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选择(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受疫情影响,教育部3月31日宣布高考延期一个月,高三学生有更多时间准备。但到了高考,专业选择要比“延伸”更受重视。
专业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见仁见智。
不可否认,大学里的专业,除了一些基础理论学科,大部分都可以和社会上的某个专业挂钩。可以说,选择了一个专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与之相关的思维习惯,甚至生活趋势。
现在的志愿大多填平行志愿。虽然每年情况略有不同,但选专业的思路大体是一致的。作为一个经历过高考、志愿填报、做过志愿填报的师弟师妹,今天给大家分享三条选专业的黄金建议。
1.适应未来趋势
如何选择大学专业?在很多人看来,毕业后好找工作,工资较高的专业才是好专业。其实这种考虑是不合适的。现在的就业情况并不是判断一个专业好坏的标准。
有些专业因为社会需求大,所以很抢手。这些专业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但未来职业发展可能并不可观。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近几年就业还不错的专业,过几年可能就没那么火了。正确的做法是顺应未来趋势。
《2019人才资本趋势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新职业的发展速度和多样性超乎想象,“稳定工作”的概念将渐行渐远,变化时有发生。接纳和积极回应不再是首选而是必然。人工智能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人类,人才衡量指标将跟踪结果而不仅仅是行动。
这些是未来的一些硬趋势。看到这些硬趋势后,我们可以反过来分析。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和批处理方面有很大优势,但在分析人类情感方面是很大的短板。那么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多考虑这些专业,比如信息安全、护理、口腔医学、康复、体育、风景园林规划、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各种师范方向等等。
还有一个需要知道的道理是,只要你开始在真实的职场场景中解决具体的问题,所需的工具不是一个专业就够用的,还得调动很多专业工具。
那么大学如何选择专业呢?其实什么专业都可以选。关键是你心里要明白,这不是选择未来的职业,而是在未来的场景里,选择一个最适合你跨越职业边界的工具。
2、符合个人爱好
选择几千万的专业,兴趣爱好是第一位的。
如果你选择专业是为了适应未来的趋势,想在毕业后的就业市场上占据高位,但是专业课对你来说又枯燥又难,你不会感受到求知的快乐。更有甚者,更难受的是毕业后可能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仍然对工作不开心。这样不幸福的生活真的很难过。所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是正确的,也是重要的。
符合个人爱好,不能单方面分析,要对本专业的学科设置和就业导向做一些必要的了解。
要了解一个人的兴趣,建议使用一些科学的评估工具,如荷兰的职业兴趣评估,MBTI职业性格评估,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这三个测试可以给出三个问题的答案:喜欢什么专业,性格适合什么专业,能力匹配什么专业。在他们的帮助下,你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比起通过评价找到喜欢的专业,我觉得更好的使用方法是通过评价淘汰自己讨厌的专业,避免踩坑。如果你对某一方面不感兴趣,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很难爱上他。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有更多的了解。去学校官网查一下学科设置,去视频网站查一下部分课程的公开课,感受一下。基本上以后学什么就知道了。也可以做一些面试,利用家里亲戚朋友的网络资源,找一些你打算选择的专业在读或者已经毕业的人。通过面试,他们可以给你更生动具体的建议。
当时我自告奋勇给我哥做指导,他说他更喜欢计算机。我也按照这个思路跟他分析了很多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最后瞄准了他喜欢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专业。
他的一个好朋友高考得了高分。他在填志愿的时候,懒得去细读那些密密麻麻的专业,以为自己更喜欢生物,所以读了生物工程。学了一年,发现对学的东西不感兴趣,想转专业。不喜欢能怎么办?我强行重读大一,就是为了从生物工程转到生物医学工程。
多么痛苦的认识!
3.适合本学科的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McLelland)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该模型全面描述了一个人的个体素质,其中最顶端的部分是知识和技能。知识可以是你高中学的一门学科,大学学的一门专业,你经常读的一本书,甚至是一种爱好。技能是指你所拥有的一项具体技能,比如编程、弹吉他、写书法、使用Excel等。
在这些可见的知识和技能之下,隐藏着你的能力、价值观、性格和动力。
根据麦克利兰的理论,冰山模型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觉得自己学一门学科特别有动力,可以说这门学科更符合你的动力、价值观和能力。
优势心理学之父唐纳德·克利夫顿博士曾带领一个团队进行了一项基于200万人的为期50年的研究。研究表明,虽然成功的方法有千万种,但成功人士基本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更重要的是,他指出天赋不是少数人的专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天赋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自我效能。
当你对一件事很有信心,觉得自己能成功的时候,这就是天赋的表现之一。
所以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不妨参考一下自己的专业。毕竟很多专业课都是高中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如果你学习你擅长的科目,学习过程会更愉快。
讲一个我自己选专业的故事。
我高中的时候学的是理科,但是语文、英语、政治、生物是我的好科目,数理化比较痛苦。
志愿填报时,听专家说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很有前途。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个专业需要数学和电路方面的知识,基本都是我的短板,就放弃了。
后来我考上了师范学校的心理学专业,正好符合我的兴趣和特长。在大学里,我不仅努力学习,还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闪光的经历。
这是一个职业规划者和职业选择给你的三个黄金建议。选择专业就像选择一个好的伴侣。不要跟风。适合自己最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理想,即使你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仍然不清楚,那就不要犹豫,不要失去。
做一个最适合当下的决定,然后认真的走下去。
说到底,人生的意义不就是在寻找答案吗?慢慢来,你会找到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