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的菜在哪里
孙文画了整版红楼梦,蟹宴部分
古人形容金秋时节有句谚语:“橘蟹月,新酒菊日。”现在是吃螃蟹,喝黄酒,赏菊花的最好时机。《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说史湘云重阳节在莲藕香榭设宴款待夫人,夫人们吃螃蟹赏桂花,以菊花为题材,作诗大赛场面。冯伺候着贾母,站在一旁,取出蟹肉给贾母吃。薛姨妈坐在她旁边,说她喜欢自己吃,不需要别人帮忙,让她很香。黛玉描绘螃蟹色香的诗句令人垂涎。"螯合嫩玉饱满,壳凸红脂香."
自唐代以来,吃螃蟹成为一种时尚,古人称赞螃蟹美味,各有各的吃法,纷纷赋诗歌颂。相传苏东坡爱吃螃蟹,痴心不改。他在杭州做官的时候,以此为诗弄螃蟹吃,还蛮好玩的。“可以笑吴中贪太守,一诗得两个刁钻球。”黄庭坚最喜欢扬州贡蟹,赞其“丁丝万元,玉食常罗真,我评扬州贡,真是绝世。”
宋佚名《荷花蟹图》
在古代,在更正式的宴会上,主人通常不会安排带壳烹饪整只螃蟹来招待客人。第一,人们吃螃蟹的吃相不优雅;第二,专注于吃螃蟹,必然会影响交流,让酒席冷场。提前去掉蟹黄蟹肉做成蟹粉,然后蟹粉做的菜就应运而生了。这不会影响这道时令美食的味道,也不会影响主客的享受。菜品可以多种多样,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苏州人吃大闸蟹很出名。苏州传统蟹宴上有各种蟹粉做的美味菜肴。蟹粉月饼,四季蟹粉汤圆,蟹粉汤,雪花蟹盒,蟹酿橙,卷虾蟹,蟹黄鸡糊蛋,光头黄油等。都是精雕细琢,精心挖空非常费力的菜。
纪录片《风味人间》截图
初霜的那天,我在江南水乡吃了一道蟹粉做的菜——蟹酿橘。这道菜最早出现在南宋绍兴学者林鸿所著的《山甲清宫》一书中。山甲清宫中的“清宫”并不是指器物的等级。这本书记录了汤、饭、粥、面、饼、菜等104种菜肴的美味和优雅。这些食材易得,制作方法简单易行。以清宫为题,文人所提倡的“山居清谈”、“山林之味”,标榜着他们对所谓“平庸庸俗”的不屑。
蟹橘在宋代是很受欢迎的一道菜,杭州很多餐馆都可以从吃到。这道菜在宋代又叫“橘瓮”,因为橘空口大腹小,很像瓮。据说宋代最讲究的厨师在做橘瓮的时候绝对不用整只螃蟹,坚决不用蟹膏,只从螃蟹的钳子里挑出一点点蟹肉。当时有食客认为蟹爪永远是活动的,里面的肉最嫩最好吃,是螃蟹的精华。据传说,清河郡王张浚在为宋高宗举行的豪华宴会上,将蟹黄作为第八种小吃。
蟹橙图源节气盒
蟹黄的味道像香水,层次丰富。最上层的蟹黄鲜嫩可口,完全不受橘味的影响,依然保持了原有的浓郁口感。中层的蟹腿肉口感紧实,有淡淡的橙子甜味,醋有效帮助提升鲜度。底部的蟹肉碎充分结合了橙子的甜味和一点酒香,醋的酸味中和了橙子的甜味,这样橙子的甜味就不会占优势了。
神奇的是,橘子和螃蟹的搭配,甜咸鲜香,恰到好处,根本不互相抢。难怪宋人那么相爱。加热后橘皮渗出的芳香油使橘子香味倍增。吃了这螃蟹做橘子,身心通顺,唇齿留香,再也不用担心手指沾上油腻的鱼腥味了。
《山甲清宫》中也有记载,用橘子制成的海鲜蘸料被称为“橘玉人生”。虽然没有详细描述方法,但我猜可能是用橘子肉捣碎,也可能是用橘子皮捣碎,直接当海鲜蘸着吃,或者加一点盐。信息网橘皮中的芳香脂肪得到充分释放,从中医角度可以去除螃蟹的腥味,中和螃蟹的寒性。这是宋人的一种“海鲜蘸酱”,是一种完美的甜酱。原来古人早已在机缘巧合下发现橘子和海鲜是绝配。
蟹黄
用橘子熟了,切掉顶部,剜出来,液体留的少。
填满蟹膏肉,依然用树枝盖着。
放入小蒸锅,用酒、醋、水蒸。
用醋和盐喂养。
香味清新,让人有了新酒菊橙蟹的感觉。
准备:大闸蟹一两只,橘子一个。
调料:香醋、黄酒、盐。
第一步:用刀在橘子顶部剪一圈花边,做一个带盖的小杯子。
第二步:将橘肉空捞出,捣碎备用。同时蒸螃蟹。
第四步:将蟹粉分三层铺在橘碗中。
o底部的碎肉,
o中蟹腿,
o顶级蟹黄。
加入少许香醋、黄酒、橙汁和橙汁泥。盖上橘杯,水烧开蒸5分钟。配上一壶温热的黄酒,就可以上桌了!
第三步:捞出蟹粉备用。剁碎的肉,蟹腿,蟹黄,分类放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