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万园之园: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属于清代皇家三山五园之一。它原本是康熙赐给四皇子尹真的范赐园,但并不是管制最严的园林。四皇子尹真继位后,1724年开始正式扩建圆明园,圆明园的规格也升级到皇室最高规格。
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扩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建造大宫门和在原来的办公花园南部的宫殿区。其次,在原园的东、西、北三个方向修建水系和各种水榭。这个地区主要用于休闲。三是修复,建设福海及其周边配套建筑小区。因此,不难看出,圆明园是一座能够满足皇帝办公和休闲居住需要的皇家园林,总面积约3000亩。它是一座融合了南北风格和中外建筑特色的平面水景园林。
西楼遗址位于圆明园东北角,是中国首次仿欧式园林。由歇气曲、黄花阵、鸟笼、方貌、海晏堂、袁颖寺、大水法、水关法、线法山、线法画等十余座西式建筑和院落组成。规划始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达二十四年(1759年)。由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米歇尔·伯努瓦、王志成等人设计,中国工匠建造。建筑形式为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的“巴洛克”风格,园林形式为“雷诺特”风格。
今天主要拍的是西楼的现场。圆明园这个景点的门票另售。门票15元,比圆明园门票贵5元。
西部建筑遗址分布在一个从东到西的狭窄区域,从北到南很浅。午后,西方夕阳的余晖投射在建筑废墟上,有种说不出的悲壮与苍凉。那些沉默的巨石杂乱地躺在干草中,就像战败的勇士。
圆明园已经被盗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860年10月6日,这可以说是北京最美的秋天。然而,在如此美好的季节,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宫门,20多名技艺高超的太监都未能抵抗。园林管理部长文峰投福海自尽。10月7日,经过两天的疯狂抢掠和破坏,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据清代史料记载,当时仅在圆明园陈列和库存的大小欧洲钟表就有441件,灾后仅存一件信息资源联网钟。事后,1197件失物被土匪抢走,“被侵略军遗弃”,充其量只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进圆明园放火。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烟云长时间笼罩北京。这个独一无二的园林杰作被一起烧掉了。事后,据清朝官方调查,偌大的圆明三园,仅存二三十座庙、亭、殿、官门、值班室等建筑,但多门窗不齐,内部陈设及几案被洗劫一空。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漪园、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被烧毁。圆明园和附近的清漪园、景明园、景逸园、长春园、海淀镇都被烧成了一片废墟。
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洗劫一空,另一个放火焚烧。好像赢了之后就可以去偷了...两个中奖者,一个满口袋,可见,一个满箱子。他们手挽着手,微笑着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惩罚的两个强盗,一个是法国,一个是英国。”
西楼工地入口处有一座雨果的雕像。路过雕像时,听到一位游客好奇地问:为什么圆明园里会有维克多·雨果的雕像?看完这个,大家应该明白原因了吧。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郊园林再次遭到洗劫,清政府彻底失去了对圆明园的控制。这一次除了八国联军的劫掠,土匪强盗开始趁火打劫圆明园。他们锯掉圆明园内散落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木桩,用大绳拉倒,园内树木花草全部砍伐,彻底摧毁了圆明园这个万园之园。
我特别不愿意重复这段历史,但是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回顾这段屈辱的历史,就是要让大家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傍晚的福海波光粼粼,光影摇曳,坐在水边的长椅上很放松。圆明园虽已成为历史遗迹,但昔日的皇家气度却顽强地保留了下来。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大气和春风的美。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参观公园的五分之一左右。希望下次再去参观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