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国家公祭日!(公祭日是什么日子?)

公祭日是什么时候?(国家公祭日!)

“让尸骨沉睡,让鬼魅沉睡,让屠刀变成警钟,把死者的名字刻成历史的榜样,让孩子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哭泣叹息,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传遍世界”。

文|海上乘客

今天(12月13日)是国家公休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至此,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已有7年。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仪式举行。

在今天的公祭仪式上,我们安慰死难的烈士和同胞:“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

在海叔看来,中国的国家公祭日,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成为世界关注的日子。

一个

南京大屠杀太可怕了。尽管大屠杀始于1937年12月13日,残暴的日军还是知道了封锁的消息。从大屠杀开始,他们就不希望外界过多了解当时南京发生的事情,但当时南京的国际正义人士却用他们的相机或笔记录下了南京大屠杀。也就是说,南京大屠杀本身就是一个国际事件,而且不仅仅是中日之间的国际事件。如果不是这些正义之士的正义之举,虽然正义不会缺席,但也很可能是后来。无论是当年的东京审判,还是此后的日本,直到现在,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人很多。有些家伙完全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有些家伙想在强奸,谋杀,卖淫和抢劫的具体数字上作弊,尽可能地计算。

南京大屠杀的主犯松井石根在美国军警的押送下进入法庭受审。

在东京审判的判决书中,南京大屠杀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这个独立单位在判决书中的名称是“南京大屠杀(第49605至49612段)”。判决书第49605段写道:“士兵或士兵个人或三五人一组横扫城市,进行谋杀、强奸、抢劫和纵火。一点军纪都没有。”

玛吉牧师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

日本军国主义者之所以无法否认,是因为铁证如山。其中,有国际友人贡献的证据。例如,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相机拍摄了这一场景。玛吉作为证人出现在东京审判中,他的电影震惊了现场的所有人。

嗜血综合症

2

中国纪念南京大屠杀、祭奠死难者的历史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虽然南京大屠杀的民间记忆并没有消失,但大部分都停留在口头上。包括当时比今天更多的屠杀目击者和见证者。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家庭祭祀遗址

自1994年以来,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方面每年12月13日举行悼念仪式,包括敲响和平钟和敬献花圈。

2014年设立国家公祭日,将这一祭奠仪式上升到国家层面。

奥斯威辛纪念馆

海叔认为,这样的设置是符合世界的。二战后,相关国家每年定期在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等举行国家纪念和公祭活动。从1928年张遇刺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东京审判一直是中国受军国主义之害最深的一次审判。中国人民没有理由不牺牲那些在苦难岁月中死去的同胞。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30万人!

七年前,中国能够启动国家公祭,也是因为中国的发展,让中国有可能更理性地看待这段屈辱的历史。也就是说—

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持,而不是延续仇恨。

中国人民要向国际社会郑重宣示,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定倡导者和有力维护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并愿与各国人民真诚团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共同努力。

12月13日,国家公祭仪式现场,降半旗致哀。

七年了,有些东西还是没变。比如南京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万人坑”的尸骨依然在无声哭泣,但有些人和事确实随着岁月而改变。例如,历史的见证人正在死去——到目前为止,只有73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然而,海叔说,我们不必担心随着长辈的去世而带走历史记录。

现在,我们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祭奠已经七年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也在不断进步,历史的细节只会越来越清晰。

今年的情况和往年有点不一样。新冠肺炎成了全球的疫情,一些本来可以抵达南京参加追悼仪式的海外友人因为疫情原因无法来到现场。但是,他们的心和南京在一起。

约翰·马吉的孙子克里斯·麦咭在国家公祭前,从澳洲墨尔本发了一段视频给南京媒体《现代快报》,表达对和平的期盼,希望世界能早日战胜疫情。他说,“和平让我们感到安宁,也让我时刻保持纯洁。”

克里斯·麦咭给南京媒体现代快报发了一段视频。

海叔觉得克里斯·麦咭的话真正显示了麦咭家族的风格。也可以看出,麻吉家族与南京结缘,友谊长存,绝不会因为一时的疫情而褪色。

回顾过去7年,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德国、荷兰等国数百个侨团在每年国家公祭期间,在五大洲联合举办海外悼念活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与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战争与和平主题博物馆建立了和平友好的馆际关系。中国有关单位曾在丹麦奥胡斯、日本大阪等30多个外国城市举办展览、见证聚会及和平交流活动。

今年7月30日,在国际友谊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感恩义士致敬英雄——花语仪式教育”活动,用花语作品纪念在南京大屠杀的血腥日子里守护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

我们不会忘记过去七年发生的事情-

南京大屠杀档案已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捷克总统泽曼专程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了“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议案。

和平志愿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除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后代争相成为紫金草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外,还有来自美国、韩国、伊朗、巴基斯坦等17个国家的73名新入职的雷锋国际志愿者。也成为和平的传播者和捍卫者。

今天的南京是中国唯一的国际和平城市;《南京市国家公祭保护条例(草案)》在推进国家公祭保护规范化、法制化方面填补了立法空空白;“最全”南京大屠杀同胞埋葬地电子地图上线;《难忘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已进入第四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展示和规范管理方面进行了升级。今后,南京市18所普通高中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将被要求接受“出发前的一课”教育。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静思厅

在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海叔想说,还是要记住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静心厅墙上镌刻的那句话——“让尸骨沉睡,让被害的灵魂长眠,让屠刀变成警钟,把死亡的名字刻成历史的榜样,让孩子不再惊恐,母亲不再哭泣,让战争远离,让和平传遍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