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起源的故事短100字)
中秋节,又称农历新年、秋天、中秋节、八月节、八月节、追月节、赏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中国文字文化圈许多民族和国家流行的传统文化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因为它正好是三秋的一半,所以得名。在一些地方,中秋节定在8月16日。
海都记者包华图
中秋节始于初唐,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成为与春节同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当地华人华侨。自2008年以来,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
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有拜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以中秋节的圆月作为人们团聚的象征,作为寄托,思念家乡和亲人,祈求丰收和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与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和清明节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中秋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和《礼记·月令》,其中说:“中秋月老,吃粥。”一是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记载:“天子春迎日月,秋月落”,月亮落在傍晚,意思是早在春秋时期,帝王们就已经开始对月亮和拜月进行祭祀了。后来贵族官员、学者纷纷效仿,逐渐流传到民间。
第二,中秋节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解释为“庄稼成熟的秋天”。八月中秋,庄稼和各种水果逐渐成熟。为了庆祝丰收和表达他们的喜悦,农民们把中秋节当作一个节日。“中秋节”的意思是秋天的中间。农历八月是秋季的中月,十五日是这个月的中旬,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代“秋报”传承下来的习俗。一些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的起源应该是隋末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骏。唐军的裴济利用满月的思想成功发明了月饼,并作为军饷发放给军队。
中秋节的传说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中秋节的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古时候天上同时有十天,庄稼枯萎,百姓苦不堪言。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有很大的力量。他同情苦难的人民,登上昆仑山之巅,运用自己的神力,拉开神之弓,一口气射下九个以上的太阳,为了人民的利益,命令最后一个按时起落。
后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一生都和妻子在一起,人们羡慕这对恩爱夫妻。
很多仁人志士都来这里学艺,不老实的孟鹏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去昆仑山拜访朋友,请求帮助。遇到路过的王太后,他向她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瞬间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妻子离开,只好暂时将仙丹交给嫦娥收藏。我把嫦娥的药藏在梳妆台的百宝箱里,不料被小人孟鹏看到,他想偷走长生不老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带领众弟子去打猎,受到怀疑的孟鹏装病留了下来。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孟鹏持剑闯入内殿后院,强迫嫦娥交出仙丹。知道自己不是孟鹏的对手,嫦娥在危急时刻主动出击,转身打开宝盒,取出长生不老药,一口吞下。吞下嫦娥的药,身体立刻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担心她的丈夫,她飞到最近的月亮,变成了一个仙女。
晚上,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着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要杀小人。孟鹏已经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仰望夜空空呼唤着爱妻的名字,他惊讶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有一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地追着月亮跑,可是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前进了三步,他却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后羿无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来到嫦娥最喜欢的后花园,在上面放上香案,放上她最喜欢的蜜食鲜果,好让她在月宫祭祀自己的嫦娥。人们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设立香案,祈求善良的嫦娥吉祥平安。
从此,拜月中秋节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第二个传说——吴刚摘得桂冠。
关于中秋节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据说月亮上广寒宫前的月桂树生长茂盛,高达500多尺。下面有一个人经常砍,但是每次砍完了,砍的地方马上又合上了。千百年来,这棵月桂树永远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人叫吴刚,汉代西河人。他曾经跟随仙人修道,但当他犯了一个错误,仙人就把他贬到月宫,每天做这种徒劳的差事作为惩罚。在李白的诗中有“欲在月中者,赏其寒”的记载。
中秋节的第三个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群众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反叛元朝。朱元璋联合各种抵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传递消息非常困难。军事家刘伯温想出一个计策,命令部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饼里,然后派人分别送给所有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夜响应起义。起义当天,各路叛军一起响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达攻占元大都,起义成功。消息传来,朱元璋喜出望外,急忙传令让全体将士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与民同乐,并奖励大臣们当年起兵时偷偷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时令糕点。从此,“月饼”越做越精致,品种越来越多,如碟,成为最好的礼物。中秋节过后,吃月饼的习俗会在民间流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