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张个人资料)
开国将领中,不仅有身先士卒的猛将,也有不少成功的谈判者。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张,1906年生于湖南衡阳。早年在国民党军队当过参谋。后来感觉无望,1930年加入红军,任教导团团长,主要负责国民党军队的统战工作。张敏捷的思维和高超的口才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抗战前夕,为了争取宋,毛主席决定派遣特使去游说宋联合共产党抗日。谁来送?毛主席首先想到了张。
毛主席在给宋的亲笔信中写道:“我派张劲武同志(张的化名)来教导你们。请给我讲一讲。如荷方同意,张同志将为我党领袖在你方的联络代表,一切来往信件将保密。”
时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冀察行政委员会主席宋曾在喜峰口杀鬼子,不满蒋介石消极抗日。与此同时,日本对宋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张去了之后,他立刻给宋指出了一条明路。
告诉张,毛主席希望他树立抗日的信心,如果有什么困难,延安会解决的。宋心存疑虑,张写了一张“空支票”,说共产国际准备通过新疆向延安运送大批武器,并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
这给了宋信心,留下张作为主要参谋。在张的帮助下,许多共产党员进入了宋的军队,巩固了统一战线的成果。
七七事变后,宋的29军在宛平古城抗击日寇,涌现出桐林亭、赵等一大批著名抗日军人,受到全国人民的称赞。不得不说,张也功不可没。
后来,张被毛主席派到山东去做山东省主席韩复举的工作。
没有人知道韩福举的名字。他是一个典型的口是心非、无耻之徒。他不是蒋介石自己的嫡系,又不敢公开下日本,所以骑墙观望。山东对抗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毛主席派张到济南向韩复举说明利益。
韩福举最怕蒋介石和日本占领他的山东领土。张对他说:“只有联共抗日,才能保住山东。不管你去找蒋介石还是日本,他们最终都会吃了你。”
韩福举似乎已被说服,答应张释放所有60多名被拘留的党员。
但在接触中,张知道韩福举这个老狐狸太不靠谱,于是在对付韩福举的同时,广泛宣传八路军在山东的抗日政策,与山东各阶层保持良好关系,吸引了大批地主、农民抗日。
1938年底,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正规军24500人,地方武装10000余人,以张为总司令。请注意,副总司令是王建安,后来的开国将军。
但八路军山东纵队刚成立三个月就遭到重创。1939年3月,山东纵队70多名干部和200多名战士到延安,却遭到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的袭击。纵队20多人被打死,其他人全部被俘。
张一怒之下,立即通电全国,揭露的疯狂,并要求蒋介石严惩。然而,张也知道,仅仅依靠文字是不够的。只有通过伤害沈鸿烈,他才能知道他是强大的。
4月20日,八路军派出张率领的两个纵队,突然袭击太和镇,营救被囚禁的同志,顺手牵羊消灭了敌警卫旅一个和顽军一支,活捉200余人。从那以后,沈鸿烈再也不敢和八路军玩游戏了。
这就是文武之道。当道理讲不通的时候,就要用武力来威慑你,否则没人会怕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其实以张的资历,红军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鲁纵队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军区参谋长,授予将军也是应该的。但是张不在乎,说官阶高低无所谓。继续为人民做事比什么都好。
但遗憾的是,张的这个愿望很快就落入了空。在文化大革命中,张每天都被囚禁和审问,这使张非常绝望。
1971年,绝望的张开始绝食。七天后,当张的人把他送到医院时,已经闭上了眼睛。
“文革”结束后,张被平反,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