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管理(脚手架安全管理,你以为这么简单?)
一、脚手架事故原因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发生涉及脚手架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不同程度地影响工期。一个建筑的施工周期长,在安全问题上经常出现精神麻痹的现象。因此,在脚手架的准备、搭设、使用、拆除、运输和存放的全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脚手架事故的类型
从脚手架的搭建、使用和拆除的角度来看,脚手架上经常发生的安全事故有以下几类:
1.整个脚手架不稳定,导致整个脚手架垂直倒塌。
2.未按规定标准搭设,导致整个脚手架倾倒或局部坍塌。
3.由于防护设施不全,人从高处坠落空。
4.施工组织不当造成高空坠物伤人。
5.操作不当造成事故。
6.精神麻痹导致的事故。
7.触电和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
(二)脚手架事故的原因
通过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脚手架事故实例,可以发现有直接原因造成的脚手架事故,也有间接原因造成的脚手架事故。
1.直接原因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中,有设计不合理、技术方面、指挥或操作不当,也有突发、自然因素和外部因素,但归纳起来有:
(1)由于不重视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一些非常规脚手架仍是凭经验搭建,导致脚手架结构不合理,承载力降低。
(2)不注意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或在建筑立面不规则处连墙件数量不足,或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拆除连墙件不回收。
(3)为了抢工期,赶进度,多层同时作业,造成整体架严重超载或脚手架堆放过多造成局部超载。
(4)突发的自然因素和外界因素,如强风、猛烈的机械碰撞等。
(5)地基不均匀沉降。
以上五项是脚手架倾斜倒塌、局部坍塌的主要原因。
(6)作业层未按要求配备安全防护用品。比如外竖网和内夹层网没有按要求设置。
(7)架面未按规定铺设,缝隙过大,或脚手板搁置不稳,固定不好,受力后断裂。
(8)架面狭窄,工人过多或堆物过多,工人上下班行走不便或作业时拥挤碰撞。
(9)由于操作过猛,货架表面光滑,导致身体失去平衡,滑倒或搬运、安装重物。以上四项是造成高处空坠落伤亡、高空坠物伤人、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原因。
(10)钢脚手架搭设在高压线架空线的安全距离内,造成触电伤亡。
(11)荒野、空空旷地带的脚手架或高于相邻建筑物的脚手架未安装防雷设施,造成雷击伤亡事故。
(12)脚手架拆除过程中,不按要求进行,随意拆除,造成脚手架倾倒和局部坍塌;或者在拆除过程中,被拆除的物料从高处抛掷,造成落物伤人和物体打击伤人,造成人员伤亡。
2.间接原因
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安全管理不到位;二是工人安全防护意识差,造成事故。虽然是间接原因,但却是导致直接原因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重视。
二、脚手架安全要求和措施
以上列举了建筑脚手架在搭设、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类型及其原因。虽然事故类型多,原因不同,但事故的共同规律性是:思想麻痹,措施不力,管理不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缺乏防护设施,自我保护意识差。为了减少和避免事故,应特别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首先,保证脚手架结构方案和防护设施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二是严格按照设计和有关规定进行搭设、使用和拆除,杜绝乱搭、乱改、乱用的“三乱”现象:
第三,加强规范管理,杜绝违规操作;第四,注意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为确保脚手架在安装、使用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所采取的安全要求和措施主要包括:
(1)脚手架的基础、框架、结构甚至连墙件都必须进行设计,并对其承载力进行验算和检查,制定完整的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方案,并严格执行该方案。
(2)按规定应设置斜杆、剪刀撑、连墙件或撑拉件,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并加强通道、开口或承受超规定荷载的部位,以提高这些部位的承载能力。
(3)脚手架各杆件的相交位置应符合节点的构造规定,连接节点的安装和紧固力应满足要求。通常紧固件螺栓的拧紧力矩在4.0-6.5nm之间。
(4)脚手架基础应平整、夯实,基础有足够的承载力。每个螺柱下方应设置基座或衬垫。若脚手架位于基坑(槽)边缘,立杆距坑(槽)边缘不应小于1m,边坡坡度不应小于土的自然摩擦角,否则应对边坡进行防护和加固。
(5)脚手架使用时,其施工荷载不允许超过规定值。结构承重脚手架的施工荷载≤2648n/m2;架子装修施工荷载≤1961N/m2;桥型最大使用荷载:每组桥的总和不超过980n专用货架的使用负荷应通过建立来计算。上述荷载为均布荷载,货架上不允许出现集中荷载。
(6)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网,确保架子上及周围人员的安全。
(7)当脚手架的搭设高度高于相邻建筑物或脚手架处于荒野和空空旷地带时,应采取防雷措施。钢脚手架的防雷措施是将脚手架与接地装置连接,一般每隔50m设置一处,最远点到接地装置脚手架的过渡电阻不应超过10欧。
(8)在高压架空线附近搭设钢脚手架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或在使用过程中切断或移走电源。
(9)加强管理中的检查和监督,消除事故隐患。
(10)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安全警钟长鸣,克服麻痹思想,从源头上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