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家园(如云乡土风情,人家乐和家)
文县马山村的“好婆婆”徐月兰。
乡文化福泽乡。
邹城市汤村镇王璐村村支书讲述乡村圣人的故事。
民俗活动“节日”在曲阜乐和家中举行。
任城区丰富多彩的邻里节活动,为乡风文明添砖加瓦。
程天赐摄
本报记者杨之华程天赐周韩伟
山东省济宁市,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孔子、孟子、曾子等历史文化名人都诞生在这里。从曲阜孔庙到邹城孟庙,从梁山忠义文化到微山湖红色历史,从任城“运河之都”到汶上佛教文化圣地,从金乡“中国大蒜之都”到唢呐和故里嘉祥,从孝贤之乡鱼台到泗水,有着数千年儒学人文底蕴的生态文明,不仅留存。
2013年11月26日,***总书记考察曲阜,在孔子学院发表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让孔子故里成为首善之区”的殷切希望。
四年来,济宁市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加快推进“首善之区”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文明城市和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孝、仁、礼、勤的儒家之韵和民风,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儒家,庶民,是文明的沃土。
济宁创新倡导“庶民儒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社区)儒学讲堂1058个。今年以来,共组织儒学活动1021场(共12000余场),举办“儒学·云昌民俗”等主题活动240余场。儒家学派的广泛建立为村民的文明礼仪培育了坚实的土壤。
在孔子故里曲阜的405个村庄设立了孔子学院,建立了一支4000多人的兼职儒学讲师队伍。编写出版了《论语·孝道读本》、《论语精要》等地方教材。每个村的孔子学院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儒学培训讲座,全市共培训3600多次。
该市还举办了“人民儒学节”,让儒学从寺庙走进寻常百姓家。23万多人参与朝觐祭孔,8万多人诵读经典,200万人参加文明礼仪培训,让“儒家思想让人更幸福”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此基础上,曲阜进一步推进“文明道德城市”和“诚信曲阜”建设,实施“勤政惠民和谐”四大工程,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热爱孔子故里”、“真诚广播文化名城”、“孝敬千家万户”、“仁政和谐社会”四大主题64项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德耀圣城——最美曲阜人”、“百名儒学讲师”、“诚信儒商”、“美德游客”等评选活动,做到善行榜全覆盖、主题活动全覆盖。
近日,记者来到邹城市项城镇北齐村,在村民活动室的墙上看到一张孟子学校培训课程表:1月传统文化与春节,2月二十四节气起源,3月节气与农事...邹城是孟子的故乡。结合历史,邹城在每个城中村设立孟子学校,坚持每月至少给村民讲课一次,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邹城还连续十年举办“中国母亲节”,借助“孟母三大运动”、“孟母破局教子”等广为流传的故事,挖掘中国母亲教育第一人孟母的贤惠精神,倡导弘扬女性善良、朴实、勤劳、坚定的美德。
在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渗透和教育下,每个村庄都出现了一种新的潮流。
日前,商县军屯乡为乡风文明慈善基金揭牌成立,县领导为军屯乡新成立的“文和”志愿服务队授旗。爱心人士现场捐款扶贫;20支村队参加“民间文明进万家,和谐伴你我他”广场舞比赛;对乡镇逐级评选出的“优秀红白理事会”、“优秀红娘”、“好媳妇、好婆婆”、“四德模范”、“最美清洁工”进行表彰奖励。据了解,该县开展“德之星、孝之星、友之星、义之星、励志之星”活动。每年县级评出各类10人,乡镇级100人,村级1000人。三年来,仅汶上县就涌现出两万多名农村各种美德新星。
乡村圣人文化,创新乡村治理
每年端午节前后,邹城市汤村镇王璐村文化广场都会搭起戏台和棚子。后人会在餐桌上端出丰盛的饭菜,村里的村民和老人围坐在桌前吃饭聊天,享受晚辈的服务。这是村里举办的“65岁以上老人欢乐宴”,也是唐乡镇为了弘扬乡贤文化,对古老仪式——“乡下酒礼”的挖掘和复兴。
农村的饮酒仪式是古代村民每年按时举行聚会和宴会的仪式。《礼记》记载“乡饮酒之礼,六十人坐于,五十人立听政役,故明尊长。”通常郡县知事会邀请当地的乡村圣贤、长辈作为“乡村饮酒客”一起聚餐,其中蕴含着尊贤、尊老、不打官司的传统精神。乡村饮酒仪式所倡导的乡村圣贤文化,在今天的乡村治理和文明教育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唐代乡镇先后修建了展览馆、公园、潘震图书馆、潘氏宗祠等场所,集中展示乡贤文化,挖掘当地历史上著名乡贤潘震、杨戬等人的德、孝、廉故事,重塑乡贤传统。
近年来,济宁市注重从乡贤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灵感,积极发挥当代乡贤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一大批有德、有才、有威望、深受群众尊重和信任的贤良之士,情系桑子,造福四邻。该市每月通过村(居)道德评议会和1425个乡镇、社区道德讲堂,组织群众推荐评价“身边好人”。村村通设“善行义举四德榜”,通过村民自荐、自荐,评选老党员、离退休干部、退役士兵、道德模范、致富带头人等。谁是群众信得过、看得见、信服的人,培养他们成为群众身边的“新圣贤”。
家住曲阜市姚村镇王家村的老复员军人万就是众多“新乡贤”中的一位。不会,只要有空,他就会去村里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中心给孩子们讲故事,细心和孩子们交流,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姚村颜佳村退休村支书闫景喜利用闲暇时间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他还组织老党员自愿打扫街道卫生,群众称赞后也加入了文明行动。
新乡县不仅是文明的引领,也是农村“软治理”的有效补充。在邹城市唐村镇王璐村的乡贤堂,新乡王献赵主告诉记者,他刚刚搬完村里的坟。“有些村民不愿意搬到老坟上去,怕破坏风水。村里的另一位乡贤邱启才和我出面协调,按照老百姓的意愿确定墓地地点。老百姓比以前活跃多了。组织村民抽签分配墓地,大家都相信我会公平分配,工作顺利。”
“同样一件移风易俗的事情,是村干部推的,村民可能不配合,但村民提出来,村民能积极响应。因为在村民眼里,新乡贤就是身边的‘自己人’。乡镇长的非官方身份也可以是村干部和村民关系的调节器。‘村支两委+乡贤’的模式是乡村治理的一种创新。”汤村镇党委书记高升说。
家庭教育,传递美德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有“修身齐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方法,“齐家”和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家风。
文县军屯乡马山村今年刚刚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记者走进这个偏僻的村庄,却看到房子环境优美整洁。村民房前有菜园,房后有果园。水泥硬化的街道被树木遮蔽。文化广场、村务宣传栏、政策宣传栏、移风易俗文化墙等。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农家院外的菜地里,大白菜又肥又绿。
走进一个院子,四合院收拾得整整齐齐,主人小心翼翼地保养着满是绿色的室内盆栽。80岁的徐月兰老人热情好客,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故事:“6年的女队长,16年的女主任,44年的助产士。分娩44年,没有一个大人小孩死亡,都安然无恙。”她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刚刚获得的“好婆婆”奖牌。“看你媳妇比你女儿高。”她教婆婆经验。
徐阿姨是出了名的乐于助人。老人的儿子韩宇是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韩愈说:“当党支部书记,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我妈对村里所有的大事小事都很热心。如果她能帮忙,她会帮忙的。谁找上门来求助,我妈绝对不让她出门。”有好妈妈在身边,韩愈不敢懈怠。
6年前,韩宇当选村支书,带领马山村党员群众踏上美丽乡村的追梦之旅。以前,马山村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通往村外。为了改变面貌,韩愈多方筹措资金,发动群众修泥路,硬化村内街道,修建排水沟,安装路灯,粉刷墙壁,新建文化广场,使1000多亩荒山荒滩变成了优质核桃园,每亩纯收入3000多元。韩宇和村里的两名回族党员还担任了村民纠纷的义务调解员。现在马山村已经建成了文明和谐的农村宜居村。韩宇被授予市级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
看着儿子的表现,徐月兰说:“当干部就是要多为群众做好事。”老人不仅把自己一生的经验传递给后代,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影响后代,这就是家风的力量。
“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是幸福的;一家一国一国。”如今,济宁市已将建设良好家风、践行家训活动常态化。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优秀家训征集评选、家训进机关、家训进企业、家训进学校、家训进乡村等文明创建活动。,并开展了优秀家训的媒体行,推动乡风文明从改善环境到提高文明素养,从乡村到家庭的发展。
幸福的家,邻居看着一家人。
《比邻德》、《德日连珠》、《幽兰飘香》……刚写完“仁德”的条幅,老袁满振新就在院子里接过邻居做的饺子,尝了一口,连连称赞。正在做百家饭的邻居连连称赞袁先生的书法。这是济宁市任城区“运河之都邻里节”期间的感人画面。
任城区每年都会定期举办邻里节,内容包括志愿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居民特产展示、广场舞比赛、百人饺子宴等。自2006年以来,“运河之都邻里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2届。居民文明素质、文明城市建设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营造了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邻里节已成为济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曲阜市周公庙社区的“乐和之家”,一群孩子正在举行“生日仪式”。唱完《跪羊图》,一个小女孩舀起第一勺蛋糕,喂给妈妈吃。温馨的家庭场景,让村民们动了眼眶红。这些仪式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为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文明的培育作用,曲阜市选择了20个试点村,实施以村民为主体、以传统文化为主脉、以社工服务为主力军的“乐和家园”文明创建模式。乐家园模式秉承“以德和谐”的智慧和周公的礼乐传统,在村居推行“一站(社工站)、两会(联席会、互助会)、三院(文化大院、乐和书院、民院)的“六艺(耕、读、住、养礼乐)”,让村民形成自强、互助、公益的道德理念。其中,“新六艺”既继承了传统“六艺”的文化内涵,又紧密联系村民的现代日常生活,守护乡村文化阵地,构建“守望邻里是一家”的村居关系。乐家园常年开展节庆日等民俗活动,举办邻里饺子宴等。
“‘音乐与节日’是我们七大‘音乐与节日’活动之一。”学院街党工委书记齐湘灿说,“我们还推出了乐和调控、乐和基金、乐和剧场、乐和贾伟、乐和竞赛、乐和代理等。,并以丰富的村民集体活动和为民服务的新方式诠释了自治、法治、德治的内涵。“本街道龚家村在乐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参与下,开展社会治安联防、特殊群体联管、移风易俗联建、民生联管、公共娱乐联管、困难群众联扶。
曲阜还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了“和为贵”的调解室,成功率达98.1%。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和为贵”实践被评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乐和之家”工作经验入选100个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社区。
孔孟之乡济宁大地,以文化为魂,以群众为主体,以儒雅神韵、音乐、家园为特色,书写乡村文明建设新时代篇章,助力乡村振兴,坚定文化自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