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百度的未来机会在哪(百度的未来)

百度的未来(百度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2019年只过去了两天,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继续为百度发声。1月1日,百度智能音箱亮相央视晚会,次日宣布2018年百度营收突破1000亿元,这也是百度全年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虽然腾讯和阿里在这个量级上还有差距,但是按照1000亿元的营收来看,已经比2016年低谷期的营收高出近300亿元。在内部信中,李彦宏提到了百度搜索+信息流、百度App等产品。这些都是百度目前的主要营收力量,也是AI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从调整架构、开放小程序等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百度发展产业互联网、重建移动互联网生态的野心。

01

首破1000亿元收入

2019年元旦,李彦宏可能是最繁忙的互联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1月2日,李彦宏以内部信的形式宣布,百度2018年收入突破1000亿元。前一天,他在央视晚会上“安利”了自己的产品。

这封内部信最重要的信息是,2018年百度营收突破1000亿元,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从绝对量来看,百度营收过千亿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据亿欧副总裁天宇介绍,“从增速来看,2018年百度保持正常表现。这一年,百度的品牌和战略在既定方向上推进,走出了两年前的低谷”。

根据百度财报,2018年第一季度,百度营收为209亿元,第二季度为260亿元,第三季度为282亿元,对应的同比增长分别为31%、32%和27%。2017年,百度总营收为848亿元,2016年为705亿元。

按照1000亿元营收计算,2018年第四季度,百度营收249亿元,同比增长5%。2018年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7.9%,几乎等于2017年20%的营收增长。

正如李彦宏所说,突破1000亿是百度加速成长、服务用户的里程碑。但横向来看,百度与阿里、腾讯的差距依然存在。

财报显示,阿里2018年(自然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619.3亿元、809.2亿元和851.5亿元,对应同比增长61%、61%和54%。腾讯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735.3亿元、736.8亿元和806.0亿元,对应同比增长48%、30%和24%。

从天宇的角度来看,百度还在转型过程中。这两年,百度的业务结构逐渐从流量分发转向以AI为主,多条业务线协同工作,产生收入。智云图品牌咨询公司创始人蒋晓峰认为,“百度转型已见成效,AI布局已闭环。2019年应该开始全方位发力,在落地上会有更多的应用和跨界融合”。

02

围绕AI的多元实现

收入需要产品驱动。在内部信中,李彦宏提到了搜索+信息流、简单搜索、百度App、好看视频、智能设备小编、智能驾驶技术六大百度产品和技术,并表示,“能做出好产品、受用户喜爱的百度,又回到了!”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发现,以上都是围绕AI技术。虽然百度App、信息流、好看视频都不是AI诞生的产品,但在2018年,在AI的技术支持下,它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百度财报显示,2018年9月,百度App日均活跃达1.51亿,同比增长19%,信息流产品用户使用时长增长68%。在很多公开场合,好看视频也在强调AI对短视频赋能的意义。

“百度的信息业务完成了一次小小的转型,将百度的搜索从信息分发转变为搜索引擎和信息流并重的模式”。不过,由天宇直言,他认为“AI技术不是信息流业务的关键,而是驱动力,可以增加业务的流动性”。

在天宇看来,AI不仅仅是一种草根技术,更是一种实现手段。AI技术的落地按契合度排序,应该是无人驾驶、金融领域、对话系统、信息流、搜索业务。

第一无人驾驶是百度现在的重点,也是未来的机会。

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智能语音交互系统DuerOS智能设备激活的数量为1.41亿,语音交互次数超过8亿次。百度输入法日均语音输入请求超过3亿次,同比增长130%。全球首款自动驾驶巴士Apolon目前在全国10多个地区运营,行驶里程超过10000公里,服务数万人,实现近120天安全运营,Apollo生态合作伙伴总数扩大至130家。

但财报并未披露百度AI产品的具体财务信息。刘大伟直言,“落地几个场景后,百度需要专注于AI技术的实现。”

03

卡行业互联网

相比百度的AI+信息流战略,李彦宏几乎从未提及工业互联网,但这并不代表百度在这一领域没有思路和布局。

12月18日,百度宣布技术体系整合,ABC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ACG),负责人工智能toB业务和云业务。将公司和各BG的运维、基础设施、集团级共享平台搜索整合到基础技术体系(TG)中。百度的这次调整,重点是人工智能的升级,也凸显了云计算业务的权重,云计算是目前广义的产业互联网的代表业务。

此外,在内部信中,李彦宏还提到“人工智能的历史性变革正在加速渗透到各行各业,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升级空。我们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断刺激新的消费需求”。刘大伟认为,这是百度重视产业互联网的信号。

蒋晓峰认为,“百度在云计算领域看似起步较晚,但其实早就看好产业互联网,只是在等待机会的到来。目前国内AI领域已经处于技术过剩阶段,如何应用是企业面临的难题。当Apollo和DuerOS平台在帮助AI落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时候,云计算服务可以更好地为两个平台赋能,帮助AI在更多行业和场景落地。看来是时候增加百度云计算服务的权重了。”

俞天宇不否认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但他坦言,可能大家还在寻找切入的方法,包括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