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拍摄(如何拍摄收藏的瓷器)
清康熙福寿面丸美唐寅藏品(中国藏品提供)
近年来,文物事业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爱好者参与其中。无论是满足专业文物工作者的研究需求,还是文物爱好者的欣赏需求,都对文物摄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清雍正青花绞花轴头壶梅唐寅收藏
文物摄影在表现文物的形状、质地、色彩时,应忠实于原作。既要展现文物的艺术特征,又要对文物的鉴定和断代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文物照片不仅是一种摄影作品,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在文物摄影中,严禁对图片中的文物进行修图。
宣德青花店首龙形梅瓶出土于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东门一带。
在特定情况下(如用于出版或展览文物图集),可以在不修改图片中文物的情况下,改变图片的背景或修改背景缺陷。考虑到文物摄影是没有空间隔的,在摄影中对光线的选择和运用是非常苛刻的。可以说,光是文物摄影的生命。
大多数瓷器文物的照片使用室内照明。在室内摄影灯的照射下,观察瓷器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釉面光亮,反光;
二是釉面没那么亮,反光弱。反光较弱的釉面相对容易拍摄,但在拍摄釉面较亮的瓷器时,由于摄影灯光照射,釉面上会出现不同亮度的斑点,直接影响画面质量和效果。
明德化窑何朝宗白釉观音像(文物照片)陈刚摄
对于德化窑这种反射性强,釉面亮度高的瓷器,在拍摄时,瓷器表面如何保持一定的斑点,位置合理,柔化适当,以增强画面中瓷器的立体感和视觉效果?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经常利用光的全反射和漫反射的特性来调控被摄瓷器表面的发光位置和处理光斑。基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根据镜头的视角调整光线的照射角度,偏离光线的反射线,从而减少光斑面积,调整取景器中瓷器的光斑位置(我们常用抬高主光源、调整光线的反射线、模糊被摄瓷器表面、减少定向反射、增加漫反射等方法来削弱或消除光斑)。
在拍摄釉面光亮的瓷器时,一般不采用无遮挡的直射光源直射,因为这样会使画面中瓷器的光照对比度过大,影响光线的自然过度效果,不适合瓷器质地细腻,视觉效果柔和的艺术审美。摄影师更多的是利用光线的透射特性(即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物体上时,光线在透射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和漫射,光线被半透明物体折射和漫射后,形成柔和的漫射光源。
冰梅罐(文物照片)陈刚摄
提高主光的位置,减少被拍瓷器的斑面,用辅助光弥补主光的不足,填充瓷器的暗部,更好地体现瓷器暗部的质感和层次。
拍摄时,通过在光源前增加散射灯箱或半透明硫酸纸和柔光布(或柔光棚),使光源散射变柔和。柔光箱或柔光布后面的光源也可以采用上述调整入射角的方法,减少可能出现的漫反射斑。在散射柔光光源下,如果瓷釉反光不强,亮度不高,可以使用正常的散射柔光进行拍摄。
另一方面,釉面反射强、亮度高的瓷器,在一般的散射柔光下也会有一定的漫反射斑。在处理这种高反光的瓷器时,一般需要在正常散射的柔光盒或柔光布前加一层厚度合适的柔光布,以增强柔光效果。需要什么样的柔光强度和柔光效果,用什么样的手法,都是根据瓷器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而不是一概而论。作者主张画面中的瓷器表面要有一定的斑点,位置合理,柔化适当,以增强画面中瓷器的立体感和视觉效果。
南宋西坝窑塑料鼠灯(文物照片)
文物摄影对瓷器质感的表现要求非常高。瓷器的表面纹理和层次必须非常清晰、细腻、逼真,尤其是引人注目的细节、高光和阴影。为了达到最佳的纹理效果,我们必须利用光线的透射特性来达到正确的配光角度和正确的光线对比度。
宣德青花店首龙形梅瓶出土于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东门一带。
拍摄时一般采用三灯区,使用散射柔光。三个灯区是顶灯、主灯和辅灯。
顶光不能太强,光的亮度不能超过主光。其功能是从中绘制出瓷坯的凹凸曲线。
主光要比顶光略强,位置可以在待拍瓷器的左侧或右侧。具体位置应该由物体的具体形状决定。主光用来照亮和描绘瓷器的全貌,是反映瓷器整体造型和高光层次质感的光。如果瓷器釉光明亮反光,应适当抬高主灯位置,以减少拍摄瓷器的光斑面,并尽可能将光斑投在瓷器无图像、无装饰的部分。不要太多斑点,也不要太浓。辅助光是用来弥补主光不足的,其强度应略低于主光。用来给主光不足的部位补光,比如瓷器的暗部,更好的体现瓷器暗部的质感和层次。因为物体的画面效果和立体感的强弱与主次光的光比和强度有关,也与主光的位置高低有关——主次光的光比越强,画面整体效果越硬,画面的立体感就越强;
明代宣德青花铺头的龙纹罐及其铭文,以及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东门地区出土的部分。
主次光光比弱,画面整体效果柔和,画面立体感弱。瓷器拍摄中主次光与光的比例要适当小一些,投在背景上的阴影要柔和无力,才能表现出物体的光泽质感,给人以干净、简单、纯粹的艺术效果。主光的层次变化也会影响背景上瓷器投影的阴影大小的变化。因此,主光灯位置的高度应根据瓷器的具体形状来确定。为了达到最佳的画面效果,我们必须对不同的瓷器使用不同的最佳光比和最佳灯位的投影。
对于釉面较暗、质地较亮的瓷器,如果在拍摄时使用浅色背景纸,在光线的照射下,浅色背景纸的色光会反射到深色瓷器的釉面上,并根据瓷器的不同形状,形成上半部或下半部的眩光光晕,使瓷器的釉面颜色发生扭曲。受眩光影响,画面中瓷器的清晰度会不真实。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在柔光盒前面加一层柔光布,减少暗瓷釉面的反光斑;二是使用较深的灰色背景纸,减少光线在背景纸上的反射强度,从而减少背景纸对深色瓷器釉面的反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