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三晋名人尉迟恭)简介
隋末唐初的名将
尉迟恭
尉迟恭(585 -658年12月26日),湖北武公,朔州平陆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将军武侯,封为鄂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憨厚勇敢善战,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吴门之变,助夺位。晚年谢客不往来,咸庆三年(658)卒。唐高宗弃朝三日,书赠并州太守司徒,谥号“忠勇”,与昭陵合葬。
尉迟恭被后人尊为民间驱邪祈福的门神。传说它的脸像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景德饰)和秦(秦琼饰)是“门神”的原型。
传记
尉迟恭年轻的时候,趁热打铁成就了一番事业。在杨迪伟大事业的末期,尉迟恭加入了高阳的军队,被称为武勇,他厌倦了教医生分散在朝鲜。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刘武周起兵,以尉迟恭为大将军,随南侵,先后陷入晋、越两国。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攻克刘武周,尉迟恭、荀相举投降。李世民大喜,赐宋筵,引右军出战。
吴门之变后,尉迟恭助夺取皇位,与杜如晦、无忌、尉迟恭、侯并列第一。尉迟敬德被封为吴公,拜为武侯右将军,实封一千三百户。
尉迟恭性情憨厚,以功德为荣。他与朝廷的宰相不和。后来做了香洲总督,迁同州刺史。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被授予英雄称号,可世袭刺史。书拜尉迟敬德为宣州刺史,改为鄂侯爷。之后历任(罗炽交州,今陕西富县)和(吕,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刺史。关震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尉迟恭要求回家养老。25日,朝廷任命尉迟恭为开福义同三司,五日上朝。
清朝三年(公元658年),尉迟恭在家中去世,享年74岁。为此,唐高宗弃朝三天,并让北京五项以上官员出席吊唁。同时,书中呈现尉迟恭为司徒并州总督,人称“忠勇”,赐东园一秘器。赐班鉴、玉宝,主张葬昭陵(唐太宗陵园,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批评
价格
成功
一…就…
尉迟恭是唐初的一位将军,自加入以来,他凭借高超的武艺,多次冒险救于危难之中,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玄武门事件中,李元吉不仅被杀,而且李世民的命也保住了。还有,高祖下令全军归李世民指挥,内外有定,可谓力挽狂澜。同时,尉迟恭还具有深远的洞察力。比如玄武门事件后,他主张释放、不杀太子的党羽。这一举措迅速缓和了内部矛盾,同时为李世民保留了一大批像魏徵这样的栋梁之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没有尉迟恭,就没有李世民,就没有后唐。在性格上,尉迟恭是憨厚的。自从回到李世民,他从来没有二心,为他赴汤蹈火。在拒绝娶公主的情况下,表现出更多的高贵品质。正因为如此,后人把他当了门神,绘画一直流传至今。自负虽然是尉迟恭的缺点,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头脑简单,做事无心。
关震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在灵岩阁为二十四位英雄画像,均为真人大小,其中尉迟恭位列第七;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对64位古代名士进行追祀,并设立寺庙供其饮酒享用,其中包括“唐代武侯将军尉迟敬德”的;到了宣和五年(1123年),按照唐朝的惯例,宋室为古代名人设庙,其中72位名人也包括尉迟恭。北宋所作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尉迟恭也在其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