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一生(雷锋同志生平简介)
1人物的一生
童年的苦难
雷锋1940年12月18日,民国29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雷锋镇简家塘。今年是农历的陈赓年,他的父母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更鸭子。
从雷锋身上,体现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共产主义高尚品德。民国32年至36年(1943-1947年),祖父雷新亭、父亲、母亲张、弟弟雷惨死家中,弟弟饿死家中。年仅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在六叔和奶奶的拉扯下艰难度日。
移交
1949年8月,湖南解放,雷锋找到一个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给了他一支笔。
1950年,雷锋当上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土改开始后,雷锋分到3.6亩耕地和一些生活用品。1950年夏天,乡政府党支部书记让他免费学习,雷锋去了刘佳祠堂小学。
1954年,雷锋考入清水塘完全小学,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并被选为中队队员。
1955年,雷锋转学到荷叶坝小学。同年春,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雷锋把土改中的3.6亩农田全部捐给了荷叶坝小学。
1956年7月15日,雷锋从荷叶坝小学毕业。
参加工作
1956年夏天,小学毕业后,我在生产队做了近三个月的秋收助理,负责收公粮。之后在安庆乡政府当通讯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
1957年2月8日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时被评为县委劳动模范。同年夏天,他在望城县任沤制工程指挥部通讯员。沤制工程完成后,他被命名为沤制工程样板。
1958年春,雷锋在团山湖农场上任。为响应望城县团委的号召,捐拖拉机一台,雷锋捐了20元,成为全县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一次。县里决定送雷锋去学开拖拉机。3月16日,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在《望城报》发表。9月,雷锋响应号召,成为辽宁鞍山的一名推土机操作员。同年秋,在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10月,将原名由雷正兴改为雷锋。[1]11月15日,雷锋到鞍钢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被分配到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不久,他出席了鞍山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59年8月20日,他报名参加鞍钢弓长岭矿新建焦化厂。[2]
参军
雷锋1959年12月9日,弓长岭矿报刊登了雷锋的《我决心应召》,表达了他积极要求参军的坚定决心。
1960年1月2日,新兵准备换装。雷锋因为没有政审表,无法批准入伍。辽阳兵役局政委余新元把雷锋派到新兵大队当“便衣通讯员”。
1960年1月7日晚,军事参谋戴给工兵团团长吴海山打长途电话,问雷锋是不是优秀青年,虽然没有政审表,可不可以先带到部队。上车前八小时,雷锋入伍,这是约定好的。
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第一天就来到营口新兵连。下午,他作为新兵代表,在全国欢迎新同志大会上发言。
1960年3月,新战士连队训练结束后,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司机。下连不久,他被调到团战士业余表演队。
1960年4月,从团里战士业余表演队回到运输连。一个月后,雷锋成为新兵中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第一个下了战斗班。
1960年8月,参加上思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战斗7天7夜。他表现突出,团市委给雷锋记了一次二等功。平时省下的100元钱,分别得到了抚顺王华区人民公社和辽阳洪灾区的支援,受到了部队的表彰。共青团党委决定把雷锋树立为“节约模范”。[2]
光荣入党
雷锋1960年11月8日,运输公司分公司党代会通过了雷锋的入党申请,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
1960年11月9日,在工兵团党委书记、政委韩的主持下,在沈阳军区招待所临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批准雷锋为中共党员。
1960年11月23日,沈阳军区工兵团党委作出决定,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60年11月27日,雷锋被授予二等功,并作为功勋代表在全团表彰大会上发言。团长吴海山、政委韩分别为雷锋颁发了二等功证书和“模范共青团员”证书。此后,雷锋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团、营嘉奖。
1960年12月1日,雷锋日记(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共15篇)首次在沈阳军区《前进》上发表。本月,雷锋在《前进》发表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个家,我妈是党》。
1961年2月3日,应邀到海城警备区作《追忆似水年华》报告,与民族战斗英雄支顺义(董存瑞的战友)亲切交谈。
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当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1年7月27日,我接到抚顺市人民委员会的通知。
1961年7月31日至8月3日,出席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62年1月27日,雷锋被批准晋升为中士。
1960年,雷锋送饭盒给他的战友王。1962年春节,雷锋在《前进》上发表了《1962年春节给青年同志的一封信》。前后,雷锋发表了《在毛主席熏陶下成长》《我是如何从苦孩子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等著名文章。
1962年2月14日,雷锋被选为党代会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工程兵团代表大会。
1962年2月19日,雷锋作为特别代表出席了沈阳军区第一次共青团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会上发言。[2]
意外死亡
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许,雷锋和战友乔安山准备洗车时,雷锋下车命令倒车。车轮打滑,撞倒了一根电线杆,砸中了雷锋的左太阳穴。雷锋当即晕倒,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抢救。于当日12时05分英年早逝,年仅22岁。[2]
2后世的影响
雷锋精神
意义
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
本质
其本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代名词和先进文化的象征。周总理全面精辟地把雷锋精神概括为“爱恨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不顾公利私利的共产主义作风,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战斗精神”。
内容
1.爱恨分明的立场。
2.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
3.忽视私人事务的共产主义作风。
4.无产阶级不顾一切的战斗精神。
5.钉钉精神。
功能
雷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在军内外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事的风气。
学雷锋日
自1963年3月5日起,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并发出号召。此后,每年的3月5日被正式定为“学雷锋日”。政府领导全中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雷锋的名字已经传遍了全国,他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被塑造成中国大陆的模范人物。“雷锋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即共产主义人生观或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即政治上紧跟共产党,工作努力,日常生活中积极助人,勤俭节约。
90年代以后,官方引导人们学雷锋的论调不再是“忠于革命,忠于党”,而是“学雷锋,做好事”。有评论认为,由于社会反思浪潮的逐渐深入,国内“学雷锋精神”的热潮不再,以至于今天这一代小学生对雷锋的认知比以前差了很多,印象模糊。从200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改变了过去每年3月5日号召官方媒体学雷锋的做法,不再在官方报刊上宣传学雷锋。
3性格评价
名人评价
《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前总统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4]
国务院原总理周恩来为雷锋题词:学习雷锋同志:明明白白爱恨交加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不计私利的共产主义作风,无产阶级的战斗精神。[4]
朱德元帅:学习雷锋,当好毛主席的兵。[4]
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4]
原国家副主席林彪: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当毛主席的好兵。[4]
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就应该学习雷锋同志的品德和作风。[4]
前国家领导人陈云: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4]
前国家领导人董:读毛选的很多,雷锋很认真。你不仅不知道歌词,还得到了精神。阶级、勤俭、朴素的鲜明观点。螺丝不锈,历史的色彩长新。做平凡的事,你们都会很了不起。一名普通士兵为人民而活。[4]
诗人、剧作家何敬之:看,站起来/你雷锋/我们跟着走/十个雷锋/一百个雷锋/一千个雷锋!......./上升/你有一个高峰/让我们跟随它:十个高峰,一百个高峰,一千个高峰!-/万水千山,万里长城!……[4]
诗人、作家郭沫若:毛主席写的《念奴娇·昆仑》一词里有“你要倚天拔剑,把你(昆仑)砍成三截”的说法。我看了《雷锋日记摘抄》,觉得雷锋同志就像这样一把剑。[4]
叶剑英元帅: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4]
前国家主席杨:全国人民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
前国务院总理李鹏: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活雷锋。[4]
中央纪委原书记乔石:学习雷锋精神,做人民公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国务院原副总理姚依林:弘扬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组织部部长宋平:向雷锋学习,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4]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雷锋精神永放光芒。[4]
习近平主席:雷锋、郭、罗阳身上的信念、大爱、无私、进取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诗人画家陈中原:七十岁易遇,二十岁不封。为了帮助别人,春风总是说雷锋!
媒体评价
新华网:让雷锋精神照亮人生的价值坐标。
人民网:学雷锋做好事,如细水长流。
天山网:向快乐雷锋学习。
搜狐。com:“学雷锋”应该是永恒的光芒。
网易网:在“供需”改革中弘扬雷锋精神。
央视:让学雷锋成为时尚。
光明日报: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4人物轶事
人民的公仆
从1961年起,雷锋经常被邀请到外地讲学。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旅行,为人民服务。有句流行的话:“雷锋出差千里,坐火车干得好。”
有一次,雷锋出门,在沈阳站换车,出了检票口。他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个女的从辽宁去吉林看老公,不小心把车票和钱弄丢了。雷锋赶紧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她大姐手里。她含着泪问:“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你住在哪里?是哪个单位的?”雷锋回答说:“我叫解放军,我家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去了沈阳。为了赶早班车,他早上5点就起床,拿了几个干馒头,穿上雨衣就上路了。在路上,雷锋看到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个小女孩,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想都没想。他脱下雨衣,披在大嫂身上。他抱起小女孩,陪他们去车站。上车后,雷锋看到小女孩冻得瑟瑟发抖,就把自己的贴身衬衣脱下来给她穿上。估计雷锋没吃早饭,就把他的馒头给了他们。当火车到达沈阳时,天还在下雨,所以雷锋把他们送回家。女人感激地说:“同志,我该怎么感谢你呢!”雷锋说:“不要谢我,要谢党和毛主席!”
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荣耀应该归于党和热心帮助我的同志们。至于我个人做过的工作,太少了。我的一点点贡献,和对我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是很不够的……”[2]
帮助老人
有一次,雷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想在沈阳换车。当他背着背包穿过地下道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着拐杖,背着很大的担子,步履艰难。雷锋上前问:“阿姨,你去哪里?”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从关内来,到抚顺看我儿子!”雷锋一听说要和自己同路,马上接过大包袱,把手搭在老人身上说:“来,阿姨,我带你去抚顺。”老人很感动,一个个夸他是个好孩子。
进了车厢,他给阿姨找了个座位,站在旁边,拿出刚买的面包,塞了一个在阿姨手里。阿姨推了出来说:“孩子,我不饿,你吃吧!”“别客气,阿姨,我们吃饭吧!先垫垫肚子。”“孩子”这个亲切的名字对雷锋触动很大,他觉得就像母亲叫她的小名一样亲切。他在老人旁边,和他聊天。
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第一次来这里,还不知道住在哪里。她说着,拿出了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不知道。老婆婆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个地方吗?”虽然雷锋不知道地址,但雷锋知道老人急于找到儿子,于是说:“阿姨你放心,我会帮你找到他的。”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他扛起老人的担子,帮奶奶拿着地图找了老人的儿子两个多小时。母子俩一见面,老婆婆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个解放军,不然我找不到你!”母子俩一再感谢雷锋。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2]
钉子精神——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坚持不懈地工作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施工任务期间,他整天开着车到处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把书装进书包里带走了。车一停,没有别的工作,他就坐在驾驶室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觉得问题不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愿不愿意挤时间。有时间学习。问题是我们是否善于压榨,是否愿意钻。一块没有眼的好木板,为什么能钉进去一颗钉子?是压力逼它进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钉子有两个优点:一个是挤压强度,一个是钻孔强度。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2]
团结和友谊
向雷锋和他的战友学习雷锋经常把他的书拿出来给大家学习,被称为“小雷锋图书馆”。他帮助战友学习知识,同学乔安山文化水平低,雷锋手把手教他读书学算术。周晓同志的父亲病重。雷锋知道后,以周晓的名义给他的家人写了一封信,并汇了10元钱。战友韩笑在夜间行军时,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执勤回来发现后,脱下帽子,为韩笑一件件补好裤子,轻轻地盖在他身上。了解这一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熬了一夜!”
特殊的星期天
1960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一些药。
药回来后,看到一个工地热火朝天。原来是本溪路小学的一栋楼。烧水棚旁边有几辆空车。雷锋把一个推上去就走,加入了运砖的行列。播音员小姐了解到情况,去采访他,问他为什么来,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他说:“我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和其他人一样,只要我尽了一点点责任,就可以算是一种贡献。”我没有留下姓名就回去工作了。播音员宣布,一名解放军战士在休息日来帮忙。工人们被鼓励更加努力地工作,与雷锋竞争。所以今天下午,我提前两个小时完成了当天的任务。他干完活就上车,拿起军装,没留下名字就走了。事实上,管理员爷爷看到了他为穿着雷锋军装的王大力寄出的一封信。爷爷认为雷锋是王大力,这引起了一场误会。
可敬的“傻瓜”
1960年8月,驻地抚顺发生水灾,交通连接抗洪抢险秩序。雷锋忍着刚参加灭火的手被烧伤的疼痛,和战友们一起在上思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他弄断了手指甲,被授予二等功。
王华区召开了大规模的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做生意就是为了看这一幕。他把在工厂和部队攒下的200元钱从存折里拿出来,跑到王华区委办公室捐出去,为祖国建设做一份贡献。接待他的同志无法拒绝他的友情,只好接受一半。另外100元是辽阳遭遇百年不遇洪水时捐给辽阳人民的。在我国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和灾区工作。
孩子的知音
1960年10月后,雷锋先后担任抚顺市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在午休或者暴风雨天气不能开车的时候请假去学校和老师同学说话,或者做其他的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孩子,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经过雷锋的耐心教导,建设小学六年级的小马同学们逐渐克服了贪玩爱闹的缺点,学习有了进步,戴上了红领巾。
模型监视器
雷锋(二)1961年9月,全团一致选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参加完人代会后,雷锋回到李连,成了二年级四班的班长。在他的带领下,4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班长。
一天傍晚,雨下得很大,雷锋在路上看到一个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手里拿着一个孩子,背上背着一个包袱,在大雨中一步一步地走着。雷锋急忙上前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要去十几里外的长子沟。她焦急地说:“同志,今天的雨把我弄糊涂了,这里还有孩子。我连哭回家都不行!”把雷锋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大一点的孩子,冒雨向獐子沟走去,宁愿自己淋湿,也不愿让他们受苦。他们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这对母子安全地带回家。
5名亲属和成员
关系姓名简介爷爷雷新庭以租种田地谋生的农民。父亲雷明亮在江边运货的路上遭到国民党逃兵毒打,雷锋父亲反抗日寇时,又遭受毒打,由于没钱治病,不久去世。母亲张元满受到地主的凌辱后,于1947年中秋之夜悬梁自尽。哥哥雷正德13岁就去当童工,因为岁数小,被饿成皮包骨,最终不幸染上肺结核去世。6项主要荣誉
时间荣誉1957年望城县委机关工作模范1957年望城县治沩工程治伪模范1958年10月—1960年1月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60年7月12日被授予上等兵军衔1960年10月1日7343部队颁发的奖状,上写“雷锋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业经批准记二等功一次,特颁布发奖状以资奖励。”1961年11月20日7343部队颁布发的奖状,上写“雷锋同志在国防施工中成绩优异业经批准记三等功一次,特颁发奖状以资鼓励。”1962年2月23日共青团中央颁发的奖状,上写“雷锋同志在担任中国少年先锋队辅导员的工作中积极负责成绩显著特予表扬”。1962年5月8日共青团抚顺市委颁发的奖状,上写“奖给少先队优秀辅导员雷锋同志:保持光荣,继续前进。”2009年9月10日雷锋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2018年9月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全军10位挂像英模”之一7后人的纪念
纪念馆
湖南雷锋纪念馆
雷锋用过的茶缸、背包、水壶湖南省雷锋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连绵起伏的群山中。1968年10月开馆,雷锋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那里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雷锋故居湖南雷锋纪念馆是中央、省、市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雷锋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先后三次改扩建,占地面积9.99万平方米。
抚顺雷锋纪念馆
抚顺雷锋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占地9.99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公园内设有悬挂区、展览区、碑园区、雕塑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和综合服务区。主要建筑有雷锋纪念碑、雷锋墓、雷锋雕像、雷锋事迹阵列馆等。展厅融合实物、图片、模拟场景和高科技演示手段,展示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和全国军民学习雷锋的盛况。
纪念邮票
2013年发行的雷锋邮票1978年3月5日,我国发行了1978年发行的《J26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邮票,一套三枚。
2013年3月5日,我国发行了《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4枚,分别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勤学苦读、爱岗敬业、助人为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