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什么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什么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如何计算的?“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扣除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后剩下的收入。城市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城市住户调查,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农村住户调查。

什么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如何计算的?最新消息:2015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同比名义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9元,实际增长8.9%。中国每个季度都会公布上个季度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但几乎每次公布这样的数据,或多或少都会引起一些质疑。很好奇居民季度可支配收入是怎么算出来的?

1.什么是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扣除五险一金和个人所得税后剩下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保支出。就一个地区而言,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

2.可支配收入的来源数据是怎么来的?

城市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城市住户调查,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农村住户调查。国家统计局与加拿大统计局合作,实施了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指标的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650个县(市、区)的约16万户家庭参加了城乡家庭收支和生活状况综合调查,覆盖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计划和工作流程,直接组织住户记账,以现金和实物的形式记录收入和支出,如工资、补贴、住户收支、股息、租金、利息、养老金和缴纳个税、社保费等。

3.可支配收入是如何计算的?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算?

据介绍,每年初中都会进行入户调查。其中,城镇住户调查以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城镇居民的家庭基本情况、现金收入和非现金收入。

所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调查家庭可用于自由支配的人均收入。它会调查住户的总收入,扣除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支出,然后除以住户的常住人口得出数据。

一个家庭的总收入由四个方面组成:工资性收入(如劳务报酬,包括兼职等。)、经营净收入(如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证券、房屋租金、股息收入等。),以及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失业救济金、保险赔偿金等。).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怎么算?

初中每年还会调查农村家庭。初中将通过调查户定期记账和调查员入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收集农村家庭的生产、收入、消费、积累和社会活动等数据。

农村居民纯收入是指当年农村居民各种来源的家庭总收入。扣除费用后,净收入按住户常住人口平均计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