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仙山映画的「入学考试」(太极鼠之入学考试)

太极鼠入学考试(“仙山华英入学考试”)

走对路远比做爆款重要。

作者李嘉瑜

采访|张仪彤李佳瑜

“我很满足我的大愿望。”2017年,《妖娆》创始人周告别漫画平台,与旅美动画导演唐伯清共同创办动画电影公司仙山。当时,唐伯清刚刚写完第一部动画电影《龙宫》的剧本。

两年后,《龙宫》进入中期制作,《馒头日记——纸妈》、《钢铁之心》也在进行中。作为仙山华英的创始人之一,周齐静说,“我们想做一些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事情。”

周明显感觉到了的节奏变化。与产品和数据快速迭代、高节奏持续运营的互联网平台不同,五年一个周期的动画电影,节奏和力度完全不同。他必须让自己接受状态的改变,并沉入其中。

同样回到纯创作状态的唐伯清也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自从1996年,他用一台386电脑和一个3D动画教程开始自学以来,他的创作热情一直是他最初的动力。在最后一次不成功的创业经历中,他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保证公司的商业运作,而在仙山华英,他可以专心做一名动画导演。“最大的不同是景琦,他帮我分担了很多事情。”

周和唐伯清的共同愿望是,通过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动画电影,打造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成熟工作室,形成“品牌名”的概念。

周把仙山画的创作分为技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在技术层面,仙山华英在北京总部和洛杉矶分公司之间逐步建立了一套国内外协同工作流程。对内容的探索仍在继续,仙山华英试图用普世的中国故事满足中美市场“求优”和“求新”的饥渴。目前,三个项目已经进入不同的孵化阶段。按照计划,龙宫将于明年6月完工。

仙影画“中考”在即。“龙宫”将是第一个被调查者。能否得到中美市场的认可,将直接论证仙山画的内容方向是否正确,国际化、画室化的“仙山模式”是否可行。

01 |未竟事业

2012年,动画公司因资金问题解散后,唐伯清翻出了一面早已发黄的动画镜子。

这个关于偷老鼠的故事成型于2009年。主角的原型是宜家商城的小老鼠玩偶,也是唐伯清动画公司的LOGO。但很长一段时间,唐伯清都在忙着带领团队做商业项目,直到“公司的包袱没了”。

在接下来的15个月里,他和他的妻子曾小兰呆在家里,由他们的家人支持,偶尔拿一些私人账单。但大部分时间都在致力于个人作品《太极鼠入学考试》的创作。2013年,联考上线后,获得了超出唐伯清预期的反响——除了观众的好评和媒体的报道,他还收到了很多投资人的邀请。

周在中考上线的当天就注意到了这部作品,第二天就飞到成都劝说唐伯清共同成立动画公司“仙山”。

唐伯清陷入了犹豫。比起成立动画公司,他更渴望去海外留学。入学考试是他申请学校的工作。“我很想上学,感觉自己不够优秀,想定期学习。”

另一层担心源于之前的创业经历。公司资金链一度非常稳定,但在推进原项目时,团队未能兼顾进度和质量。“能力是有差距,但我真的很想把项目做好。”唐伯清担心《仙山》会陷入重复的困境。

当时,想要开拓信息资源海外市场的奥菲动画找到唐伯清,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在海外开设工作室。唐伯清认为,在海外开工作室可以算是一种留学的方式,身处更大的公司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对创业的顾虑。

双方一拍即合,唐伯清最终决定加入奥菲,在美国成立动画工作室。在周看来,这多少有点像一个早期的留学生:“所有的理由都摆在他面前,他还选择走出去,我还挺佩服的。”

当时中外项目合作只有两种模式:邀请外国人加入国内团队,或者项目前期在海外发展,中期回国生产。奥菲动画公司想创造一种更灵活的模式。“成立动画工作室,按需招人,不受地域限制,只需找到最适合项目的人才。”唐伯清解释道。

在海外市场缺乏背书的奥菲动画需要打开局面,唐伯清成为先锋。工作室成立之初,花了大量时间了解美国市场和行业运营模式,通过项目合作建立对新商业世界的信任。

与此同时,国内动画电影市场也在发生变化。2014年底上映的动画电影《十万个笑话》票房收入1.2亿人民币。次年,奥菲娱乐以9.04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并孵化了《十万个笑话》等网络IP。

进入系统后,周在交接期间就开始思考的下一步。在考虑了投资和建立新平台等选项后,他选择了动画电影。“动画电影是当时最有挑战性的东西。电影处于动画产业的顶端。如果他们能做得好,就能创造更大的影响。”

2015年,斩获9.56亿票房的《大圣归来》给了业界信心,但周认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潜力并不止于此——在美日等成熟的电影市场,每年票房前10的电影中,有近一半是动画电影,“动画电影在大多数地方都是非常主流的。”

进入市场的机会在于缺乏成熟的工作室。当时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多由独立导演创作,追光动画还处于探索期,条纹屋刚刚成立。周从中看到了差距:“工作室的意义在于用一个创意持续输出,形成矩阵,品牌概念更强。只有好的工作室才能推动行业。”

周,画派创始人

唐伯清也有类似的想法。同在体制下的唐伯清和周,在某个项目上并没有真正的合作,但通过海外业务接触国际市场后,“国际化”成了他们共同的目标。“我们要保证核心主创团队是中国团队,技术学无国界,用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人才来做中国动画电影。”

2016年,周和唐伯清决定重启《仙山》,并在创业方向上达成共识:做工作室,国际化。2017年,周带着妖灵正式离开,唐伯清完成了第一个项目《龙宫》的剧本。

“事实上,我在奥菲时做的事情和我现在做的完全一样。”唐伯清说:“景琦认为奥菲这件事还没有完,我们可以捡起来再做一次。”

但他也明显感受到了仙山画的不同。对于奥菲这样一个体系庞大的上市公司来说,决策过程往往非常漫长,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加复杂。专注于动画电影制作的仙山华英,测试边界更广,容错率更高。“它可以让事情变得更极端、更简单。”

02 |仙山模式

周和唐伯清想建一座没有国界的“仙山”。

仙影画总部设在北京,分公司设在美国洛杉矶,分别由周和唐伯清领导。总部还在办公室,海外团队遍布全球,美洲、欧洲、大洋洲、东南亚等地成员在线办公。

为了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仙山华英前期花了大量的时间,逐步贯穿了一套完整的在线办公模式。除了视频会议设备,还包括数据上传、邮件收发、会议组织、观点传递等细节。

“就像在办公室工作一样。”北京总部会议室的大屏幕上,坐在洛杉矶家中的唐伯清笑着说,中间隔着十五个小时的时差。

唐伯清的这条惊人的“管道线”,让他可以放开手脚,遍天下用人。仙影画不按项目阶段或环节给国内外团队分配工作,而是根据需要在全球匹配合适的人选。

唐伯清在美国“开荒”期间积累的经验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对就业和对接有自己的一套国际标准:“基本上每个环节都有中国人和外国人。最重要的是,我会在需要人的地方找到人。”

这是中外语言合作的先天障碍,仙山华英试图用“硬标准”来减少语言的影响。比如海外团队的成员基本都位于英语国家。仙山华英在扩充团队时,也会对剪辑、素材、场景、角色、特效等岗位提出语言要求。

另一个难点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不是指文化差异,而是对动画的认知,比如什么是好的动画电影?”唐伯清解释道。

这种思维差异在工作中尤为明显。在周看来,国内和海外团队在工作思维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执行”或者说“创造”——国内的工作强调高执行力,而在海外,每一个环节都有望取得突破。

“因为我很佩服你,所以不想给你太多的干扰,就画了个草图。但是国内团队一看草图就说,能不能画仔细点?我该怎么办?”

周并不想要一座死了的“仙山”。他甚至称赞海外团队的工作作风:“在工作时间内贡献出远大于我价值的东西,是一种很好的态度。”唐伯清也认为电影是集体智慧,他很喜欢在电影《来自天堂的食物》中的副标题:“一部很多人的电影。”

仙影画创始人唐伯清

磨合还来自于内容质量要求的不同。一开始海外团队对质量的要求高到让周担心“成本撑不下去”:“我气得连复习都不想复习了怎么办?”

团队在磨合过程中努力寻找平衡,中国团队不断提高制作水平,海外团队做出适当妥协。在此期间,各个环节的配置也在调整。比如模型、特效等国内优势环节,整体交给国内技术团队。

国内产业化体系尚未成熟,动画制作水平与人才技术直接挂钩。周告诉三生(微信ID: tosansheng)记者,随着国内用工成本的快速增加,国内外横向薪资逼近,在相同的预算规模下,仙山可以同时选人国内和国外。有很多来自迪士尼、梦工厂、索尼动画的资深导演,在海外团队工作超过20年。

动画部门负责人Yuriko Senoo在迪士尼担任动画总监多年,负责审核全球外包项目。她把项目质量控制得像“举手一点点”或者“眨眼多一点点”一样精准。经过几次磨合,周明显感觉到返工次数减少了,效率提高了,项目成本也降低了。

对项目质量的整体控制使得团队的整体水平提高很快,在扩大人才库的同时,周也相对提高了技术要求。

目前《龙宫》等项目的制作全部由仙山画派团队完成。唐伯清希望通过整体完成项目来提高自己的制作能力,而周则表示,对项目质量的要求和美国动画的风格让项目外包变得更加困难:“我们测试了国内所有的动画公司,发现只有一家可以做,但报价太高,后来觉得更划算。”

直到今年,国内和海外部门的协同工作流程逐渐建立起来,龙宫进入了制作中期,保持了稳定的产量。在唐伯清看来,这意味着“仙山模式”已经成型。

“我觉得仙山已经把路走得很清楚了。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用更直观的方式证明自己。”唐伯清说。

03 |入学考试

仙影画即将迎来一场“中考”——按照计划,唐伯清导演的《龙宫》将于明年6月完成。

唐伯清希望以《龙宫》为首的动画电影得到中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的认可。“仙山本身就是一家中国公司,我们肯定希望被中国观众接受,但至少在我看来,我对此并不满意。”

主流票仓市场往往具有鲜明的观影习惯,一味希望改变观众口味并不明智。对于正试图寻找平衡的仙山华英来说,这意味着该项目从一开始就很困难。然而,迪士尼在全球的成功证明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唐伯清认为,只要被两大主流市场接受,就能引领全球市场。

然而,中国和美国的电影市场有着非常不同的特点。在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电影投入与回报的关系相对稳定,对票房的判断也相对准确。然而在中国,“过山车”式的票房变化还是很正常的。

两个市场也都在释放自己的饥渴点。中国市场期待好电影,一旦有哪吒这样的电影,观众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但美国市场在迪士尼、皮克斯等动画电影的疲软期求新求变,比如去年上映的定格动画电影《久保与尔琴清》。

曾经,国产动画电影因追求国际化而受困于大量模仿和萧条。周意识到,仙山应该在市场中找到独特的定位,做到差异化。

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东方神韵和审美无疑是新鲜的,但过于本土化的内核和表达会增加理解的难度。因此,剧本创作回归到“成长”、“勇气”等普世核心主题,而这种信息资源的价值观中难以被国际市场消化的部分被剔除。

“我们想给美国人带来惊喜,让中国人熟悉故事和风格。”周对三生说。

比如《龙宫》的故事发生在海底,主角是一个渴望证明自己的龙族少年。唐伯清认为,美国观众对很多中国元素并不熟悉,武侠、熊猫、美食被反复讲述,“龙”是为数不多的新鲜题材,误会化解、少年成长等主线故事线在中美市场并不难理解。

东方审美和本土特色在视觉效果和场景设计上被放大,但唐伯清在处理台词、故事背景等细节时会有意识地避免陷入过于本土化的语境。所以剧本修改时删掉了“炒鱿鱼”、“咸鱼有梦”等只有中国人能看懂的梗,改用了两个观众都能看懂的段子。

仙影画的第二个项目是《钢铁之心》,周写了一年,第三个项目是《馒头日记——纸妈妈》,改编自恶魔IP。前者希望传达“不向命运屈服”的思想,后者以母爱为核心。除了平衡普世价值和本土表达,“求新”也是仙山绘画的目标之一。比如《馒头日记-纸妈妈》就加入了音乐元素。

在内容方向上,仙山华英仍处于探索期,各项目间没有明显的统一调性,“品牌名”概念不突出。周表示,现阶段,仙山的绘画将在框架内进行全方位的探索,《龙宫》具有明显的尝试性。“我们不规定做什么,但也会有不想碰的题材,比如不想远视,不想完整空。”

某种程度上,核心团队对动画电影的理解和导演的个人风格也在尝试的过程中塑造了《仙山华英》的内容框架。周希望动画电影能够接地气,对丰富的情感有着强烈的追求,而唐伯清坚信动画电影要给观众呈现“从未见过的世界”,于是将“龙宫”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海底。

虽然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的分界线因为技术的进步和题材的拓展越来越模糊,但周认为动画电影的理想化表达和追求才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根本原因。在成本规模相近的情况下,动画电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空,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情感传递,既满足了青年群体的精神需求,又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国内观看动画电影的市场需求还处于培育阶段。在受众数量和信心都不够的情况下,传统文化、成熟IP等受众熟悉的话题可以帮助破圈。随着市场的成熟和观影观念的形成,由个别导演或工作室主导的纯原创项目会有更大的生存时间空。

“无论是导演的个人品牌还是工作室的标签好不好,其实都是一个建立自信的过程。”周说,“所以我们将希望龙宫在两个市场都有良好的接受度,至少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他对《龙宫》的期待,不仅仅局限于做一个“爆款”。对于急于推动工作室走向成熟,不断推出优质作品的仙山华英来说,走对路远比做爆款重要。

“我们在国外市场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每个人在国内都能认识我们。这是我们的期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