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游泳(孩子学游泳必读给家长看!)
炎炎夏日,跳进清凉的泳池畅游一番,应该是很多人夏天的首选。因为孩子们生性活泼,喜欢在水里玩耍,游泳成了他们的最爱。
近年来,游泳场馆在全国遍地开花。每到暑假,很多家长都会送孩子去学游泳。游泳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的体型匀称健美,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提高孩子的耐寒能力和抗病能力,最重要的是掌握一项生存技能。
但不容忽视的是,游泳还是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为每年暑假也是孩子溺水的高发期。对此,我认为,孩子在学习游泳的时候,不能只关注自己一口气能游多少米,家长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学会自救才是最终目的。
说到学游泳,很多家长最大的疑惑就是,学游泳的最佳年龄是几岁?从运动员的选拔来看,4.5岁是最佳年龄,普通孩子可以放宽到5岁(但夏季招生一般以8岁及以上为重点)。“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动作的模仿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很好的理解教练的意图。”
学游泳的孩子和成人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年龄小,大部分孩子不那么怕水,身体柔软有弹性。因此,他们学游泳往往比成年人容易。但另一方面,教孩子学东西也不能太复杂,教学要有系统性。有经验的教练会把教学分成几个教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比如有的孩子刚开始学游泳会害怕。可以让教练把他们抱在水里,让他们的头露出水面,让他们慢慢体会水对他们身体的压力。他们还可以抱着孩子在水中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并向他们的脸上和头上泼水。只有当他们完全不怕水的时候,他们才能进行行动教学。有些人的教学方法很粗暴,有些严厉的教练会强迫孩子入水学习更好,以为“多喝几口水,让孩子不偷懒”。甚至在新闻报道中,还出现过“教练”直接踢刚学会但不想下水的孩子的恶劣事件。
个人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可取。“很多孩子会更怕水,不喜欢游泳。所以有经验的教练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让孩子对游泳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游泳,他们才能在未来对游泳保持长期的兴趣,并使之成为终身的运动。”
目前国内游泳培训班很多,但具有教学资质的游泳教练很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学了几天就能游几十米,很开心。但其实这种游泳只能算是玩水。如果你真的会游泳,你必须掌握你的游泳技巧。父母有时会很困惑。如何选择教练?给你几个建议:
首先看资质,看教练都取得了什么教学资质,比如救生员证、社会指导员证、教师资格证等。
第二,看游泳风格,看教练的游泳动作是否标准。当然也有例外。一些教练不会游泳的世界著名游泳运动员。
第三,看成绩,看教练的学生达到了什么水平。
4.多问多咨询身边学过游泳或者孩子学过游泳的同事朋友。
当然,在送孩子去学游泳之前,除了要给孩子选择一个好的教练之外,还要牢记以下几点:
1、培养孩子的危险意识
南方夏天长,河流多,所以有的孩子学了几天游泳就会去河湖游泳。其实这是很危险的。由于开放水域的水流和水深与游泳池有很大不同,有些河流看似平静,但由于水下隐藏着漩涡,可能一入水就被漩涡卷走。有些地方看起来很浅,但如果从高处贸然下潜,就会出现头部撞击硬物导致的脑外伤甚至死亡。而且即使大人有时候就在身边,大人也不懂得自救或者救人,下水救人往往会酿成更大的悲剧。
在这一点上,我想建议大家,最好把孩子送到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练那里去学习游泳,因为首先他们有国家体育总局和人社部颁发的教练员证;其次,他们教科学,教学场地也比较正规,会有救生员随时待命,保证安全。
也提醒家长,如果在室外游泳池学游泳,最好在上午11点前和下午5点后下水,这样可以避免水的晒伤和眩光,让孩子在更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游泳。因为孩子体力有限,不要在水里待太久。当他们感到疲倦或不舒服时,应立即带孩子上岸。
另外,夏天,孩子出汗时不要马上入池。他们要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等毛孔收缩后再入池。“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从小教给孩子,不仅能保护他们幼小的身心不受伤害,还能让他们终生自觉地以科学健身的方式锻炼身体,终身受益。”
2.动作到位后下水。
因为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原因,教他们游泳需要很多技巧。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游泳班在收了钱的情况下,一定要保证孩子在上课期间学会游泳。“其实每个孩子的运动能力都不一样,不可能保证100%的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学会。”一般情况下,5岁的孩子需要上25节课才能真正学会游泳。宣称“3天套餐会”“10节课后50米游泳”的宣传,大多是针对8岁以上的学生。“因为孩子体能有限,一节课不能安排太久,一般75-90分钟比较合适。而且,教孩子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
所以在下水游泳之前,有经验的教练会教孩子养成先做准备活动的习惯,锻炼四肢,既可以热身,也可以复习动作。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学游泳时经常在岸上动胳膊拉腿,就是不下水,就很焦虑,认为教学过程太慢太枯燥。其实这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因为只有孩子学会了手的动作和腿的动作,才能学会在水中呼吸;孩子学会呼吸和手脚并用后,就可以慢慢掌握动作,逐步提高。
3、抽筋无法预防。
很多人认为抽筋仅仅是疲劳等生理因素造成的。其实孩子刚开始学游泳的时候,肯定是紧张害怕的,而且水太冷或者泡太久也会抽筋。
游泳前,先在孩子的四肢上倒些水,做足够的活动,慢慢入水适应水温,同时刻意控制呼吸。事实上,抽筋是游泳中常见的情况,尤其是在水中浸泡太久后,寒冷和疲劳很容易导致肌肉过于紧张而抽筋。遇到下肢抽筋时,要冷静,不要慌张。最好让孩子马上上岸,在抽筋的部位热敷,轻轻按摩。
4、恶心呕吐不是小问题。
游泳过程中,难免进水,如果鼻子被脏水呛到,就会恶心呕吐。虽然一点点不适不会造成意外,但会让孩子心理上排斥游泳。所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要尽快上岸,然后用手指按中脘、内关穴。如果你有任丹,你也可以包含一个。等孩子头脑冷静了,再下水。
5.耳鼻喉有一个很好的方法。
可采用以下引流方法,使耳朵进水或使鼻子窒息:1。将头偏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耳垂,同腿单脚跳。2.手掌对准耳道,用手紧紧压住耳朵,左耳入水时将头向左倾斜,然后迅速移开手,水就吸出来了。3.将无菌棉签放入耳道内,吸出水。
6.注意身体上的疼痛。
游泳时,孩子通常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疼痛。这不是因为孩子被惯坏了,而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胸痛可能是因为孩子不能适应水中的压力,可以用力按压胸部,等好一点再上岸。腹痛可能是受不了水中的低温。孩子要马上上岸,最好让他们喝点热饮或热汤,保持身体温暖。头痛是由于呛水或体寒引起的供血不足和暂时性脑血管痉挛。这时候用拇指在头上的百会穴、太阳穴、列确穴摩擦,然后用热毛巾敷头,喝一杯热水,就可以好起来了。
夏天是游泳的旺季。请在享受游泳的同时了解游泳中的常见问题。让我们保护孩子,让他们掌握一门技能,同时也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些别的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