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六大矛盾特征)
为什么我们经常说青春期的孩子很难相处?
因为他恰好处于心理发展的矛盾期。第一个矛盾是独立和依赖的矛盾。核心来自于青春期孩子越来越强的独立意识。我们之前讲过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一次是两到三岁,第二次是青春期。到了青春期,我想给自己更多空的时间,我想离开父母。当他想独立的时候,也发现自己能力不多。做了一些事情之后,对自己不满意。我发现我以为很多事情我都能做好,其实我都没做好。我仍然需要依靠我的父母。有时候他们在物质上,能力上,心理上都依赖父母。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正在加强和发展,但心智还不成熟。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有时候孩子会告诉父母这不关他们的事。父母给他建议,就觉得父母唠叨,不相信他。但是我发现在做的过程中,我可能做不到,最后的结果也不是很好。其实我真的很需要父母的帮助。这延伸了心理发展的第二个特征,成年感和幼稚感的矛盾。成人感是通过生理发育,如身体形态的发育:身高、体重、头面等。,让孩子大幅增加成人感。孩子开始觉得自己和大人没什么区别。他们和成年人一样高。我能做很多成年人能做的事情。大人知道很多东西,我也懂。但是,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我发现虽然我在身体上慢慢变成了一个成年人,但是心智上的成熟到现在还是没有,很多时候会被外界判断为幼稚。这个时候,我的孩子会很矛盾,很纠结。
心理发展的第三个矛盾特征是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矛盾。什么是开放?我们之前说过,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别需要陪伴。孩子进入中学后,人际关系压力变大,渴望在很多群体中敞开心扉,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可以称之为兄弟或闺蜜的团结友谊。但是,青春期也是正常的锁定期,孩子在这个阶段会自己思考一些事情。孩子不打开,对不满意就想一个人呆着。回家后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屋里,锁上门不让别人进来,不想和别人说话。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不会轻易求助。遇到困难,他会思考如何解决,总结自己做的对与错。这是一个孩子正常的必经阶段。他经常封闭自己的思想,更容易滋生抑郁情绪。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经常和青春期的孩子聊天,发现他们真的什么都懂,不需要父母评价。我问孩子:“你觉得你这学期为什么没考好?”“为什么这学期你的成绩退步了?”“这件事你怎么看?”孩子能说得很清楚。这一定得益于孩子的锁定阶段,孩子可以自己总结和琢磨。
开放的孩子特别想敞开心扉,有时候孩子也想和父母聊聊天,但是为什么最后还是说不出来?孩子担心和父母聊天时,父母会唠叨,会控制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又被当孩子了。在青春期的这个阶段,和朋友公开聊天可能会有风险,朋友圈变成了两三个人的小圈子。
心理发展的第四个特点是渴望抑郁。青春期后,孩子特别渴望与异性交往。无论是我们家长的控制,还是学校的管理,孩子在很多环境下都会感到压抑。我有一个学生在河北某著名私立中学读书。中学规定男女生几乎不能说话。他们唯一能说话的地方是教室,不允许坐在一张桌子上。只要离开教室,男生女生就不能并排说话。一旦并肩交谈,班主任会立即拍照。比如第一次可能会给警告,第二次会要求家长上课等类似的处罚。青春期的男女友谊,如果两个人走得很近,同学可能会说女生喜欢男生,或者男生在追女生。所以我们的很多环境真的会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加抑郁。渴望与异性交往的男生可能会有谈恋爱的想法,因为这个阶段真的是心理性意识的觉醒期。
心理发展的第五个矛盾特征是自制力和冲动性。我们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冲动,这可能是由于生理激素的分泌。冲动不是青春期孩子的本来愿望。他们想控制冲动,而不是冲动。他们本来是想提高自制力的,结果可能更冲动了。比如孩子和父母吵架后,孩子会后悔吗?孩子也一定会后悔,会内疚。如果孩子和学校的同学打架,孩子会反省吗?他会反省自己,但是冲动的时候,不容易控制激素分泌,所以头脑发热,容易冲动。
我们知道,所有青春期的孩子都精力过剩,身体里有一股野性的力量,很容易让他们冲动不安。
这个阶段的孩子真的很想控制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比如很多孩子联系我聊天,说老师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和目标,但是有时候自己也控制不住,总是做不好。孩子心里其实知道很多,也知道学习很重要。他们也知道这学期怎么学。可能是自制力比较差,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比较困难。
第六个心理矛盾是什么?是幻想和现实。孩子总是幻想自己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要上什么样的大学,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幻想很多,但现实真的很难,学习和人际交往压力很大。孩子会在幻想和现实之间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现在的孩子靠手机平衡,陷入了手机的游戏世界,或者网络小说的世界。在游戏故事中,他们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在其中他们忘记了压力,满足了幻想。每天都在现实和幻想之间徘徊,孩子很难迷茫,所以孩子更容易沉迷网络。
我们的父母应该怎么做?我们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每天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生理需求,尤其是心理需求,然后就知道怎么做了。比如独立和依赖,孩子说我不需要你的照顾。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就独立了。然后我们说,“是的...好吧……”“我不管你,我看你能怎么办。”当然不是。心里知道孩子想做好,是很好的表现,但孩子可能也需要依靠父母。你能说什么?你说:“儿子,妈妈相信你能做好。如果过程中需要妈妈帮忙,可以告诉妈妈,好吗?你领路,妈妈可以帮你。”
面对孩子成年感和童心的特点,尊重孩子的平等交流,在孩子不想说话的时候给孩子空。相处的时候要听孩子的,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面对孩子的渴求和压抑,帮助孩子理解与异性交流的自制力冲动。帮助孩子提高自制力,容忍孩子冲动时的幻想和迷茫。我们坚持带孩子去寻找学习的动力,帮助孩子越来越明确自己的长远目标。
这是我第一次总结我们作为父母的核心任务。核心任务是满足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我相信我们大部分的父母都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家长最担心的是满足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不是我们不想满足,而是我们不懂孩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