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供暖温度多少合适?有固定标准吗?(供暖温度标准)

供暖温度标准(供暖温度多少合适?有没有固定的标准?)

我们国家室内采暖温度标准是怎么制定的?很多地方规定室内标准温度18℃是怎么形成的?

我国供热领域国家标准的编制,一般是根据我国供热用热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冬季区域室外温度的变化规律、用户的基本用热需求、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供热系统的现有能力、国民经济和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

目前室内采暖温度有三个国家标准:

(1)《室内空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20)规定冬季采暖温度为16 ~ 24℃,相对湿度为30% ~ 60%。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规定了办公、体育、商务、餐饮饮酒等不同建筑类型的不同室内温度标准。:宾馆、住院部22℃,商场、门诊楼9 ~ 20: 18℃,办公楼、教学楼8 ~ 18: 20℃。

(3)《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6)明确规定,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主要房间室内采暖设计温度应为18 ~ 24℃。

从以上规范和标准可以看出,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对于人们长期活动的房间,我国北方冬季采暖室内设计最低温度为16℃。由于气候、风俗、人口基数、房间功能、房屋结构等条件的差异,室内设计温度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不会超过24℃。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有四个截然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一年中气温随季节变化,人体对环境温度相当敏感,对不同的温度有不同的感知。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健康人在衣着得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室内温度在20℃时会感到舒适,18℃时人体不会感到明显的寒冷,15℃时人体会感到明显的寒冷。当温度低于12℃时,80%坐着的人和20%以上运动的人会感到寒冷。卫生以12℃作为建筑热环境的下限。

我国传统的供暖制度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福利供暖制度下建立和形成的保障式供暖制度,其建筑、系统和室温标准也是根据国家当时的经济基础和人的感知来确定的。因此,在现有的经济条件、建筑节能情况和供暖设施供热能力下,很多地方将室内供暖的标准温度定为18℃是合理的,可以满足大多数人对供暖的基本要求。这里强调的是标准温度。事实上,据我们所知,大部分供热企业的实际室内温度都在标准温度以上1℃到6℃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集中供热事业蓬勃发展。北方采暖地区地方政府在地方供热管理办法或供热管理规定中对室内采暖温度标准有明确规定,基本规定在18℃至2℃之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暖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北京为例。20世纪90年代后期,标准温度已经从不低于16℃提高到18℃。目前北方地区实行集中供热的城市,政府大多要求供热标准温度为18℃,少数要求标准温度为20℃。

当然,设定供暖的标准温度是有条件的。第一,室外温度不低于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比如北京室外设计温度-7.6℃;第二,建筑围护结构要符合采暖温度的设计标准;三是现有供暖系统和室内供暖系统能满足供暖的正常运行。针对现有老旧建筑和供热系统容量现状,以及部分用户私拆、私改、装修遮挡等行为,在供热条例或供用热合同中予以规范和明示,确保双方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