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浙江新高考后高复市场回暖(浙江高复)

浙江高福(新高考后浙江高福市场回暖)

浙江省新高考后,高复生市场有所回暖,大部分复读生都考上了大学。

晨雾/转帖

浙江在线9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欧阳北露)“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生无悔。”杭州求是新理想高级康复学校教学楼外墙上,两排红色大字醒目。就在两个多月前,一批“高四”学生在这里被送走。现在,这里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和守望。与去年的“冷落”相比,今年来复读的学生增加了一倍,班级也从8个扩大到11个。

作为浙江省规模较大的高康复学校,今年的“回温”现象并非个例,更像是全省高康复学校的一个缩影。两年前,有业内人士分析,“新高考”刚实施时,因为考试模式的巨大变化,选择高复的学生很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但当“新高考”稳定下来后,高复又会重新回到温度。现在,新首届高考已经顺利结束,原来的预测正在一步步得到验证。

观察

高复苏市场和整体复苏

“去年是全省生源最少的一年,今年算是‘回温’了,但还是比不上以前。”从兴盛到衰落,十几年来,追求新理想的高复派郭校长见证了高复市场的起起落落。

十年前,高福市场达到顶峰。据媒体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招生1010万人,其中复读生近300万人,接近总人数的30%,浙江高复生5至6万人,占全省高考总人数的15%。据郭校长介绍,2007年前后,杭州仅3所高康复学校就有8000多名学生,而另一个高康复镇东阳,就有12所高康复学校。之后,随着适龄考生的减少,高考录取率的逐年提高,升学途径的拓宽,高复的市场一直在萎缩,现在全省只有十几所高复学校。

今年新理想高复录取了500多名学生,超额完成了招生计划。"新的高考政策对高有一定的好处."据郭校长分析,今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考生不熟悉录取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填报志愿出现错误。还有一个原因是,新高考政策,英语和选考科目已经实施两年,给了考生保底的机会。“如果高考政策不变,我相信高恢复的规模会逐渐稳定。”

“高福不是现象,是正常需求。只要有需求,就有活力。”宁波京华高福学校校长卢小刚对今年的“回温”现象有另一种解读。卢小刚,原宁波市小市中学副主任、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副局长,多年来一直深入参与素质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实施与评价。在他看来,这两年的高复虽然有些“低调”,但未必是坏事。

变化

高分考生占比高。

“这些今年复读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已经拿到了录取通知书。”高分考生很多,这是郭校长对这个复读生最直观的感受。“五分之一的高考成绩达到一定线,其中500-530分区间的人数最多,占一半。”在东阳于颖高福学校,70%的考生都在二年级以上,大约一半的考生都在500分以上。

阜阳中学高三学生小林今年高考成绩568分,已被省内一所师范大学录取,但她对录取结果并不满意。“我的好朋友都考上了名校,这让我很羡慕。我觉得我之前还不够努力。”对于刚刚结束的人生考试,小林直言自己没考好,选的三门科目(物化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打算全部重考。“希望明年能冲刺211和985学校。”

小许的高考分数和小林差不多,但高福的想法早在4月份的选考结束时就有了。他说,“我本来打算高考完了再决定是否复读。高考成绩出来后,家里人也很支持我。目前的目标是610-620分,我相信明年至少可以提高到600分。”

“现在被动选择少了,主动选择多了,盲目选择少了,理性选择多了。”郭校长说,通过直接交流,他发现很多考生在来之前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正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所以在课堂纪律和行为习惯上表现得非常好。

陆小刚也有类似的感受:“对于560分以上的考生,我一般会劝他们不要放弃上学的机会,但今年不管你怎么劝,学生们都很坚决。同时,生活和思想作风也与往年大不相同。”

趋势

服务指向“高精度”

以前社会对高福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只有考砸的考生才会选择高福。如今,随着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多种选拔模式同步发展,拓宽了考生的入学路径,实现了“普通高考录取率比以前高”的目标。高福也从当初失败学生的无奈选择,变成了想要冲刺名牌大学和本科的考生的主动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复学校不再“来者不拒”,开始对学生进行检查,试图打造高精度的高复服务。今年精英高中招生150人左右,与去年持平。与其他双出勤的高中相比,精英高中的招生情况只能用“稳定”来形容。其实这种“独特性”源于学校不搞大信息资源联网,只为部分学生服务的理念。这部分学生主要是指因学习失误、志愿失误、考试失败、入学不理想等原因选择复读的考生。

“高级康复班不是想读就能读的。”在卢小刚看来,学习成绩的提高并不难,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思维方法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京华高福今年的招生是6月初开始的。在8月20日正式开学前,每个学生需要在家学习五周,看完六个科目的全部教材,每周将作业提交给学校检查。“高考结束是他们心中最渴望的时候。我们故意在这个时候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看他们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最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被劝退了。"陆小刚说,从表面上看,学校只招了100多人。事实上,他接待了上千人,每次将近两个小时。

如果说精英的取向是“精”,那么寻求新理想的取向就是“高”。从去年开始,为了追求新的理想,实行了招募限制。今年一般考生的招录限制门槛达到了450分,大量考生被“拒之门外”。“接下来,我们打算走‘高端’路线,希望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为了帮助考生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秋实高鑫花了一年时间编写了新的高考教材,并为每位学生进行了门诊辅导,设计了优化的复习方案,为考生的薄弱科目提供了课外辅导。

建议

破釜沉舟需要理性规划。

新高考政策对高年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是一大利好,也有挑战。针对这些高分高复活,相关业内人士也给出了建议。

首先,考生需要根据高考目标和自身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并持之以恒地执行。其次,要合理选择考试选择项目和时间。建议11月份考一般优势科目,然后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巩固剩余科目,明年4月或6月再考。

根据往年经验,国庆假期期间,高福学校也会迎来招生小高潮。这部分学生通常是因为分数而选择上学,进入大学后因为学校环境、专业、自身情况等原因而决定去高复。对于这类学生,陆小刚建议尽量不要辍学。如果一定要退学,一定要办理退学手续,和学校协商把学籍转回学校,不要在档案上留下污点。

“600分以上的考生,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不是积极理性的选择,不建议来高复。”郭校长坦言,高三的生活很枯燥,尤其是对于高分考生来说。11月份考完,只有三科要复习,会有很多空的空余时间。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很重要。对于分数较低的考生,除非智力基础较好,提高较大空,否则不建议复读。

“已经被录取的学生选择高复,对国家和家庭都是资源浪费。”对于560分以上的考生,陆小刚不建议复读。“条条大路通罗马,前进的路上随时都有困难。希望同学们不要轻易退缩。高福也有一定的风险。建议提前和信得过的老师沟通,或者听听高复的专家意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