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怎么来的?)
一般来说,外来污染物进入土壤,就认为发生了“土壤污染”。但由于土壤通常对外来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附固定能力、化学氧化还原功能和土壤微生物分解功能,可以缓冲外来污染物造成的危害,降低外来污染物进入自然生态的风险。只有当外来污染超过土壤自净负荷时,才会成为土壤污染。因此,我国环保部指出,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土壤质量恶化,进而使农作物中的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土壤污染。
有很多种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环境。一般可以认为,土壤环境中的污染信息资源应该包括自然界存在的几乎所有物质。我们通常把那些输入土壤环境中,能够影响土壤环境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生物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称为土壤污染物。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土壤污染物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
1.无机污染物
污染土壤环境的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汞、镉、铅、铬、铜、锌、镍和非金属砷和硒等。)、放射性元素(锶-90、铯-137等。)、氰化物、酸、碱等。其中,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危害最为严重。
2.有机污染物
污染土壤环境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合成有机农药、有机溶剂、石油烃、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和二恶英。
3.土壤污染的来源和途径
中国耕地施肥统计
4.土壤污染特征
5.利用分析中国土壤污染现状
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统计
6.当前中国土壤污染概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