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概况(虹桥交通枢纽)

虹桥交通枢纽(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概述)

2006年7月,上海申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全面负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除机场内部)的开发建设。虹桥机场的内部规划和实施由机场集团负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按照“2006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开工,2009年底竣工,2010年世博会前投入使用”的总体建设目标,合理组织项目实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建设成为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航空空口岸紧密衔接的世界级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无论是乘飞机还是沪沪高铁到达虹桥机场,都可以方便地换乘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公交车或磁悬浮列车,期间换乘距离为步行200米左右。

简介

2005年3月7日,上海市领导提出了在虹桥机场西侧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的构想。2005年5月14日,铁道部和上海市领导决定将规划中的七宝火车站北移,建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正式启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工作。2006年3月24日,市政府会议正式成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指挥部,负责项目的正式推进。2006年7月,上海申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全面负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除机场内部)的开发建设。虹桥机场的内部规划和实施由机场集团负责。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建设成为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航空空口岸紧密衔接的世界级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建设的一大创新,它包括了航空空、高速铁路、磁悬浮、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组合。无论是征集的交通方式数量还是规模,都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交通本身,还体现在服务功能上:1)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2)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需要;3)可持续发展的需要;4)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战略需要;5)服务世博会的需要;6)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需要

虹桥枢纽

规模

虹桥交通枢纽规划用地面积约26.26平方公里。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客运中心——京沪、沪杭、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城市快速路。虹桥国际机场——开通了直飞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的航线,建设了第二跑道和第二航站楼,逐步拓展国际航班;轨道交通-上海地铁2号线(虹桥枢纽-浦东机场)、上海地铁10号线(虹桥枢纽-外高桥)、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虹桥枢纽-龚俊路)、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虹桥枢纽-闵行开发区)、青浦线;高速公交中心-该枢纽连接沪宁、沪杭、胡加、A9等通往长三角的主要交通路线,30多条公交线路汇聚于此。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带动周边地区城市功能发展,形成枢纽型都市圈。为了未来更好的承接全球总部经济空的转移,连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辐射功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虹桥枢纽

长宁区已完成上海虹桥林空经济园区产业、功能、形态一体化规划。

根据规划,园区将建设三个独立一体的产业发展空室:外环线以东、北宅路以北,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企业总部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外环线以东、北宅路以南,建设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外环线以西,将建设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同时,园区将充分利用地铁站资源,在周边地块开发综合商业娱乐中心,打造动感街区;建设枢纽博览园,展示从马车到游艇的各种交通工具,结合园区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上海要构建世界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框架,需要在市域乃至更大范围内思考未来大都市的功能布局,战略性地形成空之间的“多中心多核”发展格局。本着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三角的原则,上海将在对外交通设施、资源、功能服务等方面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建设情况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范围东起外环(环西一大道),西至现铁路外环,北至北宅路、北清公路,南至沪渝高速,总用地面积约26.26平方公里。

交通枢纽规划

虹桥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高速铁路、磁悬浮、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交、民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集中换乘功能。整个交通枢纽的客流量为48万人/日。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机场。第二条跑道和辅助航站楼将建在现有虹桥机场跑道的西侧。整个机场占地约7.47平方公里,规划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日均8万人次)。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约为每年4000万人次(日均12万人次)。

(2)铁路客运站。车站规模按30轨设计,车站占地约43公顷。既有铁路外环线作为货运通道的功能保留,客货分流。铁路设施(包括车站和线路)用地约90公顷。高速铁路客运规模为每年6000万人次,日均16万人次。

(3)长途汽车站。位于火车站和机场之间,发车能力800班次/日,远期年旅客发送量500万人次,平均2.5万人次/日,峰值3.6万人次/日,占地面积约9公顷。

(4)磁悬浮客运站。布局在铁路客运站东侧,按10条线8个站台规模设计,站台长度280米,站台范围内车站宽度约135米。

(5)轨道交通。拟引进2号线、10号线、17号线、原17号线、中低速磁浮线、机场快线4条轨道交通线路,形成“4+2”六线衔接布局。规划轨道交通停车场约60公顷。

搬迁建设涉及约4500户,其中闵行区3000户,长宁区1500户。闵行区和长宁区分别安排了一块安置用地,其中闵行区59公顷,长宁区24.5公顷。

居民和单位的搬迁正在进行中。整个枢纽预计在2010年世博会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包括完成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建设、京沪高速轨道车、四条地铁线与机场快线连接、长途汽车站建设、部分城市信息资源向互联网铁路开放等。

发展规划

虹桥枢纽建成后,预计客流主要来自上海、长三角地区和京沪高铁沿线。一是会吸引大量商务旅客;第二,快速舒适的高铁也会吸引大量的旅游客流。这不仅是上海通往长三角的重要门户,也是上海城市发展黄金走廊由东向西的向西延伸。这对以虹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周边地区的交通、商业、旅游、通讯、物流、信息网络、房地产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宁区

根据长宁“十一五”期间“两区一枢纽”的发展目标,以虹桥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长宁区将重点实施北宅路高架工程、石天路西延工程、仙霞路西延工程。此外,还将加快建设仙霞路西(外环线-SN9路)成100米绿化带,直径400mm污水管和哈密路、剑河路管网调整工程。配合交通枢纽建设,长宁将实施外环绿化带(400米)和外环绿化带(100米)建设。2008年,长宁区还将配合建设轨道交通10号线和11号线。长宁区10号线共设7站,11号线共设1站。2008年,搬迁工作将基本完成,建设单位将加快建设。

长宁区积极引进紧密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物流和企业,以及长三角总部经济企业,避免与周边地区功能重叠。控制地铁2号线、10号线沿线土地存量,积极开发

虹桥枢纽施工现场

会展酒店、宾馆、文化娱乐产业将为长宁提供理想的住宿、休闲、娱乐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区域内大专院校、大厂的功能调整和“三区”联动机遇,共享土地资源,形成合作共赢,特别是对上海钢铁十厂、纺织一厂的功能定位。同时,要考虑并充分发挥上海动物园在休闲娱乐、吸引游客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其周边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数据来源于长宁区规划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对长宁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闵行区

“十一五”期间,闵行区主打“航天闵行、科技闵行、枢纽闵行”品牌。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分别是闵行开发区(占地10平方公里)、紫竹科技园(占地10平方公里)、漕河泾开发区(占地10平方公里)。有钟奇体育中心;规划有13平方公里的太空城(5平方公里)和太空公园(8平方公里)。

2004年7月,闵行区围绕京沪高铁枢纽站(七宝选址时),闵行区发改委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研究京沪高铁枢纽站对闵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04年12月,委托上海知行城市建设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闵行区道路交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咨询报告》。

围绕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闵行区规划了约2.6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发展商务、办公、酒店等服务业。其中,距离机场2-3公里的中春路现代服务产业园80公顷,万科总部经济600亩,外环森林服务产业园500亩,九大行星商务区500亩,莘庄原规划80公顷将用于政府用地转为商业办公工业用地。此外,在王集、华漕、朱寨预留20平方公里的储备用地,待交通枢纽方案进一步细化明确后,再制定该区域的详细发展规划(数据来源于闵行区规划局)。

青浦区

鉴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建设,提前研究编制了《上海西郊(许婧)商务港概念性规划》,规划了靠近交通枢纽的许婧镇胡阿祥路西侧、诸光路东侧地块,占地2500亩(1.67平方公里),建设为“上海西郊(许婧)商务港”,定位为“空铁”联运交通枢纽建设。以发展R&D、会展、结算、设计、信息、中介、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商务中心。,并重点发展总部商务、会展商务、企业运营商务、企业培训商务、国际商务商务等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中心。

青浦区在赵翔地区建设了城郊商贸集聚区,距虹桥机场10公里。总体规划范围4平方公里,前期开发1.5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集商业零售、批发、文化娱乐、服务、餐饮、酒店、写字楼为一体的现代商贸聚集区。香港九龙仓集团与中国安百里集团共同投资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正在建设占地659亩(44公顷)的配套物流平台,包括商业展示交易、会展中心、商务办公、酒店等。占地800-1000亩的世界家居文化村、占地2000亩的日本凤城集团Hello Kitty主题商业娱乐城项目也在规划中(包括商业娱乐、主题公园、商业街、文化广场等。)(数据来自青浦区规划局)。

普陀区

依托金沙江路地铁13号线、大渡河路-古北路轨道交通15号线以及苏州河、长风公园、华师大等优势,规划建设2.2平方公里的长风生态商务区,规划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其中办公、商业、酒店、娱乐设施150万平方米,高档酒店式公寓、老年住宅145万平方米,学校、医院、健身房等公共设施22项整个园区以生态环保名片和高度信息化(数字化)名片为主。计划园区2010年基本完成300万平方米建筑的建设目标(数据来自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开发办)。

嘉定区

紧邻交通枢纽的江桥片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建设为生产性服务基地,主要考虑总部企业、大脑R&D企业、营销结算公司的入驻(数据来自嘉定区发改委)。

集线器功能

各种站云集的“超级站”

上海虹桥火车站

设想中的虹桥枢纽除了具有“in 空的门户”功能外,还是一个“超级车站”(亚洲数一数二)。在这个“车站”中,除了“空作为关口”的功能外,设想中的虹桥枢纽还是一个“超级车站”。在这个“站”里,有很多站,高铁、磁浮、城际列车、城轨、长途高速公交、城市公交。京沪高铁于2010年投入运营。从上海到北京坐高铁只需要5个小时左右。未来至少有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城际铁路等设计时速不低于200公里的铁路经过虹桥枢纽。

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甬客运专线、沪杭磁悬浮铁路四条设计时速不低于200公里的高速铁路,都将以虹桥铁路枢纽站为终点,未来旅客可以在这里实现高铁之间的“零换乘”。其中,设计速度最快的是沪杭磁悬浮铁路,预计总投资350亿元人民币(691025万新元),最高设计时速450公里。项目正在初步设计讨论中!

虹桥枢纽连接着三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海轨道交通),相当一部分公交线路和长途高速公交线路也将在这个“超级车站”中“安家落户”。

根据相关规划,虹桥机场最终将建设两条跑道和两座航站楼,旅客吞吐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势必增加进出虹桥机场的主干道延安路的压力。据市规划部门人士介绍,虹桥枢纽的路网规划和交通组织方案都会考虑这一因素。

交通状况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概念设计工程介绍。该项目距市中心12公里,东起外环线规划红线,西至胡阿祥路,北至北宅路,南至沪青平公路。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是虹桥机场的5.8倍。整个项目包括五个层次。

1.铁路客运专线上海总站(虹桥高铁站):

枢纽图

规划中的虹桥铁路客运站,距离虹桥机场400米,将是京沪高速铁路和沪宁、沪杭城际铁路的专用客运站(无货运),主要用于收发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和城际列车,设32个车道和2个停车场,设计日吞吐量20万人次。建成后,它将是上海最大的车站。

2.机场空 (T1和T2航站楼):

虹桥机场老航站楼改造工程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加长主跑道。2010年前,虹桥机场将建设第二跑道和第二航站楼,使年旅客吞吐量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000万人次。

3.机场快线(磁悬浮):

机场快线是连接虹桥枢纽和浦东国际机场的交通线。虹桥机场新航站楼下规划建设长280米、宽140米的机场快线站。已确定浦东和虹桥机场采用磁悬浮连接,起点为龙阳路,途经世博园区和上海南站,再连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4.城市轨道交通:

确定3条轨道交通线路:2号线(虹桥机场-中山公园-张江高科技园区-川沙新城-浦东国际机场)最快将接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10号线(虹桥机场-古北新区-新天地-老西门-五角场-新江湾城)和13号线(虹桥机场-金沙江路-新客站)也有望在2011年前建成。同时预留两条轨道交通线路。

5.地面公共交通:

计划在铁路客运站东、西广场设置至少30条公交线路和日客运量2.5万人次的长途高速公交站点。

此外,为配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虹桥机场周边将新建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是苏红机场高速(A15),另一条是连接沪宁、沪杭高速的胡阿祥路-中春路高架。

虹桥机场建议行车路线

1.本市郊区和江浙一带的乘客

可通过城市快速路网进入沈海高速G15,走崧泽高架至虹桥枢纽西北出口。

2.本市中心城区虹桥枢纽以北区域的乘客,可通过城市快速路网和外环快速路S20,经长宁路-北宅路接至北宅高架,从虹桥枢纽北口(即翟红高架)进出;也可使用天山西路、仙霞西路等地面道路至齐心路,按相关标志进出;

3.本市中心城区虹桥枢纽以东区域的乘客,可通过城市快速路网,经延安高架-沪渝高速G50进入城区段,从虹桥枢纽南口(即虹宇高架)进出虹桥枢纽;也可经虹桥路-沪青平路至启新路,按相关标志进出。或者根据实时交通信息,选择通过北宅高架,从虹桥枢纽北出口(即翟红高架)进出。

4.本市中心城区虹桥枢纽以南地区的乘客,可通过城市快速路网和外环快速路S20,经曹豹路进入嘉民高架,从虹桥枢纽西南出口(即蹇宏高架)进出虹桥枢纽;也可以通过吴中路、七莘路、虹桥路-沪青平公路。

特别提醒:虹桥枢纽的宏志、宏宇、崧泽、蹇宏等高架道路主要服务于2号航站楼和虹桥火车站的到发交通,不支持过境交通。过境车辆可绕行虹桥枢纽周边的嘉民高架、北宅高架、沪渝高速G50、外环高速S20。

机场扩建

作为虹桥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虹桥机场也将在未来几年内改变面貌。虹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已获中国民用航空局和上海市政府批准。根据调整后的总体规划,虹桥机场最终的规模是建设两条短距离平行跑道,东西两侧是卫星厅两个航站楼。虹桥机场将建设的第二条跑道与第一条跑道的距离仅为360米,这将是世界上距离最近的两条机场跑道。但现有飞行区域调整后,仍可保留“空中巨无霸”空客运A380飞机。

上海机场集团副总裁李德润表示,虹桥和浦东机场未来将根据各自的定位,在上海HNA 空枢纽港建设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虹桥机场将以“点对点”国内支线航线为主,承担公务机、专机和通用飞机的起降。

据了解,2005年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779.75万人次,规划的最终目标将是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这意味着,未来虹桥机场的航班频次将进一步扩大。坐飞机的乘客多了。进出虹桥机场的交通要道延安路高架会不会越来越拥堵?昨日,市规划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在虹桥枢纽的路网规划和交通组织方案中,缓解延安路高架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将是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具体措施暂时不会透露。

改革

候机楼

刚刚启用的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是中国最节能的航站楼。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的技术支持下,航站楼从耗能大户变成了节能先锋。在上海市科委组织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关键技术及应用”专家验收会上,项目负责人表示,2号航站楼配备了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储水罐,更节能的空调制冷冻水直供系统首次投入使用,每年节省运行电量62万千瓦时,节省设备投资1400万元。同时,在西货运站屋顶安装了装机容量为2848千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年均上网电量约277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987吨。

噪音预防设施

新机场跑道的距离、长度和形状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绿色”智慧。第二条跑道将原规划距离1700米的长距离跑道调整为距离365米的中国最近跑道,一举节省7平方公里土地。按照国际通行指标,扩建后的虹桥机场土地利用效率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除了调整间距,设计师还将新跑道的长度控制在3300米,并将跑道入口移动了300米。由此,85分贝以上的噪音区域全部被锁定在机场用地内。也就是说,虹桥机场虽然增加了一条跑道,但并没有增加噪音的影响范围。另外,跑道两侧正好被航站楼包围,无形中又多了一道声屏障,阻止了噪音的扩散。

旁路滑行道

与国内现有机场跑道相比,新跑道南北两端各有两条旁路滑行道通往停机坪。两条看似多余的弧线可以将飞机穿越跑道的次数从每天500至600次减少到128次,最大限度地减少飞机起飞前的滑行和等待时间,减少尾气排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