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虎门销烟”展现了多大的决心(虎门销烟是哪一天开始的)

虎门销毁鸦片始于哪一天(“虎门销毁鸦片”的决心有多大)

1839年6月3日,天气放晴,林则徐把这一天定为卖烟日。4月,广州虎门山脚下搭建的观景台信息资源在网上戒备森严,横幅展示。中午过后,随着林则徐的一声令下,礼炮响起,香烟销售开始。工人们把一箱又一箱的鸦片逐一切开,放进事先挖好的巨大卖烟池,浸泡一段时间,倒入石灰,用铁锄和木耙反复搅拌。卖烟的池子像锅一样沸腾了,所有的鸦片都被侵蚀了。最后一步是工人们打开闸门,将剩余淤泥冲入大海。然后放第二批鸦片,如此循环往复。到日落时,已有170多箱鸦片被销毁。之后,烟熏工作持续了20天。到6月23日,所有19,187箱和2,119袋鸦片已被销毁。

这一历史时刻被永远记录在了历史中。今天,它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上。第一个救济是“虎门剿鸦片”。但近年来,有人认为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虽是壮举,但行动过于仓促,甚至认为林则徐不服从道光帝不准“边上吵架”的命令,对后来的鸦片战争负有责任。这个说法有很多问题。首先,林则徐被指禁烟措施过度。自清政府在虎门销毁鸦片颁布禁烟令至今已有110年。在此之前,所有的措施都是“不过分”,结果有目共睹。

其次,林则徐被指封锁商馆是战争的导火索。但根据清朝的法律,贩卖鸦片要处以充军流放的刑罚,与“转化外人”罪是一样的。按照这个标准,林则徐可以把这些外国商人全部逮捕审问,但实际上林则徐只是把16个大鸦片贩子驱逐出境,没有逮捕和惩罚任何一个英国商人。林则徐的做法不仅不激进,而且非常宽容。虽然林则徐在封杀商馆的过程中重重一击,连英国政府的代表都被抓了起来。但经过调查,似乎所有被封杀的商人都或多或少与鸦片有关。也就是说,基本没有错误(除此之外,只是封锁,没有实施抓捕)。

在天津卖烟,油画

至于指责虎门销毁鸦片过于激进,打破了很多外国人的幻想,包括正义法律,把他们逼到了战争。但现实是,当陆毅以自己的名义把鸦片交给清政府时,它已经成立了。由于陆毅的特殊地位,它转手后,鸦片不再是鸦片商的私货,而是属于英国政府。这样做的险恶用心在于,它可以作为英国未来向中国政府的一个指控,以榨取更多的利益。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林则徐的一系列操作,从封锁商馆到在虎门销毁鸦片,不仅没有不当,而且非常冷静稳健。林则徐在此期间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超越大清律法的过激之处。换句话说,清官依据大清法律处理大清土地上的清国禁烟,而控诉者却以洋人的条条框框作为衡量林则徐禁烟运动的标准。我想知道为什么?特别是他们认为如果虎门没有销毁鸦片,就不会刺激英国发动战争,实际上忽视了盛行“舰炮外交”的英国。当时的清朝没有外交,总是用传统的“天理逻辑”来对待外国人。这是事实。但英国根本谈不上“文明”。完全是用帝国主义的“殖民逻辑”来应对,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在“天体逻辑”中,外国人的反应与未开化的“野蛮人”无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