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的性质和用途(食盐的性质和用途)
【考试情况分析】该知识点是全国中考常见的考点。主要内容有:①常见盐类NaCl、Na2CO3、NaHCO3、CaCO3等的通用名和用途。;②常见盐的性质;③CO2的鉴定等。④氯化钠、碳酸钠等的制备。一般出现在选择题,填空空题,少数出现在实验探究题。
【方法概述】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可与酸反应生成CO2,也可与可溶性钙、钡化合物反应生成沉淀。因此,在测定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质量时,一般先测定CO2的生成量或沉淀量,再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长沙市2017)下列食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作香肠
b、碳酸钙作为补钙剂
c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 .用碳酸氢钠作为发酵粉烘烤蛋糕
2.(东营市,201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见的基本方法。现有的药用硫酸铁,下列哪一组属于同一物质(C)
A.盐酸和硫酸
B.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铜
C.氯化镁、碳酸氢钠
D.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3.(东营市,2018)有一天,小英惊讶地发现妈妈蒸馒头的时候用的是小苏打而不是苏打。她好奇地问:“为什么不是苏打而是小苏打?”妈妈说:“面团没有发酵,不能用纯碱”。小英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小苏打的化学式是NaHCO3,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加热可以转化为纯碱。下列与小影有关的推论是不合理的(C)
A.小苏打被用作膨松剂,因为它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小苏打加热转化为纯碱是分解反应。
C.小苏打是一种酸
D.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解题技巧】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和鉴别
(1)共性
①Na2CO3和NaHCO3溶液为碱性,但归类为盐。
②Na2 CO3和NaHCO3能与稀盐酸反应,应生成CO2。
(2)特征和识别
①碳酸氢钠.加热时能分解成Na2CO3、H2O和CO2,但Na2CO3加热时不分解。它可以用来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②Na2CO3能与CaCl .BaCl2等物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碳酸氢钠不与氯化钙和氯化钡反应,所以氯化钙或氯化钡可以用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③Na2CO和NaHCO能与Ba(OH)2和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④由于Na2CO3和NaHCO3的质量相等。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CO2量不同,所以也可以通过这个反应原理进行定量分析,鉴别Na2CO3和NaHCO3。
4.(雅安市,2017)馒头、面包等面团制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上有很多小孔,使面团松软可口。在学习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后,小明带着家里用来做馒头的白色粉末来到实验室,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索。
【初步询问】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溶液pH> 7,说明溶液呈碱性。
【提个问题】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可以用来做馒头。
(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非常稳定。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碳酸钠;
猜测二: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A、B设置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A:如图1,取试管中适量白色粉末,将导管放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猜我是正确的。在装置B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H2O .
方案B:使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作为反应容器,精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分别向装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记录如下表所示:
①实验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 = 2NaCl+H2O +CO2↑;m =表中ag;根据上表的数据分析,猜测二是正确的,判断依据是V2= V3。
[反射应用]
(1)在方案A中,无法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可以判断方案B。如果是两者的混合,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V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