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哪个国(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哪个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哪个国家)?

所谓内陆国,又称内陆国家,是指没有海岸线的国家,即被邻国陆地领土包围的国家。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44个内陆国,其中最大的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哈萨克斯坦。鲜为人知的是,哈萨克斯坦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长达1000年。那么,哈萨克斯坦是如何脱离中国的呢?它现在的生存状态如何?

哈萨克斯坦行政区划图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北部,北邻俄罗斯,东邻中国,南接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西临里海。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约272.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人口约1840万,首都为努尔苏丹(原名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生活着140多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约占总人口的65.5%,俄罗斯族约占21.4%。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官方语言为哈萨克语和俄语。

哈萨克人的祖先是先秦时期生活在伊犁河谷和淇河流域的乌孙人、康居人、部分少数民族和月氏人。起初接受匈奴的统治,直到汉武帝打败匈奴,开放西域,才成为中原王朝的附庸。早在西域都护府设立前的汉朝(前60年),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地区就被纳入中国版图长达700多年,直到唐朝因“安史之乱”失去对其的控制。

安度胡夫地图

从8世纪中后期开始,哈萨克斯坦成为大石、吐蕃、突厥、回纥、蒙古等政权角逐、融合的地区。在此期间,一度建立了强大的哈萨克汗国(1456年至1847年,大臣先后隶属准噶尔汗国和清朝)。1737年,清朝灭了准噶尔汗国,大部分哈萨克汗国重新成为中国领土。但清朝统治哈萨克斯坦仅一百多年,1864年被迫割让给俄罗斯。

十月革命后,哈萨克斯坦一度脱离苏俄统治,建立阿拉什自治共和国(1917-1920年),但很快被消灭。1920年8月,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成立,隶属俄罗斯联邦。5年后更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36年加入苏联,获得加盟共和国地位。1991年12月16日,在苏联解体已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哈萨克斯坦忍痛宣布独立,从而成为最后一个脱离苏联独立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作为一个得天独厚的国家,哈萨克斯坦资源极其丰富,完全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就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而言,截至目前,石油储量为128亿吨,天然气1万亿立方米,黄金1900吨,煤炭1767亿吨,铜3450万吨,铅1170万吨,锌2570万吨,铝矾土4.5亿吨,锰6亿吨,铁91亿吨,铬4亿吨,钨200万吨,铀15亿吨。除上述主要矿产外,镍、钴、铼、铍等资源储量也相当丰富,堪称坐拥聚宝盆的国家。

除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哈萨克斯坦还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可耕地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因其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灌溉方便,适宜大规模种植粮棉信息资源等经济作物,如花卉、烟草、葡萄、水果等,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还大量出口到欧美和中国。是亚洲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农业产值约占GDP的10%。此外,哈萨克斯坦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年产量超过23万吨。

哈萨克斯坦油田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哈萨克斯坦能够有效开发和利用好上述资源,如果执政党能够按照常理治国,完全有资格步入中等甚至富裕国家的行列,事实也确实如此。独立前,哈萨克斯坦长期受到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加上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腐败严重、政府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当地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在深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经济改革,分阶段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私有化,努力摆脱过度依赖采矿业(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局面,积极实施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战略。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呈现出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双提升”的态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哈萨克斯坦2019年人均GDP为9731美元(约合68117人民币),属于“中上收入”国家。

努尔苏丹街景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哈萨克斯坦政府有足够的资本加强民生,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的投入。虽然哈萨克斯坦仍存在贫困人口少、文盲、环境污染等问题,但与独立前相比,民生已有很大改善。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9年人类发展指数,哈萨克斯坦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50位,比中国高35位,属于“人类发展水平极高”的国家。对于一个现代化不到30年的落后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奇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