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中国银河十年间从老大到老三 占比达75%(中国银河证券智慧星)

中国银河证券智慧之星(十年内75%从中国银河老大到第三)

每经记者王燕丹每经编辑蒋悦

30年前,也就是1987年,当中国第一家经纪公司特区证券成立时,金融街还是一条杂乱无章的小巷,狭窄得只能让两辆自行车穿过。胡同两边都是灰色的院墙,四合院和画房混杂在一起。中国银河在学院胡同旁边,金融街35号的国际企业大厦,央行旁边。

十年前的2007年,上证综指创下6124点的历史新高,美好的时光留在了投资者和券商融资者的心中。

对于很多中小券商来说,中国银河是一座大山般的存在。其实际控制人为汇金公司,经纪业务不仅独霸一方,投行业务在业内也享有极好的声誉。但十年后,这位曾经的贵族在业内日渐沉寂,除了营业部数量依然占据全国第一。无论是券商市场份额,投行,资管,甚至研究所,都在被过去的年轻一代赶超。

《全国商报》记者之所以选择中国银河作为样本,与公司经纪业务在行业内仍处于高位有关,也与公司转型遇到的困难有关。对于这个沉默的贵族来说,改革转型的重任迫在眉睫。

经纪业务的过去十年:从老大到老三。

说到经纪业务,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现有老大华泰证券,或者互联网经纪业务第一炮的郭进证券。

你还记得中国银河和他在经纪行业的辉煌时刻吗?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银河市场份额达到6.94%;比第二名国泰君安高出0.56个百分点。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中国银河的股基交易总额达到3.01万亿元,比第二名国泰君安高出15%左右。

到了2016年,中国银河的经纪业务地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2016年年报第19页显示,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公司股票型基金总交易量排名行业第三,市场份额为4.84%。公募基金仓收行业排名第六,市场份额4.19%。截至2016年底,客户托管证券总市值为2.51万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为7.42%,位居行业第二。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银河的券商市场份额损失了超过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司收入仍严重依赖经纪业务。年报显示,中国银河2016年实现经纪业务收入99.51亿元,同比下降52.23%;其总收入占比75.17%。

超过75%的经纪业务收入已经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129家证券公司实现年营业收入3279.94亿元。其中,证券代理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为1052.95亿元,从中预计经纪业务约占32.10%。

如果事实应验中信证券的推算——到2019年,经纪业务利润将逼近盈亏平衡线,那么中国银河势必面临比同业更大的压力。2016年,公司经纪业务毛利率为50.28%,同比仍增长1.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2017年1月的招股书中,记者发现公司曾就经纪业务过度的风险进行过提示:“虽然公司近年来一直在拓展其他业务领域,但预计证券经纪业务仍将是公司未来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不能继续保持和扩大证券经纪业务的规模和优势,这种对证券经纪业务的高度依赖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原因:佣金率太高。

然而,一份来自经纪公司的研究报告似乎揭示了中国银河经纪业务下滑的原因:高佣金率。据东吴证券统计,2016年第四季度,佣金率行业平均水平为0.0347%。华泰证券的净佣金率为0.0168%,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0.0347%,为全行业最低。它还赢得了市场份额,取代中国银河成为经纪业务的新老板。中国银河的佣金率达到0.04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于同行的佣金率是中国银河市场份额流失的重要原因。

为此,国家商报记者在中国银河营业部亲身体验了开户的全过程,营业部的权限最多只能给3000佣金。如需调整至22.5或22000元,需提供其他券商的佣金证明(如带手续费的交割单等。)并报总行批准。营业部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恶性佣金战不可取,服务第一。”

某大型券商人士表示,对于中小客户,公司内部策略并不太在意两三万元的佣金。因为资金量和交易量都不大,相对于券商的3000、2000、3000,每年损失的佣金不多,但能提高客户粘性。反而更注重对资金量大、交易量大的大客户的维护,有的还会单独谈佣金,用更全面高效的服务换取更高的佣金。"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忧:自割六大问题已退。

中国银河本身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国家商报》记者近日获得了一份银河内部的全国工作会议纪要。在这份总结中,中国银河诚恳地分析了自己经纪业务存在的问题:

"1.收益/风险转换产品少,难以满足投资者多类别、多层次的投资需求;

第二,交易工具和交易的创造不足。公司现有交易工具难以满足客户用户通过反向交易和工具交易对冲风险、获取收益的需求;

第三,客服粘性不足。以获取交易服务代理二级市场差价为目的的客户资产难以保值增值,导致客户转向其他金融服务,导致资产损失率大幅上升;

第四,客户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客户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净值客户(资产500万元以上),企业和机构客户仅占收入的20%,其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5.渠道畅通和排水效率不高;

第六,互联网化程度低。互联互通平台明显不足。"

在此背景下,公司的忧虑更加明显:“与2019年经纪业务的平衡甚至亏损相对应,中国银河证券的平均佣金率最迟也将于2020年跌至盈亏平衡点,即到2020年,经纪业务作为公司的‘摇钱树’,将难以保证其利润,主要利润来源将不再辉煌,公司将面临颠覆性的压力。危机倒逼改革,2017~2019年成为银河证券不可逆转的转型期。如果转型不及时或不成功,2020年后中国银河证券的排名将跌出前十,甚至被洗牌出局。”

研究所:两个首席辞职

值得一提的是,为经纪业务提供附加值的声音频率很高。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公司“软实力”的研究所最近也经历了很大的动荡。5月11日,有报道称该公司首席策略师孙建波辞职。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也可能离职,去一家中型券商带领团队做卖方研究。

中国银河管理层在2016年年报中指出:“公司研究业务将继续保持研究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努力完善研究平台建设,加强法律合规研究,积极拓展外部服务,全年为210多家机构客户提供研究服务”。但近年来,中国银河在研究方面的话语权逐渐变弱,从新财富评选这一公认的衡量券商研究实力的指标来看。

2014年,中国银河虽然一个冠军都没有拿到,但是有八个奖杯,包括新财富最佳本土研究团队第10名,新财富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第5名,农林牧渔行业第4名,机械行业第2名。

2015年中国银河仅获得四项前五名,包括:纺织服装队获得第二名,石化队获得第二名,机械第三名,军工第四名。

2016年新财富只有两个奖项,其中纺织服装团队获得第一名,石化团队获得第二名。

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从辉煌时期倒退了。

从2016年券商发布的年报来看,投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无疑是去年券商仅有的两大亮点。

以投行业务为例。据中证协统计,2006-2008年,中国银河的投行业务基本徘徊在第三名和第四名之间。例如,2007年,中国银河的股票和债券承销金额排名第三,仅次于CICC和中信证券。当年有20家主承销商,排名第六。2008年股票和债券承销金额排名第四。到2010年,跌至第七位。

记者查阅了东方财富Choice软件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银河承销发行规模位列行业第17位。与十年前相比,排名大幅下降。

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截至目前,中国银河旗下银河金汇的资产管理净值仅排在去年的第15位(详见表格)。

“消防队长”上任:大刀阔斧的改革

中国银河的衰落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不过,去年10月,中证协会长陈共炎正式出任中国银河董事长,为公司改革带来了新的希望。从陈共炎的简历来看,他出生于中国证监会。在证监会期间,陈共炎曾被业界称为证券系统的“救火队长”。

由陈共炎掌舵的中国银河正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全国工作会议纪要,在经纪业务条线,公司确定了大经纪业务由渠道服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的方向,即以产品-交易-服务为核心驱动力,以渠道与平台互联互通为重要抓手,以客户分层-产品分类为主要手段,实现单向业务向双向业务、单一业务向多项业务的转变,实现以费代佣金、以量补价的经营目标。

投行业务线上,一是建立大型投行的运营架构,落实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将股权、债权、新三板融资纳入统一管理;二是调整组织架构。按照客服、品控部门进行分工管理,推广大型投行“专业化分工+系统化协作”的平台模式。建立投资银行服务部,作为统一的客户关系部门,承担客户管理职责。公司所有客户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独立的核心和质量控制部门,将投行的核心和质量控制与二级审计分开,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三是实施合规风控垂直管理,完善投行业务条线合规风控体系,确保投行业务风险承担符合公司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第四,发挥公司机构众多的优势,实行“好举手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分行在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的统一管理、指导和协调下从事大型投行业务。但改革方案出台后,银行如何实施还有待市场检验。

《国家商报》记者向中国银河秘书长吴先生发送了采访提纲,希望就中国银河的未来发展等问题进一步沟通。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总之,中国银河,一个沉默的贵族,曾经有过辉煌。处于行业变革的最前沿,将何去何从,将是证券行业教科书中的重要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