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时间已确定(30个省份已确定秋季开学时间)
8月2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秋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情况。
新学期伊始,各省及相关高校秋季开学工作如何安排?让我们来看看:
各地高校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形势、春季学期教学进度和暑假时间,科学确定秋季开学时间。30个省份全部或部分城市确定秋季开学,中小学、幼儿园9月1日前后开学,与往年大致持平。学校根据新老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地域,8月下旬至9月分批开学。
根据更新版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各地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开学工作方案,促进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正常、安全”恢复。错时开学,分批高峰。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等地根据生源结构、教育教学需求和区域防控水平等特点,科学合理确定学生返校批次和具体时间。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中,8月底前有49所首批学生返校,9月初有24所首批学生返校,9月中下旬有2所首批学生返校。细化新生报到安排。山西引导高校积极与铁路部门联系,协调专列或专用车厢,做好集中接机工作。东北师范大学通过“东师E战疫情”微信小程序实施“人盯人”措施,在返校前14天准确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和近期出行情况。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总结北京春季学期网上教学、防控的经验和做法,为秋季学期网上、网下教学做好准备。要求山东各地科学制定并有序实施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制定疫情紧急情况下的教育教学组织方案,确保线上线下即时切换、无缝衔接。
以及各地相关高校要严格落实“防投入、防反弹、防突发、防懈怠”的要求,在开学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防控夏季疫情。在北京和上海的暑假期间,将暂停军训、夏令营、社会实践和其他聚会活动。安徽、四川、广西等地发布了《致家长书》,指导家长配合开展假期体育锻炼、近视防控等工作。加强对重点群体的管理。云南、广西将边境地区学校作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人员分类管理。重庆大学要求来自或在经过中国中高风险区后14天内的师生员工,在来重庆前7天内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报到;如果没有,到达重庆后在学校集中隔离观察区进行核酸检测。加强校园日常管理。北京市中小学采取单元管理模式,以班级为单位,尽量减少跨年级交叉。山东实行相对封闭的校园管理,加强对外来销售、配送、快递人员的核查、登记和管理,合理设置快递点,划定校园活动路线。武汉大学建立了学生健康监测网络,实行晨午检制度、上课考勤制度和迟到考勤制度。
以及各地相关高校坚持底线思维,制定完善本地学校应急预案,成立工作小组,加强人员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急能力。完善应急机制。黑龙江、湖北等地加强了与当地卫生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形成了“点对点”的合作机制、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北京化工大学与属地相关部门合作,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建立健全了救治、转诊、转院的应对机制。加强疫情应急演练。黑龙江要求学校开学前组织实地演练,开展漏洞短板大排查。演练开学后聚集性疫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做到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关键岗位人员掌握应急处置程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在开学前开展全流程、全要素演练,开学后开展全员应急演练。东南大学在各校区校门、宿舍等重点区域成立了工作组,严格进行审核和应急处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以及各地相关高校精心组织师生上“开学第一课”,传授传染病防控知识,训练防护技能,提高师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及各地相关高校积极推动学生返校。压实疫情防控责任。辽宁成立16个督导组,采取“双随机”、网络动态监控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开展专项检查,将责任层层压实到位。海南、广西加强校园巡逻和校园监控,实行24小时轮换制。在校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求安徽学校集中垃圾分类处理,定点投放废弃口罩。华中科技大学在开学前对校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对教学、科研、实验、体育场馆等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各地及相关高校要加强防疫物资的调配,切实保证学校有充足的防疫物资储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