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导游(崇左宁明华山景区)
宁华山
崇左市宁明县花山景区位于崇左市宁明县城东南约15公里的岷江西岸。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名单。
左江山岩画文化景观在2016年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广西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也填补了我国岩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空白!是我们广西壮族先民留下的文化瑰宝,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开的第一幅画卷展现了华山岩画图案,华山岩画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亮相,成为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文化起源的典型象征。
山岩画有2000多年的历史,分布广泛,风格统一。它们赞美了当时的农耕文化和日月崇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研究价值。也给很多音乐艺术家带来了创作灵感,创作了很多优美动听的华山歌曲,比如雷寒的《华山之恋》、孙楠的《蝶吻华山》、李清英的《我在华山等你》等等。。。
“华山”的壮语叫“巴来”,意思是画出来的山。宁化山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的代表,也是世界同类岩画中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好的岩画。展示了壮族先民的集体祭祀活动,反映了骆越名人的巫术文化、图腾文化和生殖化,对后世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宁化山位于明江西岸,海拔345米,相对高度230米。花山的岩画画在花山河附近陡峭的山崖上,山崖上部距山顶约210米,底部高出江面约15至18米。画面宽172米,高50米,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共有111组图案,1900多幅图像。最大的高达3.58米,最小的只有20厘米;包括图像,人物,动物,工具,信息资源,网络对象,主要是人物。有前有侧的人像,多为半蹲姿势,双手高举,双膝弯曲,形似“蛙人”,形象表达了罗岳祖先的蛙图腾崇拜;有200多件铜鼓和剑、狗、马和角等。其图像分布之广,绘画场所之陡,绘画条件之艰苦,被公认为世界罕见,在艺术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华山论剑》有16个字,就是“用什么画?怎么画?为什么要画画?图什么意思?”
首先,画画用什么?经专家考证,绘画所用颜料是赭石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用草或羽毛绘制而成。因此,颜料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渗透能力,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和清晰的图案。
其次,怎么画?你怎么能在这么陡峭的岩壁上画画,连猴子都停不下来?有挂绳、搭架、登高、水涨船高等四种说法。其中,最被接受的是水涨船高。那一年,发生了一场大洪水。水位下降后,第一批人跟随洪水沿山壁撑船,并绘制壁画。
最后,你为什么画画,有什么意义?花山岩画的内容据说是庆祝战争胜利,庆祝丰收,祭祀水神,是绘画向象形文字过渡时期的语言符号,所以花山岩画又被称为“无字天书”。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很难得出结论。各位旅游朋友,你们怎么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