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的分类(患者意识状态不清,两个案例教你)
无论是对住院患者还是危重患者的评价,意识状态都是护士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一些昏迷的病人,护士往往分不清病人处于哪个阶段的昏迷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与此无关)
案例1
一名60岁女性入院诊断肝硬化。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一天16:00就睡着了,再也醒不过来。头部紧急CT检查排除了其他脑部病变,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诊断患者为肝昏迷,并给予抗昏迷药物治疗。
患者的意识状态一开始是嗜睡,处于意识障碍的第三阶段。服药后转为谵妄,烦躁不安,夜不能寐。
护士有点疑惑。起初,病人被记录为昏睡,但现在他坐立不安。这种意识状态怎么写?
分析:昏迷可分为昏睡、意识不清、昏睡、昏迷四个阶段。病人的意识状态在变化。刚开始是昏睡,现在是无意识状态。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我们护理观察的重点。
误区:有些护士往往对意识模糊的程度掉以轻心,理解为人有点迷茫和困惑,这是不正确的。暧昧是一种比困倦更深层的意识状态。起初,病人经历嗜睡阶段,然后意识模糊。
人们常说生活中的意识模糊或者小说中描写的意识有些模糊,这是一种恍惚的精神状态。医学上定义的意识模糊是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方位完全或部分障碍,可能导致幻觉、错觉、躁动、谵妄或精神错乱。
所以患者焦躁不安,是意识模糊的阶段。
案例2
患者,男,55岁,因中午进食大量蛋白质饮食后反应迟钝,被家属收住入院。患者有肝硬化、肝昏迷病史,入院后医生诊断。
护士在做评估时又糊涂了。患者无困意、无意识、模糊,回答正确,意识清晰,自动睁眼,能按指令行动。GCS评分为15,但他无法计算昏迷评分。
分析:首先,肝昏迷是一个诊断术语,这类患者脑功能障碍的原因是肝脏疾病引起的。肝昏迷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患者不采取药物干预,后期会出现一系列昏迷症状。现在病人只是出现肝昏迷的迹象,家属对此有经验,反应迟钝就要尽快送医院。即使现在病人的GCS评分是15,病人还是和正常人不一样,只是程度还是轻的。
我们来看一下医学上对嗜睡的定义:是最轻微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文字或轻度刺激唤醒,醒来后能简单、正确、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撤除后很快入睡。
患者在发现轻微症状后被送往医院,表现为无反应,因此仍处于昏睡阶段。
复习知识点:
意识正常状态:正常人应意识清晰,反应迅速准确,语言流畅准确,思维合理,情绪活动正常,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判断和定向正常。
意识障碍: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意识障碍的分类:
1.嗜睡:是最轻微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言语或轻微刺激唤醒。醒来后,他能通过简单、正确、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撤除后很快入睡。
2.意识模糊:其程度比嗜睡更深,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方位完全或部分障碍,出现幻觉、错觉、躁动、谵妄或精神错乱。
3.睡眠:患者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不易醒来。按压眶上神经、晃动身体等强刺激可以唤醒。醒来后,回答含糊不清或不着边际。停止刺激后,它会再次入睡。
4.昏迷。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可分为:
浅昏迷:大部分意识丧失,无随意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可有痛苦的表情和回避反应(如按压眶上缘)。瞳孔反射、角膜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可存在,但呼吸、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深度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身体松弛,深浅反射消失,偶尔出现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身体只能维持最基本的循环和呼吸功能,呼吸不规律,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