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大豆异黄酮有什么作用?(大豆异黄酮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的作用(大豆异黄酮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大豆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多酚化合物,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自然界中主要的大豆异黄酮有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元、黄豆苷元、鹰嘴豆A和芒柄花素。大豆和大豆制品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大豆异黄酮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样作用,调节内源性雌激素,故称植物雌激素。

20世纪初,人们发现大豆和其他植物中存在大豆异黄酮。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豆异黄酮被人工提取或合成,并发现了大豆异黄酮的弱雌激素效应。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大豆的东方人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人。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的影响

1.雌激素样活性。大豆异黄酮在体内可以起到雌激素样或拮抗作用,可以起到调节雌激素受体的作用。大豆异黄酮可以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绝经后妇女每日补充大豆或大豆提取物3个月以上,可有效减少潮热次数,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症状。

2.抗氧化作用。大豆异黄酮对抗氧化作用主要包括抑制氧自由基、过氧化氢、DNA氧化损伤和脂质过氧化的产生。

3.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豆异黄酮或代谢物在绝经后妇女中表现出微弱的雌激素效应,并与成骨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基质的产生和分泌以及中骨矿化的过程,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症。

4.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增加雌激素代谢和转化为2-羟基雌酮(一种抗癌产物)而发挥降低乳腺癌风险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抗氧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来抑制癌症的发生发展。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脂肪和胆固醇代谢异常,血脂和胆固醇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大豆异黄酮可通过雌激素样作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食物来源和饮食建议

大豆及豆制品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来源,如豆腐、豆粕、豆腐、豆腐干、豆浆等。

根据大豆异黄酮降低乳腺癌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大豆异黄酮预防绝经前、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乳腺癌的具体推荐值(SPL)为每天55毫克。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大豆异黄酮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剂量一般为每天80毫克。

成人摄入过量大豆异黄酮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水肿、便秘、皮疹等。对于绝经后妇女,大豆异黄酮摄入量的最大耐受量为每天120毫克。对于男性和绝经前女性,目前没有最高限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