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无花果(无花果关键栽培技术及优良品种介绍)
无花果是一种开花植物,属于桑科榕属,主要生长在一些热带和温带的地方,属于亚热带落叶小乔木。目前无花果有800个品种,大部分是常绿品种,只有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才是落叶品种。果实呈球根状,尾部有一个小洞,花粉由黄蜂传播。无花果容易繁殖,容易管理,结果早,病虫害少。种植后2 ~ 3年可开始结果,7 ~ 10年可进入盛果期。无花果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无花果栽培的关键技术。
首先,无花果效应
无花果果实柔软、香甜,有特殊风味。它富含果糖和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也比较高。还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帮助消化。它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水果。同时,中医认为无花果果实味甘性平,具有开胃、润肠、消炎、解毒、通乳、止痢、治痔等多种功效。民间偏方很多,枝、叶、根、果常入药。
二、环境要求
1.温度:无花果正常发芽所需的温度在15℃以上,15℃以下发芽缓慢且不规则;
2.水分:要建设高产园,就要尽力灌溉干旱,排渍,提高产量和质量;
3.土壤:无花果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沙土、壤土甚至各种粘性土壤中都可以栽培,但最适宜的是土层较深的沙壤土石灰土。
三。栽培技术
为了防止冬季干燥和早春冻害,最好在春季种植。最好在3月中旬种植。秋季也可种植,落叶后应立即播种,但冬季要注意培土和防寒。种植密度可以根据修剪方式和是否设施栽培来确定。一般行距3.2m,每亩种植111株。种植苗木时,在种植点挖起50厘米见方的土层,打一个10厘米深的洞。先将损伤的根系和过多的侧根修剪消毒,然后将幼苗根系均匀分布在穴内,填土,将幼苗提起踩在上面,土至婚姻缝处,做一个80厘米见方的树盘,比地面略高15~20厘米,灌足水,再用1米见方的塑料薄膜将树盘覆盖。
四。肥料和水管理
1.基肥:基肥一般在落叶后的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以施粪肥为好。成年树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亩4000~6000公斤粪肥。方法施肥可在行间或株间挖宽30厘米、深30-50厘米的施肥沟,施基肥。
2.追肥:无花果第一次追肥应在新梢旺盛的5月份,以氮肥为主,每亩施14~20公斤。果实成熟的8 ~ 10月,追肥2~3次,以复合肥为主,每次用量为每亩16~20公斤。施肥方法与基肥相同。
3.排灌:无花果根系发达,一般不需要浇水,但天气特别干燥时,果园要及时浇水,补充水分。如果降雨量过多,要注意及时排掉积水,保持水果的含糖量,防止果实开裂。
动词 (verb的缩写)整形和修剪
一般来说,无花果树冠内的树枝并不密集,适合培育树干中央不分层的树或主枝多的自然幸福树,或直接从地面分枝形成浓密的树冠。整形时,苗木要固定在40 cm ~ 50 cm的高度,之后整树要保留4 ~ 6个主枝,有无中心主干。主枝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每年剪去主枝40 cm ~ 60 cm,然后在其上适当间隔排列2 ~ 3个辅助主枝,扩大结果面。
树形完成后,每年只疏掉无用的长枝、密枝、下垂枝和枯枝,保留尽可能多的壮枝。秋收果品种,因结果部位多在当年新梢中下部,可适度短截。夏果品种的花芽多生于枝顶,冬季不宜剪去健壮的枝条,以免影响产量。对于分支或果实部分逐年外移的无花果树,冬季宜反复修剪,促进新枝。有些枝条基部可切2 ~ 3个叶芽。
无花果枝条组织疏松,切口愈合慢。冬季扦插后,扦插口下部至下部的枝条经常干枯,影响扦插口芽的生长。所以大锯口要涂蜡或其他保护剂,小树枝短段可以适当抬高。
不及物动词害虫防治
无花果病虫害少。危害较大的常见原因包括桑天牛、根结线虫和水果炭疽病。桑天牛的防治可参考苹果部分,用毒棒阻断。目前根结线虫的防治主要是避免老园连作和检疫消毒苗,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夏秋季果实发病前应尽早喷施200倍石灰倍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600 ~ 800倍液防治果实炭疽病,后一次施药的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与采收之间的天数)为7 ~ 14天。
七、优良品种
1.紫芽。果实扁圆形、椭圆形,果肉鲜红,平均单果重5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是优良的晚熟鲜食品种。
2.绿色的早晨。果实椭圆形,果肉红色。秋果平均单果重61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是早熟鲜食和加工的优良品种。
3.金早。果实扁圆形,果肉淡粉色,平均单果重6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是优良的早熟鲜食品种。
4.博·季红。水果夏秋皆可用,以秋果为主,果皮光亮。秋果平均单果重60-90g,最大果重11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0%。这是一个新鲜食用的大红色无花果的优良品种。
5.金傲芬。夏秋兼用品种,以秋果为主,果皮金黄色,果肉淡黄色,果肉致密,单果重70-110g,最大160g,可溶性固形物18%-20%,鲜味优,产量极高,耐寒,是特大型水果的优良品种。
6.布兰克。原产于法国。该品种夏果少,以秋果为主。夏果呈长倒圆锥形,成熟时黄绿色,单果可达100 ~ 140克。秋季果倒圆锥形或倒卵形;一般单果重40 ~ 60克。成熟时果皮青黄,果顶不裂。果中等空,果肉浅粉色;可溶性固形物16%以上,味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