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肌梗塞陪写作业(父亲辅导作业被心肌梗塞激怒)
作者:gogo(父母的进化作家)
父母越焦虑,孩子越迷茫。
最近刘老师帮儿子写作业,让儿子生气,上了热词榜。
刘先生今年45岁,儿子上小学三年级。陪宝宝写作业的是一个千年解不开的老梗,刘老师也不例外。问题讲了n遍,孩子还是一脸懵。
刘先生发疯了,不停地对他的儿子大喊大叫。突然,一阵胸痛和窒息袭击了他。他马上叫妻子接手,坐在旁边观看。
结果刘先生气得额头直冒,起身又要上阵,却眼前发黑,在医院确诊为心梗。
说到陪宝宝做作业,每个家长都热泪盈眶。
之前有个中年老母亲陪宝宝写作业吐血。现在还有中老年父亲气得心脏病发。家长都不好意思了,太神奇了!
和宝宝一起做作业真的很难吗?
不,我觉得所有的困难都源于一个原因,就是“要求太多”。
众所周知,基准不要太高,努力能达到的目标才是最合适的。
孩子也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一味要求所有孩子都遵循一个基准,显然是不合适的。
父母的焦虑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节奏,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焦虑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
世界上有多少孩子,就有多少焦虑的父母。
我认识一位年轻的母亲琳琳,她从怀孕早期就开始焦虑不安。她做了b超看性别,算预产期。当琳琳听到医生说她的预产期是九月时,她变得越来越焦虑。
要知道,9月1日前出生的孩子,7岁就可以上小学了。如果他们的孩子是9月份出生的,那就只能等到第二年上小学了。不是白白比别的孩子落后一年吗?
全家人商量后,婆婆就去找熟人关系,通过后门预约了剖腹产。她必须在8月29日之前出生。
可怜的孩子,解剖的时候体重刚4斤多,明显不到一个月。出生后立即被送到新生儿科治疗,在暖箱里放了两个月才被带回家。
但是,因为早产,孩子免疫力太低,感冒发烧成了儿科门诊的常客。从小到大,孩子三天去一次医院,更别说学习了。
琳琳说,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宁愿要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也不愿提前分娩。
可惜,一个孩子的成长从来没有回头过。如果错了,就不可挽回了。
像琳琳这样的母亲可能是一个例子。
但是,当天剖腹产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有自己成长的本能。如果我们尊重孩子成长的本能,培养他们,孩子就能成为所谓的‘正常人’。
是的,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就像树苗一样。父母只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它是一颗种子,最终会开花结果。父母鼓励它,最终伤害了孩子和自己。
尊重孩子成长规律,顺势而为。
《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说: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预定的程序。到了一定年龄应该明白什么问题是固定的。不能强求。过多的人为干预只会毁了孩子。
我印象深刻。
众所周知,竹子前五年每年只长几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生长。
同理,如果你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按照适合孩子的节奏进行引导,孩子也会像竹子一样粗细。
邻居的奶奶是小学老师,有30年教龄。她见过太多的孩子,这是一个负面影响的例子,孩子们因为太早开始上学而努力学习。
所以孙女小丽上学的时候,奶奶想尽办法让她晚一年上小学。
奶奶说,小丽从小身体弱,一年后上了小学。她没有让她自己飞,而是用情感引导来培养她的良好习惯和是非观。
比如小丽打完游戏主动把手机还给奶奶,奶奶告诉她这种做法叫自律,自律对人有什么好处。
由于奶奶坚持不懈的指导,小丽从小就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比如坚持、耐心、自理、分享和交流。
上学后基本不用大人操心,独立做作业,晚上定闹钟,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洗漱,一切都井井有条。
现在小丽已经上初中了。她学习优秀不说,还按照老师的建议跳了两次一级。虽然成绩暂时受到影响,但经过一个月的适应和调整,她还是后来居上。
童话作家郑说:“如果把人生形容为一场赛跑,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距离的比赛,比如百米冲刺。”
是的,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上学晚一年怎么办?只有磨刀不误砍柴,才有可能加速超车。
跟风,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樊登老师说:成人的学习能力远远落后于儿童。我们教孩子用我们的速度成长,远不如孩子自己去探索。
是的,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但结果总是适得其反。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化,追根溯源,基本上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比如开头那个愤怒的父亲,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焦虑。殊不知,孩子只是一个复制品,父母才是原件。
所以,归根结底,孩子的问题还是要归咎于父母。
在孩子这个问题上,父母要做的其实很简单。
第一,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儿,都值得父母疼爱。
比如刚开学的孩子写错作业是很正常的。如果父母强迫孩子马上改正错误,你越焦虑,孩子就越迷茫。
毕竟对家长妈妈来说一个简单的问题,对孩子来说也可能是一个大问题。
第二,把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成绩有好有坏。只要他努力,就值得肯定。
父母不希望孩子的失败,而失败恰恰是改正错误的最好时机。问题改正了,自然会升职。
第三,无条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人无完人,孩子也不例外。
家长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对孩子还不满意。
科学证明,很多身体疾病都是心理虐待造成的。经常被父母训斥的孩子免疫力低,生病发烧的概率大。
无条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顺应孩子的节奏,顺势而为,给予引导。
尹建莉说:只在分数上拼命的父母,多半会成为节节败退的父母。
是的,每个孩子的基础不同,理解和领悟能力不同,按照同一个标准“一刀切”显然是不科学的。
对一个孩子来说,无论是陪宝宝写作业,还是陪孩子成长,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都是最合适的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