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十二宫的顺序(根据什么规则)
无论是在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询问女性的年龄都被认为是非常无礼的行为,而且即使被问,被问者也会守口如瓶,让提问者自讨没趣。
但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语境下,这种尴尬,只要稍加思考,完全可以解决。当一个年轻人遇到他喜欢的女孩时,他们一见钟情,聊得很开心。当小伙子想知道对方的年龄时,可以问:你是什么星座的?
然后根据民间文化中12生肖的排列顺序,就可以完全搞清楚对方的年龄。毕竟人的脸上总是带着岁月的痕迹,12岁的人的面部生理特征完全可以显示出确切的年龄。当一个24岁的女孩和一个36岁的女人站在一起,很容易从脸上看出谁大谁小。
12生肖,也叫12生肖,是典型的中国民俗文化,用12种动物对应一个人的出生年份。当一个人出生在相应的本命年,他的生肖就是这个动物。比如今年是2020年,是12生肖中的鼠年。今年出生的人属鼠。
2生肖工笔画
十二生肖是怎么产生的?当代著名学者刘耀翰先生(1922-2012)通过大量考证,认为十二生肖的形成与原始社会的动物图腾崇拜有关,因为这些动物是华夏先民最早接触和征服的,图腾崇拜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流传了至少五千年。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崇拜强者的心理。在原始社会,中国先民对自然科学的认知水平非常有限,生产力和防御都很低。面对那些强大的动物或自然现象,他们不禁感到敬畏和感激,并把它们视为自己的守护者或祖先。
敬畏的原因是这些动物相当厉害,比如龙、虎、蛇、鼠等。人类在与他们相处的时候,很难战胜他们,经常遭受他们的伤害和骚扰,所以会害怕他们,把害怕变成崇拜,期待他们给自己力量,像他们一样强大。
感恩之情是由于原始人经过长期征服,逐渐驯化了一些草食动物,依靠饲养使其不断繁衍,为人们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避免了人们依靠狩猎和采集获取食物的不确定因素,加速了出于对牛、羊、鸡、狗、猪、马等草食动物的感恩而产生的图腾崇拜的形成。
中国十二生肖画(齐白石作品)
无论是出于恐惧还是出于感激,在原始人有了图腾崇拜之后,逐渐成为意识中的一种精神信仰。每当农闲时,所有的部落成员都会采取空组织盛大的活动来祭拜这些动物,祈求它们保佑自己丰收、平安、健康。
中国祖先崇拜龙虎,印度人崇拜蛇鹰,古罗马人崇拜母狼,俄罗斯人崇拜熊,非洲很多民族崇拜狮子。这些文化现象是图腾崇拜的具体表现。
十二生肖的文化现象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其中,《诗经·潇雅·吉日》中有几首诗:吉日·魏武,既博又祷。猎车已备,四马高。开上土丘,赶走群首。武庚幸运日,猎马已经选好了。寻找野生动物的聚集地,鹿群堪称奇。将野兽从画中移除,到达皇帝的射击区域。这些诗句被认为是汉字诞生以来最早的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文字记录。
12生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记载详细。毫无疑问,出自东汉(27-97年)思想家论衡,写于卷三《事:
尹牧也,其鸟虎也;掘土也,其禽犬也;丑的不是土,丑的是鸟和牛,不是鸟和羊。木胜土,所以狗牛羊都是老虎伺候的。海水也,其鸟貘也;第三火也,其鸟蛇也;也是水,其鸟鼠也是水;午时亦火,其鸟马也...也是午马,鼠,鸡,兔。水胜火,老鼠为什么不追马?金圣木,小鸡为什么不啄兔子?亥剑也,非羊也,丑牛也。胜水,牛羊为什么不杀貘?蛇也,猴也。蛇为什么不吃猕猴?
五行
这段话把十二生肖描述为“阴阳五行”,主要用来记录年份。和我们今天说的12生肖区别不大。在王充之后,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甚至文学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天文学、占星术、占卜术、理学、佛教等诸多学科中对十二生肖进行了阐释,进一步丰富了十二生肖的文化内涵,最终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丰富的民间文化。
了解了十二生肖的形成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十二生肖的顺序是怎么来的。
黄道十二宫的顺序很有意思。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轻松说出顺序:鼠大、牛二、虎三、兔四、龙五、蛇六、马七、羊八、猴九、鸡十、狗十一、猪十二。
12种动物中,有威猛霸气的龙虎,也有威猛健壮的牛马,还有灵活多变的猴子兔子。甚至鸡、狗、羊、猪等动物的体型、胆量、气势都比老鼠大得多。为什么一只叫嚣着各种害人无利的老鼠能占据主导地位?很难理解。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序,有民间说法,也有科学理论,两者都有很多支持者。
民俗学以“民俗学”为主。
科学理论主要包括“动物习性理论”。
齐白石老鼠
“民间传说”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个故事几乎每个人都能讲得绘声绘色,故事大致如下。
据说天宫会从众多动物中挑选出12名优秀的宫廷侍卫,通过比赛选拔。很多动物跃跃欲试,准备报名参赛。
因为猫是夜行动物,大白天总是昏昏欲睡,没时间报名,所以委托它的好朋友老鼠自己报名。老鼠心想:猫的实力这么强,你要是报名参加,岂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结果老鼠表现不好,故意不给猫注册。后来猫自然失去了竞争的机会,没有进入十二生肖的排名。从此,猫讨厌老鼠,它们成了一对著名的敌人。
比赛中,所有动物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向冠军冲刺。但比赛过程毕竟漫长而艰辛,黄牛在冲刺阶段一直名列前茅,靠的就是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当老鼠看到这一幕时,它加快了脚步,跳到了牛的背上。在接近终点线的一瞬间,老鼠利用力量推动,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就这样,老鼠靠聪明获得了第一名,公牛不幸屈居第二。
显然,“民间故事”更像是神话文学的加工,反映的是普通人的美好愿望,不能作为十二生肖排序的依据。
三圣王和五贤帝——中国远古时代的传奇统治者
《动物习性》是根据12种动物的活动习性和性情特点进行排名的。
聪明的中国祖先,通过长期观察天象,早在黄三(帝、黄帝、黄仁)的远古时代,据说就由帝家总结出了十天干十二地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仁、桂,十二地支是:子、丑、阴、毛。古人将天干地支相互结合,发明了“干支纪元法”,用来记录年、月、时的顺序,以60年为一个时间单位。这种方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在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领域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到了西周,古代历法已经相当发达,人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即子时、丑时、印石、石矛、陈石、施思、正午、卫时、尤时、虚时、石海。现在的24小时制是这样的:早上23-1点,凌晨1-3点,晚上3-5点,早上5-7点,早上7-9点,早上9-11点,下午11-13点,早上13点。
之所以把子时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们遵循“古历分日,从上半日开始”的原则。在古人眼中,子时是阴阳交替之时,是一天的中心,既是一天的起点,也是一天的终点。因此,我们把子时周围的十二个时辰划分出来。现代人把0: 24作为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完全参照古代历法的划分。
田黄
从时间节点来看,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基本上是在同一时期产生的。除此之外,它们所表示的数字是相等的,它们都具有记录时间的功能,并且有许多内在联系。当它们相遇时,自然会发生化学变化,进化出新的文化体系。
其实古人真的把地球的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联系起来了。它基于太阳的规律性、天空的明暗变化的和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对应,从中发现了许多自然规律,也更好地了解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小时(23-1点)是老鼠最活跃的时候,因为老鼠往往在这个时候伺机外出,盘算着如何搜寻食物,好好吃一顿。
丑(1-3点)是牛反刍或吃夜草的时间。为了更好地消化,牛要把白天吃的草料反刍到嘴里,然后慢慢咀嚼,帮助肠胃吸收营养,为白天工作积蓄力量。
印石(3-5点)是夜间活动的老虎喜欢炫耀的时候。老虎经常在这个时候在山里吼叫。
黎明时分(5-7点),兔子从窝里跑出来,啃沾了露水的草,是一大享受。
7点(7-9点)初升的太阳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据说龙会在雾气中产生幻觉。
午夜时分(9-11点),太阳温度适中时,蛇会爬出洞穴晒太阳,为身体吸收一些热量。
十二地支和十二星座
中午(11-13点),烈日炎炎,让人坐立不安。有一匹红鬃马,脾气暴躁,就像烈日一样,让人难以驯服。
之前(13-15),太阳暴晒后,草地上的露水干了,是牧羊的最佳时间。因为羊的肠胃太娇嫩,吃带露水的草容易拉肚子。
申(15-17)时,太阳渐渐西去,不再那么热了。猴子喜欢在这个时候出来在树枝间玩耍。
17: 00-19: 00太阳即将落山,天色渐暗。天黑后,鸡会变成夜盲症,同时会被一些野兽猎杀。所以鸡在这个时候会被主人赶回窝里。
19点(19-21点)天就黑了,古人一般在这个时候准备休息。休息前,狗狗会对屋前屋后进行巡查,消除安全隐患。在检查的时候,狗狗会一边帮主人检查一边吠叫,看起来像是人类的好朋友。
午夜时分(21-23点),人已经睡着了,猪这个时候会因为饥饿把猪槽拱得叮当响。主人听到响声就会起来喂猪,有助于猪的育肥。
古人结合“阴阳五行”将世间绝大多数物质分为阴阳两属,少数分为阴阳平衡。比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五行”为金、木、水、火、土,木火为阳,金、水为阴,土为阴阳平衡。
齐白石老鼠
同样,各种动物也分阴阳,规则是根据一只脚的动物的爪子或蹄子的数量来划分的。偶爪或偶蹄的动物对应阴支,奇爪或奇蹄的动物对应阳支。
在十二生肖中,牛、兔、羊、鸡、猪的蹄或爪为偶数,蛇的脚为极阴,它们在十二生肖中的顺序为偶数。因此,这六种动物被列为阴支。
虎、龙、马、猴、狗的爪或蹄都是奇数,在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上也是奇数,所以对应阳支。
然而,老鼠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有特殊数量的爪子。它的前肢是四爪,对应阴支,后肢是五爪,对应阳支,横跨阴阳两属,属于阴阳平衡的动物。
在古代的生态理论中,阴阳平衡被认为是最和谐、最健康、最有活力的状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突出。这一理论进一步放大了老鼠在12生肖中的位置,加上“古历下半日始”的说法,老鼠自然排在12生肖之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相信“动物习性”关于十二生肖排序的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