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民国三大公子的沉浮(京城三公子)

北京三太子(民国三太子沉浮)

总是在娱乐圈新闻里听说北京的四大公子,但我觉得这些人顶多算富二代也算不上公子。先说说今天民国史上真正配得上公子级别的人。

溥仪的舍友溥东、袁世凯次子袁、河南巡抚张之子、东北军阀张之子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大公子。

张学良的话题太庞大了。以后有机会写张学良。在这篇文章里,我就说说张学良之外的三个儿子。

这三个儿子很有意思。如果他们的祖先知道地下,一定会说这三个儿子是他们家的败家子。为什么?这三个儿子都没有继承父亲的事业。如果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甚至是不孝之子。

爱玩成傻子的蒲东。

蒲东的曾祖父是道光。蒲东七岁时,被封为镇州将军。长大后是满清正白旗汉军副总司令。

挂白旗的汉军副总司令,听起来像是军衔。但是,这个蒲东对军事毫无兴趣。他从小诗词歌赋学得很好,对古玩的鉴赏也很有学问和实力,但这些都不是他的强项。

浦东最强的是京剧。在蒲东时代,中国京剧达到了第一个高峰,蒲东与著名京剧人物有过交往。以前唱戏是个弱势群体,社会地位不高。蒲东是皇族,是太子。为了学习京剧,他可以让谭鑫培抽烟。这样,谭鑫培就不愿意教书了,为什么?

蒲东

第一,这个艺人当时有这个规定。他不能和达官贵人交往太深,因为牵扯太大,所以容易伴君如虎,他深受其害。其次,这些艺人一般不希望自己的粉丝下海。粉丝在海选唱歌很容易抢饭碗。还有一点,我不想轻易传授自己的绝活。于是蒲东一点一点地向这些京剧名角学习。蒲东的底子越来越厚。后来他的戏达到了什么程度?这个蒲东远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可以比的。最后,这个水平甚至高于专业水平。

蒲东不仅说京剧唱得好,还会作曲。他非常精通音乐。他为清朝写了一首国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这首国歌的名字是《公瑾欧》。国歌唱完之后,找专门的作曲家来听。作曲家听了这首歌,说要烂了。这首歌太悲伤了。清朝可能不会长久。果然,国歌由他谱曲后,七天后,武昌起义开始,辛亥革命,然后清朝覆灭。

蒲东1952年在上海病逝,梅兰芳等著名戏剧家前往现场吊唁。

蒲东是艾辛吉罗家的败家子,玩物丧志。不过,也是空他能把戏曲玩到这种程度。蒲东出身皇族。如果他想直接唱戏,他的艺术水平可能比这个高。不过话说回来,一个职业人在谋生的压力下可能会失去兴趣。也许这是获得足够食物和衣服的唯一方法。

只有对爱好的执念才能达到这个高度。因此,这个溥董灿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可复制的,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

加入袁的青帮。

袁柯文,袁世凯的次子,是袁世凯的十七个儿子中最受宠爱的一个,也是袁世凯最宠爱的孩子。

而且,这孩子小时候很聪明,袁真是样样都好。

和蒲东一样,他也喜欢京剧。袁十六岁时,袁世凯带他去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甚至想娶一个本族的姑娘。

但是袁世凯当时想的很深,因为当时袁世凯野心很大,怕被人种眼线,所以没有同意。过了一段时间,慈禧太后就把这事给忘了,要不然袁可能跟爱新觉罗家有姻亲了。

袁的远离政治与后来有什么关系?其实跟家庭内部的斗争有关。我们都知道袁世凯有当皇帝的想法,但是袁世凯当了皇帝,这个想法就没那么强烈了。起初,袁世凯的长子袁是最强的,袁想当太子,然后当皇帝。元非常反对帝制。据说,袁曾想给他的二哥袁买杯酒,并在酒里下了毒,但袁躲了起来。这件事对袁很有害。

袁的诗词歌赋写得很好。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其实是献给街角的父亲的。《感遇》诗的最后两句是:千万不要在高处怜惜风雨,千万不要登上琼楼之巅。实际上,我在试图说服他的父亲,当皇帝太危险了。

而这一次,他也看到了大哥不肯放手,父亲也露出了这种迹象。元对中国古代文人避祸之道的思考。

袁于1912年南下上海。为什么?他将为绿色帮派工作。袁去上海首先找的是谁,黄?当时,黄不仅是法租界的警察局长,也是青帮的大亨。在他周围,初步形成了杜、、、沪、青帮等势力。这时,拜会了黄,并给黄带来了的见面礼。从英国带了十枚纯金铸造的纪念币来纪念总统就职。袁世凯的儿子来看我,黄金荣受宠若惊。就这样,加入了袁的青帮。袁加入青帮后,回到了天津。他挥金如土,吃喝玩乐,愿意唱歌。除了老婆,他还有五个小妾,据说外面有七八十个情人,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结果袁世凯垮台了,他拿到的十几万银元,还不够他花一个月。所以情况越来越糟。后来靠写点字卖画为生,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当时,袁于1931年死于猩红热。他死的时候,全家人里里外外翻,最后翻到了笔筒里的二十块钱。袁的葬礼非常漂亮。青帮的弟子和社会朋友出钱为他办了丧事,请了4000多名僧尼念经。

袁为人仁厚,结交了不少朋友,他的才华确实了不起。他只是想避免这场险恶的政治斗争。其实他所谓好色好酒,就像文学一样。部分原因在于避免政治斗争的残酷。如果这样的人物要放在平时,也许袁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收集每个人的张伯驹

的父亲张是袁世凯嫂子的弟弟。因为两家的这种关系,张伯驹小时候和老袁家有过很多特殊的接触。他跟着袁家的这些孩子一起读书,还参加了袁世凯组织的骑兵训练。起初,张伯驹似乎走了光宗耀祖的老路。但到1927年,张的健康每况愈下。

这时,张伯驹终于摆脱了他不喜欢的军队,在家照顾他的父亲。因为张伯驹从小样样精通,尤其是书画,水准高,鉴定水平高。张伯驹在中国的收藏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顶尖。他为了收藏什么都不在乎,基本上把家里的产业和钱都拿出来买字画和古董,尤其是字画,他爱之如命。

1941年,张伯驹去上海办理银行业务时,飞机被绑架。谁绑的?据说汪精卫伪政权的特务机关为了钱绑架了他,绑匪提出要赎金300万。这时,张伯驹的钱基本都用来买字画了,他拿不出这笔钱。通知绑匪的家属,他的妻子潘素来与绑匪谈判。谈完后,他妻子去见丈夫,说要卖掉字画赎回张伯驹·张伯驹。她断然不同意,说你敢卖字画,我就死在这里。

张伯驹和潘素。

后来经过讨论,三百万变成了四十万。张伯驹的朋友出钱赎回了他。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有个大宝,有个装裱字画的大师叫马济川。他手头有个叫尤春图的东西。这是南北朝时期北齐大画家詹子谦画的。他哪里牛逼了?这是中国现在留下的最早的山水画。因为我们知道,字画不能再留了。

所以这个尤春图一出来,大家都知道是国宝。张伯驹担心马吉川会被卖给日本人和美国人。张伯驹去找马吉川谈,最后马吉川给了底价八十两黄金。这时,张伯驹看到了,知道这是最低价了。他不能以82美分把它拿出来。他咬咬牙,卖掉了北京珙县胡同的老房子。这时,他忍痛割爱了这幅画。

年轻的张伯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驹主动提出将这幅画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就这个人而言,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用爱国情怀来代替。就是凡是把这个东西喜欢的像生命一样的人,都是性情中人。

这样的人真的是把艺术当回事,把这个古老的传承当回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张伯驹是一个和蔼可亲、值得尊敬的人。

民国四大公子中的三个,这三个人有共同的特点。

也就是他们都出身显赫,后来都远离政治,在文化艺术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成就。

如果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今天的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如果这个孩子这样做了,很多家长会说,你这个败家子好生气。你呢?

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当你回过头来看民国三大公子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三个人每一个在文化艺术领域都有闪光点。

这难道不是人生的又一次成功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