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条信息。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仍然拥有30颗现成氢弹的国家,因为我们采用了特殊的‘于民构型’,便于长期保存和维护。在其他国家,由于氢弹维护成本高,氢弹基本报废。”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作为继原子弹之后的第二代核武器,氢弹最大的特点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威力轻松达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吨TNT当量,相比于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的原子弹。只能达到几十万吨TNT当量的威力。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 MC,原子弹核裂变的质能率只有0.135%,而氢弹核聚变的质能率达到0.7%。形象地说,在核燃料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核裂变可以让火车绕地球一圈,而核聚变可以让火车开到月球。
原子弹作为第一代核武器,在氢弹出现并小型化之后,实际上已经开始被核大国淘汰。苏联解体后,甚至出现了走私原子弹,现在各国的战略核武器都是热核弹头,也就是氢弹。
除了体积小,威力大,各国更换氢弹的动力也是价格因素,因为核武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贵。
作为第一代核武器,研发制造原子弹所需的铀-235仅占铀矿储量的0.7%。科学家要把这0.7%提炼分离出来,让浓度达到90%以上。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原子弹的制造标准。目前,武器级铀-235的生产成本在每公斤30万至50万美元之间。
但真正烧钱的不是生产成本,而是前期大型离心机的建设成本。而现在,在天上卫星的不断监控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秘密建造分离核武器级铀235的工厂,最多只能在反应堆级别。
此外,核裂变是由原子弹采用的“射击”和“内爆”方法引发的。最大的弊端就是核材料利用率太低。广岛原子弹最后一公斤核材料完成链式反应,利用率只有2%,而且受限于0.135%的质能率。这1000克里只有1.35g完全转化为能量,一套流程下去释放出13000吨TNT的威力。
另一方面,氢弹非常经济。它需要的锂-6占锂的7.59%,而锂的价格只有几十万人民币一吨。原子弹中使用的几十公斤铀235或钚239可以成为几十枚氢弹的“核触发器”。
而且原子弹点火利用率很高,质能转换率也不错。最重要的是氢弹的威力没有上限。只要聚变材料量足够大,就可以制造出几亿吨TNT当量的氢弹。
说别的国家的氢弹不能长期保存,纯属扯淡。
事实上,小型化氢弹中的核材料的半衰期是几万年甚至几亿年。根本不需要考虑换核材料。氢弹造好后直接放进去就行了。
氢弹本身不需要维护。唯一真正一直烧钱的是氢弹的外围保障。
只有美国最早的“迈克”氢弹才是真正的“不用维护就报废”。严格来说,它只是一个热核装置,总重65吨。在它爆炸之前,它总是需要制冷和定期更换液态氘和氚。但是,它只是验证了在地球大气层中释放能量而不进行受控核聚变的可行性。试验成功后,氢弹和原子弹一样,走上了小型化的道路。
虽然说世界上只有中国有30颗氢弹是彻头彻尾的谣言,但不代表我们的核威慑不够。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武器,氢弹已经成为绝对权力的象征。拥有它就拥有了重新洗牌人类世界的资格,同时也拥有了维护和平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