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宝宝上幼儿园前的准备工作 (上幼儿园前的准备)

幼儿园前的准备(宝宝幼儿园前的准备)

用不了多久,又有一批宝宝将步入幼儿园,过上集体生活。

往年这个时候是家长压力最大的时候,因为要四处找幼儿园,选幼儿园,还要为孩子秋季入学做准备。今年受疫情影响,家长暂时做不到这些,只能通过各大幼儿园官网、微信官方账号的知识进行筛选。

这几天后台经常收到妈妈输入的关键词“上幼儿园”“准备上幼儿园”的搜索文章。不好意思,我之前写过几篇分享自己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文章,但大部分都是关于进入幼儿园后应对分离焦虑的。入园前的问题和准备都比较分散。所以今天,我们就再写一篇文章,谈谈孩子入园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01

上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孩子第一次正式开始集体社交生活,所以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困难也随之而来。

最明显的困难是自理。

上幼儿园前,孩子饿了,想上厕所。大人帮他们穿上和脱下衣服。但是幼儿园就不一样了。老师要照顾整个班级,少则30多个孩子,多则十几个孩子。不知所措或者疏忽大意都是正常的。尤其是幼儿园初期,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分离焦虑,每天的安抚工作会占用老师大量的人力。

比如小班,经常会出现孩子吃饭需要喂饭的情况。如果它们不进食,它们就不吃东西。这种情况对于一些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打击。因为他看到老师喂别的孩子,会觉得被冷落。看似吃饭的小问题,却可能导致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坏心情。

要喂这个问题,其实孩子不应该出现在幼儿园。按照国家3岁上幼儿园的规定,孩子在3岁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吃饭的能力。3岁以后还是要喂,最后的原因是大人为你做的太多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他们吃得少没关系,但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吃。

与此相关的,基本的自理能力,以及自己脱衣服上厕所。

幼儿园每天都有午睡,不能脱衣服,只能等老师来帮忙,很被动。脱衣服可能更容易,穿衣服可能更难,但也可以训练。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打扮娃娃和自己的游戏,做一个打扮衣服的小游戏。孩子们可以很快学会它。

如厕问题应该是刚入学孩子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记得当时去幼儿园领被子制服的时候,听到很多妈妈跟老师反映孩子不会上厕所,孩子午睡要穿纸尿裤。可以看出老师们听到这些问题都有点不知所措。毕竟开学后他们要面对几十个孩子。

我们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一般孩子括约肌一岁半以后,就可以上厕所训练了。也就是说,孩子其实已经有了自己上厕所的能力,只是还没有学会这个技能。

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如果他们想尿尿,他们可以自己去厕所。当然,自己擦屁股的能力不是强求的。毕竟3岁孩子胳膊不够长,大小便后自己擦屁股还是有点困难。

02

孩子入园后可能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沟通表达能力。

比如,如果你排便后擦不了这个,说明你需要你的孩子向老师寻求帮助。说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一个孩子在女儿幼儿园的小插曲。

有什么插曲?他在幼儿园基本每天都会尿裤子,所以书包里总有好几条裤子信息资源。原因是什么?他不会自己上厕所,然后怕老师。当他想上厕所的时候,他不敢发出声音。他一着急就直接尿裤子。

很糟糕,不是吗?是的,他的母亲为此焦虑了很长时间。

所以培养孩子表达需求的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从这一集延伸出来的另一个与沟通技巧相关的是社交技巧。

在我看来,这种能力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孩子上幼儿园,到了学校就不想再去了。部分原因是有社会问题。

前面说过,幼儿园是一个小集体社会,里面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就像一个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了或者推了,如果孩子不能处理和表达,就会对幼儿园产生不好的印象,认为里面的小朋友都是坏人,所以不想去上学。

而且,他不会主动交朋友,总是等着别人来和自己玩。一旦原来的玩伴去找别的小朋友玩,他又会感到孤独,从而导致厌学。

培养社交能力的难度指数比较高,会涉及到前三年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比如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会遇到玩具被孩子抢走、殴打的情况,但可能都是在我们的帮助下解决的,要么互相说几句话,帮孩子把玩具拿回来,要么直接把孩子从这样的孩子身边带走。孩子虽然经历过玩具被抢被打,但还是不知道如何独立解决。一旦离开了他的大人,他就很无助。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应该开始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处理社会问题。指导原则是:孩子遇到问题,先不要冲上去,先观察孩子的反应。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如果孩子很无助,哭闹或者胆小,那么我们可以引导他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上幼儿园,除了和孩子一起玩,一起睡,还需要一起学点东西。比如老师会教一些手指练习,儿歌或者手工,这些都需要利用孩子的学习能力。

说到学习能力,不得不再次提到挫折。可以说,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原因,大部分是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某些方面的挫折。不能吃饭,不能上厕所,不能表达,不能处理社会问题,跟不上老师教的东西。这些都可能引发孩子不愿意上学。

我们能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学习,减少和避免他们在幼儿园可能遇到的问题。

要学习这个技能,我们可以在家里提前做一些功课。平时带孩子做手工,跟我们学一些体操,儿歌之类的。孩子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进入幼儿园后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步伐。像这样的教学课程,Tik Tok小红书有很多,你可以搜索一些和你的孩子一起做。

然后是心理疫苗。毕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爷爷奶奶,时间也不短了。对于幼儿来说,天塌下来了:为什么要送我去幼儿园?去了之后还能见到父母吗?你上幼儿园到底是为了什么?

所以除了教孩子一些基本的能力,还要考虑孩子的心理焦虑。

从有经验的人的经验来看,消除孩子这方面的焦虑有两种方法:

一个是给孩子找一些关于幼儿园的绘本。因为这类绘本中主人公的心情类似于孩子的焦虑,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另一种是带孩子去他们要上的幼儿园门口。看看里面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然后给他讲讲这些小朋友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让小朋友提前了解和熟悉幼儿园。

毕竟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有很多准备,比如购买幼儿园用品,名字贴等等。不过比起这些,让孩子尽快学会一些能适应幼儿园能力的东西,,更重要一点。

毕竟孩子对幼儿园了解的越多,能学到的东西就越多。秋季开学,孩子才有足够的信心面对第一次与父母分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