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音乐厅(上海音乐厅大修一年半)
夜晚的上海音乐厅
经过一年半的封闭修缮,拥有90年历史的上海音乐厅将于9月6日华丽回归。此消息一出,引发了朋友圈的狂欢。
大修了一年半,哪里修的?9月2日,上海音乐厅开放媒体探班,邀请了几位参与改造的专家进行解读。
03:14
本报记者薛松实习生王(03:14)
上海音乐厅由“文化保护区”和“非文化保护区”组成。
“文化保护区”建于1930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包括北厅、东厅走廊、大厅、戏台、室外北立面、东北立面等。,被列为重点保护遗址。
“文化保护区”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进行保护和修缮,保持建筑原有风貌,更新舞台设备,改善声学效果,解决消防安全问题。
上海音乐厅经过一年半的封闭装修。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本报记者丁孝文拍摄。
“非文化保护区”主要是新建建筑,2004年对音乐厅进行平移修缮后建成。此次对空房间的功能布局进行了合理调整,以服务更广泛的性能需求。
修复过程中,修复团队为音乐厅搭建了“数字孪生平台”,建立了“数字档案”——整体的3D扫描和特征部位的细节扫描。“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修复计划。另一方面可以为音乐厅留下宝贵的史料,下次修缮时会有大量资料可供参考。”修复工程技术总监顾说。
罗马圆柱
如果你想靠近音乐厅,你不能绕过北大厅。观众通常从这里走进大厅观看演出。
北厅是一个三层楼空的房间,有16根罗马圆柱,白色大理石螺旋楼梯和蓝色雕刻的海上穹顶。
步入北厅,16根罗马柱腾空而起,非常有气势。
修复前,16根罗马柱仿大理石纹覆翘,表面严重发黄,质地柔软。为此,修复团队将基层彻底铲除,然后按照原材料、原始工艺、原始风格,从里到外进行全面修复。
陆从事建筑壁画行业30余年。2004年参与音乐厅平移修复工程,画了16根罗马柱。15年后,音乐厅再次邀请他画罗马圆柱。
陆把图案一个一个的画出来,然后一步一步的晕染。“考虑到建筑物的承重能力,一般罗马柱都是拼接在一起的,不会用真正的大理石柱。为了统一罗马圆柱和音乐厅的风格,我在画大理石时弱化了一些装饰色彩,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大理石风格。”
北大厅的罗马圆柱。
圆屋顶
走进音乐厅的大厅,抬头望着海面上的蓝色雕花穹顶,向前望着海面上的蓝色座椅,坐在大厅里的观众感觉就像躺在一片蓝色的海洋里。
海上蓝雕穹顶已有90年历史,800多张金箔,气势恢宏。
在修复之前,穹顶的造型天花板和顶角线存在老化、变形和饰面开裂的问题。在这次修复中,采用了传统的手工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和加固。
“在修复过程中,要考虑原屋顶的结构安全,同时要进行手工修复加固。”左承启“文化保护区”总体设计介绍。
不仅是大厅,音乐厅北厅同样开裂破损的海上蓝雕穹顶也采用传统手工工艺进行了修复加固。
“穹顶上有多达19种颜色。我们先用电脑扫描拍照,再用电脑配色,最后一张一张地手工还原。”顾对说道。
北厅海上的蓝色雕刻圆顶。
座位
音乐厅有1185个海蓝色座位,是2004年定制的。经过15年的频繁使用,这些座椅出现了残缺、破损等一系列问题。
拆下座椅后,维修团队将其运送到日本专业的座椅生产厂家进行维修,目的是“修旧如旧”:保持座椅的原貌,修复磨损的地方,使座椅的性能跟上时代的要求。
座椅的各种零件,一部分再制造,一部分再利用:座垫布、海绵、花边等。被再制造;部分座椅背板、座板、金属椅脚等。被保留,并被重新抛光、喷涂和磨损。
“我们在上面留下了一些历史沧桑,看起来并不崭新,但功能上已经全面提升。”顾介绍,在原来的座位上,观众起立时有声音,修复小组增加了“缓立”装置(阻尼)。座位安静整齐划一,把对演出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此外,座椅的布料提高了吸音效果,座椅的海绵增加了厚度,大大提高了舒适度。
座位上的座位号使用荧光号码牌,观众再也不用担心在黑暗中找不到座位了。这些号码牌可以通过灯光自动蓄光,可以连续发光30分钟,亮度会逐渐降低,不会影响观众的表演。
185海洋蓝座椅被送到日本专业座椅制造商进行原厂维修。
阶段
从2004年开始,音乐厅的舞台已经连续使用了15年,每年演出超过500场。舞台设备老旧老化,安全隐患逐渐显现。而且由于当年的施工条件,部分设备无法安装,急需优化升级。
舞台修复工作主要集中在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扩音、舞台监督等方面。
“在舞台部分的改造上,我们是‘量身定做’的,我们摒弃了‘越求越多’。”舞台设计与施工负责人蔡介绍。
舞台机械的升级是转型的重点,主要分为舞台机械和舞台机械。
在舞台上,介绍了最先进的德国ASM吊杆机。吊杆机宽度仅为20cm,满足舞台机械单边天桥的安装要求。部分传动采用双电机形式,避免了演出过程中单电机出现故障,吊杆无法接入现象。
在台下的机械部分,对乐池进行了维修,对乐池的电梯机械进行了改造,有效降低了运行噪音,提高了安全性和耐用性。
此外,舞台灯光部分结合了节能LED光源和传统光源,改变了控制设备,兼顾了各表演团体和灯光工程师的使用习惯。
舞台扩声部分更换了世界一流的Meyersound扬声器,大大提升了声压级和音色。
根据现代剧场的标准要求,舞台监控部分配备高清摄像头,提高了剧场的视频质量。
舞台上的声学罩换成了知名品牌Wingel声学罩。
声学
音乐厅声学环境的改善主要集中在“降噪”方面。
“文保区”声学顾问宋永民介绍,大厅出入口的门换成了门更厚的隔音门,同时提高了门的密封性能,使阻尼器的隔音能力从以前的30分贝提高到50分贝。
此外,舞台上的防音罩换成了知名品牌Wingel音罩,大大提升了音质效果。
Wingel音盖很轻,顶部车顶吊装,拆装非常方便——原来音盖拆装可能需要一天,现在缩短到了2-3个小时。
音乐厅的主色调是海蓝色,很古典,但是Wingel音盖是白色,很现代。“虽然风格很现代,但和大厅不冲突,很融合。”左承启说。
水石
音乐厅二楼东侧的休息廊,原来铺了一层亚麻油地板。修复过程中,修复小组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块1930年的碎水磨石。
“原来这里有水磨石,但是2004年翻译维修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一次,我们敲得更深一点,才发现水磨石的痕迹。”左承启说。
为了修旧如旧,维修队决定恢复原貌。“这是修复工程中比较难的一个,因为水磨石工艺比较复杂,尤其是在配色上,需要做很多实验。”
休息室的水磨石和音乐厅北厅的水磨石差不多。所以维修队参考了北厅的水磨石,包括形状,花纹,颜色,还有石头的颗粒大小,大小。经过四次比较,最终确定了休息廊的水磨石地面。
水磨石地面在二楼东厅走廊。
晓婷
许多人只知道音乐厅,但他们不知道音乐厅在B2层有一个小厅。
由于之前的隔音工程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小厅和厅“串音”,两个厅不能同时演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改造后,小厅的风格和大厅完全不同。大厅很古典,但是小厅很现代。
放眼望去,小厅里没有舞台,但到处都有舞台。“非文化保护区”总设计徐峰介绍,戏台可以在中间,靠近末端,也可以是梯形...“推拉式”座椅可以随着舞台的变化做出六种模块化设计。另外,现场的灯光和音响都不是固定的,可以随时拆卸。
为了解决大厅和小厅之间的“串音”问题,小厅设计了两堵墙两扇门,让外面的声音进不来,里面的声音出不去。
为了保证声学效果,维修队在小厅铺设了GRG墙面,墙面凹凸度控制在5cm以内。墙上有许多漂亮的四叶草。原来音乐厅东厅有四叶草装饰图案。修复团队参考了这些图案并相互呼应,为小厅设计了个性化的图案。
未来小厅可以增加100多场演出,以室内乐、电声等演出为主,与大厅相得益彰。
四叶草装饰墙壁。
外观
音乐厅的正面由两部分组成。二层以上的主体建筑大部分用泰山砖装饰,下面是花岗岩。
经现场勘查,修复小组发现该建筑表面污染严重,部分泰山砖破损,部分地方砖破损脱落。
“如何无损清洁修复泰山砖和花岗岩,是工程中的难点之一。我们采用了‘涂泥’的特殊工艺对其进行清洗和修复。”顾对说道。
清理前,修复小组先对墙体的孔洞、缺损、裂缝、剥落等进行修复,并清除墙体残留物。其次,清理污染物时,在清水中加入活性酶,用碳硅尼龙刷手工擦洗。污染物清除后,应对孔洞进行修复并防风。最后用无色透明渗透疏水保护液对墙面进行全面保护。
在保持立面木窗原有特色的同时,结合剧场的隔音要求,将单层玻璃改为双层中空玻璃,提高了隔音效果,木窗扇采用铜板加固,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服务
在改造过程中,音乐厅的服务功能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无论是演出前还是中场休息时,总会有大批女性观众在女厕所门口排队,这一直是音乐厅头疼的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修复团队“在螺蛳壳里做了一个道场”,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空间,将女厕的蹲位提高了50%,女性观众排队情况将得到极大缓解。与此同时,男卫生间的蹲位数量并没有减少。
此外,所有浴室都更新了科勒品牌的卫浴产品,因此演职人员和观众都可以享受到更加优雅舒适的卫浴空房间。
为了更好地为演职人员服务,所有更衣室都进行了重新装修,并增加了一个绿色房间区,供演职人员娱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