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示(2020安全提示)
溺水预防安全知识少
随着温度的升高。
儿童意外溺水事件进入
易发期、多发期、高发期
虽然安全经常被提醒
但是溺水还是时有发生。
应该做些什么来防止溺水?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这些防溺水的安全知识要牢记!
溺水发生的常见地点
一般溺水通常发生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小溪、沙滩等地方。
牢记“六不会话”
1.未经允许,你不能在水里游泳。
2.不要擅自和别人一起游泳。
3.没有父母或老师不要游泳。
4.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没有安全设施或救护人员的水域禁止游泳。
6.未经允许不要下水救援。
7.学习基本的自我保健和自救方法。
8.学会互相提醒、劝阻、举报。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一旦发生溺水,此时最重要的是屏住呼吸,不要慌张,立即摆脱体重。
2.如果周围有漂浮物,迅速抓住,尽力浮出水面,立即换气。
3.有人下水帮忙时,要服从指挥,不要猛拉救人者。
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援方法: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呼救,请更多的人帮忙。
●发现溺水者后,充分利用现场设备,如绳子、杆子、木板、救生圈等。去救人。你也可以用绳子把衣服连在一起。
●当你需要下水救落水者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慌,有人在救你。
●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靠近,防止被落水者抓住抱住。被抱了就要放手沉下去,溺水者才会放手。施救者应绕过溺水者的背部或潜入水中,从其左腋下绕过其胸部,然后握住其右手,以游泳的姿势将其拖至岸边,或在背后拉其腋下将其拖至岸边。
●如果施救者对水或现场水情不熟悉,不要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要下水救人。
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和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事故发生后,急需救人。这里有6点要知道!
● 1.迅速营救上岸:最好从背后托起溺水者的头部,或从上方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 2.清理口腔鼻塞:使溺水者面部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杂质。
● 3.倒出呼吸道积水:施救者双膝半跪,托住溺水者腹部,使溺水者面部朝下,轻拍其背部。
● 4.人工呼吸:对呼吸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做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按压。
●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以给溺水者注射强心剂,吸氧。条件不足时,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中穴道。
●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穿着外套,尽快脱下,因为潮湿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造成低温伤害。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防洪安全知识
雨季即将来临。
经常有暴风雨,强风和其他天气
渍水、泥石流等情况也时有发生。
所以在洪水季节
需要注意什么?
遇到暴雨该怎么办?
不要惊慌。
有一个不能错过。
防洪知识小贴士
请仔细阅读。
及时告诉你的亲朋好友~
防洪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汛期?
汛期是指河流季节性水位因季节性降水、流域内融冰融雪而上涨的时期。
什么是防洪?
防御和减轻洪水灾害,做好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和防洪工程应用的相关工作。汛期的含义是指河流、湖泊等水域发生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洪水现象。
暴雨警告信号的分类?
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10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洪安全知识
1.关好门窗,待在家里。
2.低洼地,断电
3.如果电线掉了,就报警。
4.如遇洪水,爬到地面
5.远离河边,以防山洪。
6.请绕过地下通道。
7.沿着墙走,防止摔倒。
8.雨雾灯,减速慢行。
【车辆在积水中意外熄火怎么办?】
你可以尝试再次点燃,但只能一次。如果水太深,不要呆在车里,到安全的地方寻求帮助。
9.有危险就报警。
学生安全教育不应放松。
快来一起学习吧
下雨天,上学,下班上学。
要特别注意。
校外安全
1.暴雨过后,如需通过河流、沟渠、桥梁、积水道路上学,应先走访具体情况,或由家长接送学生,家长应随时与学校保持联系。家长要坚持在暴雨期间主动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上下学回家。
2.下雨天要特别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雨衣、雨靴、雨伞等雨具,以引起司机的注意。不要用伞挡住视线。不能把伞当反击玩具,以免刺伤人。
3.雷雨天气,临时围栏、广告牌、交通标志等空内悬挂的物体非常容易掉落,从而砸到行人。一定要告诉孩子:走路不要贴着边缘,远离大品牌。
4.不要在水坑、池塘附近玩耍,避免在桥下、低洼处淋雨,以免发生意外。
5.提醒所有学生和家长,上下学请走人行道。路上可能有被洪水冲走的井盖。下雨排水时,可能会打开很多井盖。出门的时候注意脚下,看到雨水打旋的地方,绕道而行。请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
学校安全
1.课间应减少户外活动,除上厕所外不允许在校内活动和停留。
2.上厕所的时候不要跑,以免和别人发生碰撞。
3.不要在树下移动,以免发生其他事故。
4.墙下屋檐下玩耍。
5.不要在教室里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不要玩雨伞等雨具,以免发生危险。
6.放学后及时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但是,早点到校,避免淋雨,造成身体不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