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油常识(手把手教你如何选择汽车机器)
机油对于汽车来说相当于人的血液。简单来说,没有机油就没有办法开汽车。
每个车主对机油的理解都不一样。对于对汽车一知半解或者动手能力强的朋友,不妨自己选择机油。或者万一我们的车有一天不去4S店保养了,那就不可避免的要自己选油了。那么,在这篇文章中,老司机就来教你如何为自己的爱车选择机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机油的简单知识,为后面的介绍做好铺垫。太深奥的知识我们暂且不谈。机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基础油和添加剂。基础油的质量决定了机油的长期性能。添加剂可以改善机油的各项润滑指标。
第二点是关于油标。油标大致是XXWXX的格式,比如0W20,10W20,5W30。字母W前面的数字表示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通俗地说就是冰点。比如0,油在零下40度左右会结冰;如果数字是5,油会在零下35度左右结冰。W前面的数字与我们生活区域的最低温度有关。一般东北地区选择这个数字比华南地区低。W后面的数字表示这种油的高温粘度。数值越高,粘度越大。5W40明显比5W30油粘稠。
德国、日本和美国发动机油使用的差异
在选择机油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车是什么车,具体来说,欧系、日系、美系。因为不同车的发动机在设计上有明显的差异,所以用的机油也不一样。
(1)对于常见的日系车、美系车,如丰田、本田、马自达、福特等,其发动机的设计都比较精密,适用于那些清洁度好、粘度低(20左右)的机油。市面上大部分日系车比较适合0W20和5W20的机油。
边肖还听说市场上有些店铺向马自达车主推荐一些5W30甚至5W40的油,因为粘度大的油稍微贵一些。但是,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低粘度发动机用高粘度机油后,短期内不会有大问题。但随着时间和公里数的增加,粘度过高会导致润滑不足,发动机过度磨损。
(2)对于德系车来说,大多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机械的工作温度和压力明显高于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的转速很高。况且我们都知道德系车普遍比较娇气,所以建议给德系车加更好的机油,大部分都是大品牌的合成机油。德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标准也很高,所以一般建议德国车使用ACEA认证的机油。ACEA是汽车润滑油的欧洲标准。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美孚、嘉实多、壳牌等都符合这一标准,其油桶上可以找到ACEA的标志。
德系车一般使用粘度较高的机油,如5W30、5W40等。老一点的德系车,比如宝来,帕萨特,必须用5W40机油。近几年的德系车或者新车型一般都能使用5W30机油,但是行驶公里数多了,发动机磨损会加大。也建议使用粘度40甚至50的机油。
如果德系车使用的机油粘度不够,很可能是机油太稀,导致润滑不充分。而且德系车有一些烧机油的问题,机油粘度越低,消耗越快。所以德系车的机油粘度要适当高,保证发动机密封性好。
(3)国产车的机油选择和日系车差别不大。毕竟很多国产车都是模仿日系车发动机,甚至是直接用的三菱或者通用的。对于那些便宜的国产车,各种拉货的包子之类的,发动机设计本身就很简单,用最便宜的矿物油也没有问题。
选择国产油好还是进口油好?
首先可以给出一个结论。单从机油质量来说,进口机油还是比国产机油好。为什么?首先,欧洲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石油生产标准和检测标准,其次是日本和美国。国内石油的标准肯定不如这些老牌国家。其次,欧盟对汽车发动机的检测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它的排放指标也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这些规则都约束欧洲汽车制造商采用高标准的发动机油,以避免高额罚款,所以欧洲的炼油厂也有非常高的行业标准。举个实际的例子,欧洲ACEA标准在测试油的高温粘度时,会在150摄氏度下测试油的粘度;对于国内大多数润滑油生产厂家来说,一般只测试110℃时的油品粘度。显然,标准的降低会直接导致油品的降低。如果要仔细说进口机油和国产机油的区别在哪里,可以说是各有不同。从基础油到添加剂,欧洲基础油的炼制技术更先进,添加剂的配方更合理,在任何生产环节都是较高的。
那么问题来了,有必要加欧洲原装瓶进口的机油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国内汽车制造商使用的初始油和供应给4S商店的原厂油基本上都是国产的。国内广泛使用的长城、美孚、壳牌都是国产的。其实从使用角度来说,厂家提供的原厂机油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这是厂家进行的大量实验,使用厂家的油会提供质量保证。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是一辆白色的车,那么就不用考虑找什么样的进口机油了。按照说明书上的标签老老实实的使用厂家提供的机油就行了,也能保证你的车不会有问题。盲目选择其他品牌的机油,可能会导致标签选择错误,对车不好。那么对于一些老司机来说,也可以使用进口优质机油,比如:SRS、北海、Mock、极速马力。他们的换油周期可以更长,发动机在运转的时候性能可能会更好,体现在动力更大、转速更高的时候发动机的声音更好。选择国外进口机油时,先根据汽车说明书或询问维修人员确定标签,再选择可靠的经销商或网店。同时,这些从欧洲、日本进口的原瓶机油也有不透明的市场,有少量假冒伪劣产品可能流入中国,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所以这些油比较适合老司机或者有一定保养资源的朋友。当然,也鼓励那些不懂的人多尝试,多学习。这也是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外行的朋友可以对汽车机油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希望大家在选择油标或者品牌的时候不要太迷茫。不必一味追求那些高大上的品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即可。其实机油的选择也是业内比较复杂的问题,争议也比较多,比如:保养汽车要不要换更贵的全合成机油?基础油是什么等级的?各大机油品牌有什么特点,适合什么样的车?这些问题不用担心,后续我会一一解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