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蒂在哪里?(白蒂市的“白蒂”是谁)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诗《白蒂早生》,诗中“千里江陵犹在心头”,诗中的“白蒂”指的就是白蒂。自三国时期刘备将孤本托付给白蒂以来,白蒂城内外千百年来一直有供奉刘备、诸葛亮等人物的寺庙。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白蒂当地居民选择崇拜刘备而不是“白蒂”?
这就要从“白蒂”的由来说起。所谓“白蒂”,指的是东汉初年在蜀中建立割据势力的公孙述。王莽政权倒台后,他趁机分封四川,定都成都,国号“成亲”。当初公孙述想模仿刘秀自称皇帝的行为,就谎称在紫阳城看到一条白龙在天空中盘旋空,于是公孙述自称“白蒂”,顺便把紫阳城改名为“白蒂城”。
可惜好景不长。公元35年,光武帝刘秀消灭其他割据势力后,派东汉军队从水陆两路进攻成都。公孙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年后,他战败而死,他的“白蒂”梦想也化为乌有。但是公孙述统治四川的时候,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种植了优良的水稻,解决了当地百姓的生计问题。因此,虽然公孙述只是一个“伪皇帝”,但当地人民仍然在白蒂城内建造了公孙述的寺庙和雕像,以纪念这位多灾多难的猛将。
转眼到了三国时期,因为关羽丢了麦城,又被孙权杀死,刘备自然对怒不可遏,于是不顾诸葛亮的劝阻,一意孤行,准备讨伐东吴。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不得不退守白蒂。从那以后,他就变得很脆弱。临终前,刘备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成就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此后,当地人开始修建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堂,供奉这两位三国时期的名人。
从此,公孙述在大约1800年的时间里逐渐被人们遗忘。到了明朝,公孙述的祠堂被公然拆除,因为明朝很多官员都认为公孙述是“僭尊”,根本不配有祭拜的权利。时至今日,公孙述作为一个名声不好的皇帝,早已被遗忘在历法浩瀚历史海洋中。白蒂城内只有刘备和诸葛亮的雕像享受祭祀,创造了“白蒂城没有白蒂”的奇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