学300人的报告厅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专家李顺青正在教孩子们心肺复苏的正确姿势。“快按下压力,每分钟100多次……”
夏天来了,夏天就在眼前。东湖丰富多彩的水上活动已经成为学生们夏天游玩的选择。增强学生的水上交通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是海事监管的重中之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专家教孩子心肺复苏正确姿势。见习记者宁秀梅摄
“这种系救生衣的方法是不准确的。领带不能打活结。它们必须打死结,扣子要系好。”在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救生衣的过程中,很多上台体验穿救生衣的学生习惯性地打了一个活结。海事处职员解释说:「学生切勿为了方便日后解下而打活结。只有打死结,它们才能避免落水后被水冲走。”
“一旦有人落水,可以拨打110或12395求助。12395想不起来怎么办?学生们读着这个,“在岸上救我。”这个方法是不是马上就记住了?“课上,海事处工作人员结合水上交通安全典型事故,通过互动演示、现场模拟、视频动画等趣味教学方式,向学生生动讲解水上安全知识和自救求生技能。
“我今天才知道,在水中遇险一定不能慌张,可以通过漂浮物或者‘横漂’来等待救助。”五年级一班的彭学良向长江日报记者分享了他的学习经历。“‘救救我上岸’,这五个字太好记了。”
活动结束后,为了加深对水上安全知识的记忆,东湖风景区海事处向小学生代表赠送了《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读本》和《东湖水上安全知识手册》。据了解,东湖风景区海事办还将组织社区和村里的孩子进行夏季防汛讲座。(见习记者宁秀梅通讯员李小虹蒋翠红)
[责任编辑:李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