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认识地质年代名称的(地质年代)

地球的历史

大约46亿年前,我出生了。

在之前的《地球史》系列中,我们都知道在我漫长的进化史中,有明显的阶段。

地质学上,为了研究我的地质历史,我划分了从我出生到现代的一系列时间单位,也就是地质年代,以此来表达我自己和生物进化。比如大家都知道侏罗纪时期恐龙统治了地球;地球上生命的爆发发生在寒武纪;人类生活在“新生代”,但“第四纪”冰期给人类的生存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是这些名字的由来是什么,你知道吗?

地质时代的名称

地质单位从大到小分别为世、代、期、代、代和亚代。

其中,最高的地质年代单位为Eon,整个地球演化史可分为:

隐生代

隐生代

由于时间太久,而生物又极其微小柔软,可见的化石所剩无几,生命迹象像是躲藏起来了,所以被称为“隐生代”,又称前寒武纪。

1977年,国际地层学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委会在开普敦召开的第四次会议上将前寒武纪划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并将界线定在25亿年前。因此,隐生代的地质年龄单位已逐渐被放弃,并被划分为三个时期:太古代、元古代。

太古代:46-40亿年前,有创造世界的意思,是地球发展的初始阶段。

太古代:最古老的地质年代,距今40-25亿年,有大量岩石记录,其中只存在原始细菌和藻类。

元古代:25-5410亿年前,是重要的成矿期。这个时期的摇滚唱片很常见。这一时期的生物主要是各种原始细菌和藻类,以及少量的海绵、水母和蠕虫。

显生宙的

显生宙

指的是“能看见生物的年龄”。大约5.4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加速发展,大量高等生物开始出现。动物已经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所以被称为显生宙。大量动植物化石的发现,使我们对这一时期地球的演化历史有了更加清晰和细致的认识,这一时期可以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

意为“远古生物”时代,标志着生物开始大量发展,主要是原始海洋无脊椎动物、原始鱼类、两栖动物、蕨类植物等孢子植物。分为以下六个学科:

寒武纪:5.41-4.854亿年前,“寒武纪”是英国威尔士寒武纪山的名字,这个地质时代的地层最早建立于此。

寒武纪是现代生物学的开始阶段,是地球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地球的大陆特征与今天完全不同。寒武纪常被称为“三叶虫时代”,因为寒武纪岩石中矿化的三叶虫壳比其他类群多。

寒武纪动物化石-三叶虫化石

奥陶纪:4.854-4.438亿年前,地质学家在威尔士首次研究了这个时代的地层。“奥陶纪”是威尔士的一个古老民族,它作为地理层来命名这个地质时代。

志留纪时代:443.8-419.2万年前,研究这一时代的最早地层出露在威尔士边境,那里居住着一个名叫志留纪的英国部落,因此得名。

泥盆纪:4.192亿-3.589亿年前。研究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地层出露于英国泥盆纪郡,因此得名。

石炭纪:3.589亿-2.989亿年前。由于这一时期的地层富含煤层,是地质史上的一个主要造煤时代,因此被地质学家命名为石炭纪。

二叠纪:2.989亿-2.522亿年前。这个时代最早被研究的地层出现在乌拉尔山脉西坡的彼尔姆市。按音译应该是二叠纪,但因为二分法明显,故意翻译成二叠纪。

中生代

“中年生活”时代的特征是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菊石和裸子植物的繁荣。分为以下三个学科:

三叠纪:2.522亿-2.013亿年前。这一时期的地层首先在德国南部得到研究,地层具有明显的三部特征。

侏罗纪:2013年——1.45亿年前。这个时代的地层最早发现于法国和瑞士边境的汝拉山脉,因此得名。侏罗纪早期,因为大灭绝,各种动植物都非常稀少(属于休养生息阶段),但其中,恐龙是陆地的主宰。侏罗纪中后期以后,恐龙成为地球上最繁盛的优势物种,然后统治地球一亿多年,直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巨型山东龙,在山东省地质博物馆展出。

白垩纪:1.45-6.6亿年前,在英吉利海峡北岸,这一时期的地层中产出白色细粒碳酸钙,拉丁语称为Creta,意为白垩,因此得名。

新生代

意为“现代生物学”的时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晚的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非常繁荣。分为以下三个学科:

古近纪:6600-2303万年前,即原第三纪前半段。中文原名早第三纪,后意译为古近纪。

新近纪:2303-258万年前,即原第三纪的后半段。原中文名晚第三纪,后来意译为新近纪。

第四纪:从258万年前到现在,这个名称是意大利地质学家Giovanni Arduino在1759年研究波河流域的沉积作用时首先提出的。1829年,法国地质学家朱尔斯·努瓦勒引用了这个定义。当他研究塞纳河低地的沉积物时,他发现了一层比新近纪更新的地层。这个岩石层一直延伸到地表。

第四纪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个世,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在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经进化到现代的样子。灵长类动物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地质年代学(知道地质年代学的名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