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日常熟知的歇后语(有关汉字的歇后语)

关于汉字的歇后语(俗称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短小、风趣、生动的句子。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一个谜语,第二部分起“背衬”的作用,像一个谜语,非常自然恰当。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讲前半句,“断”到后半句,你就能理解并猜出其原意,所以叫歇后语。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五千年历史的沧桑沉淀、提炼、凝聚成一门奇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有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思考和启迪,流传千古。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的独特习俗和传统,品味生活,理解哲学,提高智慧。歇后语一般都有深刻的含义。短短的一句话,凝聚了很多智慧,体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

两句歇后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个是逻辑推理,解释部分是前面类比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水仙不开花——假装大蒜

哑巴吃黄连──我说不出我苦不苦。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蝎子,老虎,掀起幕布-露出一只小手。

还有一种谐音歇后语,是在前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增加谐音元素。例如:

鼻孔里的米汤——够了

炸虾-红人(仁)

打鸡毛——勇气(除尘)

豆芽炒虾(虾)-两个不值钱(直)

外甥打灯笼——老样子(舅舅)

孔子的举动-所有的损失(书)

火旗杆-叹息(木炭)

《粪刀》──文(闻)不能,武(武)不能。

一百天不下雨——很长时间(晴天)

坚持剪刀——高才(剪)

师傅,下车——不要(踩)。

我老公扇扇——真难过(我老婆)冷。

空棺葬——墓中无人。

一脚踢翻煤油炉——三把火(火)

大男孩抓住了一周,小男人获得了成功。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蚕豆开花-黑心。

4.到了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狗欺负

8、画蛇添足——多余的动作

9.箭在弦上——必须发出去。

10.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1.大海捞针,无处可寻。

12.从竹篮打水-游戏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当船来到桥上时,它会自己摆正。

15.一只飞蛾扑火自杀了。

100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渴望成功。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浪费蜡。

22.兔子的尾巴不能长。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老太太卖瓜——她自夸。

25、老虎的屁股——不能摸。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的茅草——随风向两边飘落。

30.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3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2.壶里没酒——难留客。

32.张耳·蒙克-困惑。

34.借钱还很容易。

35.猫哭耗子——虚伪。

36、铰链破皮露馅

37.一竿子挑水——一心吊两头。

38.对牛弹琴——徒劳无功

39.八仙的聚会-上帝的聊天

40、霸王敬酒——不做也得做。

41.木板上的钉子不能转动。

42、背鼓上门——求打。

43.一根稻草做一盏灯——粗心大意(核心)

44.竹笋出土——越来越高。

45.用菜刀剁豆腐——两面光

46.头对头,头对头,头对头。

47.山上击鼓——远近闻名(明)

48.一只狗咬了吕洞宾。

49.关公去了麦城——骄傲总是输的。

50.一只铁做的公鸡-一分钱都没有。

51.鸡蛋碰石头。

52.姜太公去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无论你滑到哪里。

54.孔子动了-所有的书。

55.老鼠钻了风箱——两端都暴露在空气中。

56.留在青山里-

57.门下看人——看人低。

58.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

60.骑驴看文字稿——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的心——每个人都知道。

65、外甥打灯笼——老规矩(舅舅)

66、乌龟吃年糕——志在必得。

67.王小二的元旦——一年比一年糟糕。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盲人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抓月亮-空忙。

75.一个学者遇到一个士兵-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顶级。

77.追逐兔子的牛。

78.和尚教道士-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看见哑巴——就不理他们。

81.在铜板上钉铆钉——一个是一个,一个是两个。

82.在巷子里扛一根竹竿——直走。

83.把黄连泡在苦水里——苦不如苦。

84.驴唇不对马嘴——答非所问。

85.把洋葱放在猪鼻子里假装成大象。

86.只有政府官员才被允许放火,人们是不允许点燃的。

87.猪八戒照镜子——里里外外。

88.放风筝坏了——没救了。

89、池塘里的风暴——大事

90、关门盖老鼠——急(挤)死。

91.逆风泛舟——硬撑

92.相互呼应,东北二人转。

93.东洋人戴高帽——装大。

94.在火神殿求雨-走错了门。

95.在鲁班门前玩斧子——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咽下去。

97.阳光下的暴雨-虚假的感觉(晴朗)

98、挂羊头卖狗肉——言不由衷

99.留着胡子过河——太谦虚了

00.唱歌不看歌本——离谱。

你还有其他熟悉的歇后语吗?来分享一下吧。

“歇后语”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朝。所谓“正武休体”(一种“休”体诗),在《旧唐书·郑巴传》中已有提及。然而,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现象,它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比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就是说,羊丢了以后再修羊圈也不迟。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成语的一种。很多群众耳熟能详的幽默生动的句子,可以采用后文隐藏、前文指示的方式,如“在围棋盘上下棋”以示走错路;也可以在正文前后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从常用语中故意省略一个词或半句而形成的幽默话语。通常有两种。1.原歇后语是指省略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也叫“缩略语”。比如《金瓶梅》里,来旺的老婆说“你家第五秋胡戏”,用来影射“老婆”,因为“秋老虎打老婆”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和剧本。有的还用同音字。比如把“岳父”说成“龙头转”,影射“参谋”二字,在这里而不是“张”。2.引申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意思是一句话的后半句可以省略。比如“豆腐扎马尾”,省去了“我举不起来”。有时会用到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老规矩(舅舅)”。

一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在研究歇后语的起源时,还会参考其他相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藏词”一节介绍了歇后语;郭绍虞在《谚语研究》中指出歇后语的起源源于“重复”(一种类似于猜测的形式);在其他书中,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略语”、“俏皮话”等名称都被列出。通过比较,它们中的大多数揭示了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