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哪些习俗?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农历中,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分为三个部分:孟,钟和纪,所以中秋节也称为中秋节。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所以也叫“月夕”、“八月节”。夜晚,人们仰望天空空,明月如玉,自然期待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机会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图片来自互联网
我国古代人在有“秋日落山”的习俗。晚上,也就是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摆一个大香案,摆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也要切成莲花状。月下,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剪出来的人会提前算好全家有几口人。在家的和不在家的要一起算。它们不应该切得太多或太少,大小应该是一样的。
历史官方微信号:qulilshi_v5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当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对拜月很虔诚。长大后以优越的品德入宫,却得不到宠爱。某年八月,十五赏月时,天子在月光下见了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这就有了中秋节拜月。月亮中间的嫦娥以美丽著称,所以少女拜月愿意“长得像嫦娥,长得像明月”。
在唐朝,中秋节赏月玩月是相当流行的。在北宋,首都。8月15日晚上,全城的人,无论贫富老少,都要穿上大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表达自己的愿望,祈求月神的保佑。南宋时,民间互赠月饼,寓意团圆。有的地方还有舞草龙、建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习俗更加流行;很多地方形成了桶烧香、树上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踏月、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习俗远没有旧时代盛行。不过,宴饮赏月还是很受欢迎的。人们在求月中饮酒,庆祝美好生活,或祝愿远方的亲人健康幸福,与家人“共渡千里”。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各异,但都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