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样式(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步骤风格)

研究方法

1.运用资料收集和文献综述的方法,了解国内班会的研究现状和支撑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班主任对我校班会课的看法和困惑。

3.采用案例研究法和集体讨论法,讨论以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形式进行。,以探索适合我校各板块班会课程的标准和模式。

研究步骤

本次调研从2015年3月到2016年12月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5年3月)

1.学习班会课的相关理论,查阅书籍资料,了解班会课的概况和技巧,了解听班会课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系,寻找选题的理论依据和同类研究的现状。以及班会课程的特点和思路,努力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信息资源门户的理论资料。

2.召开研究会议,对项目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和论证,制定初步研究计划,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对所有班主任进行调查:以“班会课程的有效性”为重点,请每位班主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困惑。

4.组织校本专题研究活动。

5.写开题报告,讨论实验方案,小组成员写开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

1.制定调查问卷:设计班会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在全体班主任中进行问卷调查,从班主任的态度、意识、班会活动的回顾与评价等方面了解班主任对班会的认识。针对主题班会活动中信息资源流失的情况,分析了原因。

2.成立“班会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以点带面,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听课评课理念。

3.按年级、校区组织讲座和评课活动,根据各班主任发展的不同需求开展班会课程活动。针对班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效果,观察班主任优化教学的策略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4.召开班会课程标准研讨会:各年级研究主题班会活动课程的形式、内容、流程设计、评价等方面。

5.举办专题研讨,班会观摩课堂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听课评课等交流讨论。

6.编写校本教材。

(3)总结阶段(2016年5月-12月)

1.创新班会课程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学校班会课程文化,在全体班主任中深入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2.制定班会评价标准,构建我校完善的班会课程体系。

3.进行全面总结,整理数据,对项目计划进行分析和反思,完成成果和数据的汇编,撰写结题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