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磷化处理(磷化处理工艺及其工业应用现状介绍)
磷化工艺介绍;
磷化是指在含有锰、铁、锌的磷酸盐溶液中对金属进行化学处理的方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称为磷化膜。
磷化工艺应用:
钢铁表面磷化应采用磷化处理,有色金属(如铝、锌)工件也可磷化。
磷化的作用:
涂装前磷化在中的作用:
1.增强涂膜(如油漆涂层)与工件之间的间接合力。
2.改善装修。
3.改善涂层对被涂工件工作表面的腐蚀性。
非磷化在涂装中的作用;
1、提高工作的耐磨性。
2.在加工过程中使工件光滑。
3.改善工作的腐蚀性。
有或没有磷化涂层的耐腐蚀性比较;
同一涂层经磷化和未经磷化的盐雾试验表明,耐蚀能力相差约一倍。可见磷化等预处理对涂层的防锈能力和金属的保护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磷化的一般工艺流程:
脱脂->水洗->除锈->水洗->表面调整->磷化->水洗->烘干->后处理。
磷化前脱脂的目的:
磷化前脱脂的目的是去除工件表面的油脂。高质量的磷化膜只有经过彻底脱脂后才能在工件表面形成,因为工件表面的油污残留不仅会严重阻碍磷化膜的生长,还会影响附着力、干燥性能、耐蚀性等。
预磷化除锈的目的:
磷化前除锈的目的是磷化膜不能在锈层或氧化皮上生长。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对其表面的氧化皮和铁锈进行化学清洗,使金属制品从基体中暴露出来,更有效地提高磷化效果。
磷化前表面调整的目的:
表面调整又称表面调整,通过调整可以改善工件表面的微观状态,从而改善磷化膜的外观,晶体细小、均匀、致密,从而提高涂装性能和磷化速度。
为什么现在磷化工艺逐渐没有了?
磷化废水含有大量的有害因素,且具有强腐蚀性,容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腐蚀灌溉渠和建筑物;排入水体会改变水体的pH值,废液中的磷含量会使水体中出现大量藻类植物,使河流产生蓝藻,干扰和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和渔业生产;如果排入农田,会改变土壤的性质,使土壤酸化或盐碱化,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生长;酸碱原料的损耗也是一种浪费。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逐步淘汰磷化工艺,而酸洗磷化工艺需要环评审批手续,而这个项目已经被政府列为“淘汰关闭”,所以现在很多企业已经转型为新的膜前处理产品,逐步替代现有的酸洗磷化工艺。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一些你认为文章中不正确或者缺失的部分,让下一位读者了解更多,而你所知道的正是大信息资源用户所需要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