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简介(安哥拉共和国简介)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首都罗安达,西临大西洋,北部和东北部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南部与纳米比亚接壤,东南部与赞比亚接壤,另一个飞地卡宾达省与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毗邻。海岸线长1650公里,陆地边界长4837公里,陆地面积124.6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22位。
全境大部分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区。有一片沙漠延伸到大西洋海岸,靠近西海岸有一片狭长的平原。西北为马兰热高原,海拔约500至1000米。这里是东北的龙达高原,海拔100米,0多米。古老的结晶岩层长期被河流切割,形成了一系列条状的平坦丘陵和岛屿山脉,河流并排向北流淌,形成了众多的刚果河水系支流。南部是威拉高原,海拔从北到南从1500米左右下降到1100米,地表平缓。东部是现代冲积内陆湖盆,草原上散布着孤立的高地。大西洋海岸是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覆盖着沙土,其南部是纳米布沙漠的一部分。
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2摄氏度。属于南方亚热带气候,高海拔地区温带气候。全年有两季干旱和雨水。旱季为5-9月,平均气温24摄氏度,相对凉爽、湿润、少雨。9月至次年5月为雨季,气候炎热,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东北高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而南部纳米贝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毫米。
安哥拉原名葡属西非。它最初是葡萄牙最有经济价值和最繁荣的殖民地。
公元1475年,葡萄牙人迪奥戈·康率领一支由七艘船组成的船队,载着数百名士兵和几名传教士,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以便探索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最后,他来到了安哥拉的罗安达,发现了安哥拉所有的海岸。同时,他从安哥拉带了一批黑奴回到葡萄牙。
1483年,迪奥戈回到安哥拉,他带到葡萄牙的奴隶也跟着他回到安哥拉。当时,迪奥哥与刚果国王有过接触,并赢得了他的友谊,所以刚果国王也派了一名特使长期驻扎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1491年,另一支葡萄牙舰队抵达安哥拉,深入到刚果河以西120英里的刚果国王的首都。不久之后,葡萄牙也在刚果国王的首都设立了大使馆,与当地土人展开了贸易往来,与土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575年,葡萄牙人开始占领刚果南部地区,并建立了罗安达市。同时征服了几个土著部落,让白人通过慢慢移民到安哥拉。在接下来的50年里,葡萄牙人逐渐扩大了他们的领土。1617年,葡萄牙在安哥拉建立本吉拉城,从此更加稳定。自那时以来,葡萄牙在安哥拉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确认。1640年至1648年,荷兰人曾一度攻占这里的一些重要港口,后来被葡萄牙人收复。
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安哥拉经济发展缓慢。当时,虽然葡萄牙人也致力于发展安哥拉的农业生产,但当时安哥拉殖民地的主要收入是向巴西贩卖奴隶。直到1830年,奴隶贸易才被废除。19世纪后期,安哥拉经济转向内陆发展,葡萄牙人开始积极开发农业和地下矿产资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哥拉遭到来自西南非洲的德军袭击。因为葡萄牙人的坚忍不拔,所以没有被德国人蹂躏。
在1884年至1885年召开的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萄牙出兵占领安哥拉全境。
自1951年起,安哥拉被改为葡萄牙的海外省:葡萄牙政府派出总督进行治理。
20世纪70年代,受非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再加上中国黑人生活太苦,于是1961年1月,安哥拉人发动了实际抵抗。要求独立。
20世纪50年代后,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普拉)、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ANLF)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相继成立。
1961年2月4日,人民解放运动开始武装斗争。1966年,涅托领导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再次出现。他们盘踞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及其周边地区。与此同时,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的政治组织也出现在新里斯本南部。
1975年1月,葡萄牙政府终于同意安哥拉独立。同时签署了《彭明纳协议》,要求安哥拉三大政治势力自行达成协议,这样当安哥拉独立后,就有统一的合法代表从葡萄牙人手中接过安哥拉的主权。1975年11月10日,最后一批葡萄牙军队离开安哥拉;11日,安哥拉宣布独立,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结束了葡萄牙人长达500年的殖民统治。
安哥拉曾经是一个最不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工农业基础,但连年战乱严重破坏了基础设施,极大影响了经济发展。
石油和钻石开采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主要包括水泥、建筑材料、汽车装配和修理、纺织服装、食品和水产品加工等。它是非洲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世界第五大钻石生产国。
安哥拉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良好。独立前,安哥拉不仅粮食自给,而且大量出口。它被称为南部非洲的粮仓,其剑麻和咖啡出口分别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
渔业资源丰富,渔场作业条件好,风浪小,全年均可作业。大多数中小型渔业公司已经私有化。盛产龙虾、螃蟹和各种海鱼。
安哥拉正处于战后重建时期,基础设施、民用住宅等建筑行业市场容量巨大,使得建筑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主要矿产有金刚石、铁、磷酸盐、铜、锰、铀、铅、锡、锌、钨、黄金、应时、大理石和花岗岩等。钻石储量约10亿克拉,铁矿石17亿吨,磷酸盐2亿吨,锰矿近1亿吨。森林面积5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是非洲第二大森林资源国,出产乌木、非洲白檀、紫檀、红木等名贵木材。
水资源潜力1400亿立方米,水力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5%,其余25%来自火力发电。2011年总发电量37.2亿千瓦时。
安哥拉总人口为2100万。主要有欧文本杜(约占总人口的37%)、姆本杜(25%)、巴贡戈(13%)、隆达等民族。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6人/平方公里,首都罗安达的人口密度最高,卡宾达的人口密度最低。
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有42种民族语言。主要的民族语言是Humbendu语(中部和南部地区)、Kimbendu语(罗安达和内陆地区)和Chikungo语(北部地区)。
49%的人信仰罗马天主教,13%的人信仰新教,其余大部分人信仰原始宗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